@早报网 发表微博如下:
【中国钢产连续四个月增长】尽管中国政府一再宣示将加大钢铁去产能力度,但今年3月至6月的当月粗钢产量仍连续四个月出现正增长。截至7月底,钢铁行业全年去产能进度也不达标。官方表示,将从本月中旬起到各地开展去产能工作全面督查。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前天召开。会议指出,今年首七个月,钢铁行业去产能只完成全年任务的47%,“总体进度不理想”,地区之间进展也不平衡。

尽管中国政府一再宣示将加大钢铁去产能力度,但今年3月至6月的当月粗钢产量仍连续四个月出现正增长。截至7月底,钢铁行业全年去产能进度也不达标。官方表示,将从本月中旬起到各地开展去产能工作全面督查。
据《人民日报》报道,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前天召开。会议指出,今年首七个月,钢铁行业去产能只完成全年任务的47%,“总体进度不理想”,地区之间进展也不平衡。
会议特别提到,有少数地区对去产能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担心去产能会影响经济发展;一些地区和企业因钢铁价格回升,“去产能的决心出现了动摇”,这些情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国务院今年2月发布文件,确定要在五年内化解钢铁过剩产能1到1.5亿吨,今年的目标任务是4500万吨。
另一方面,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前天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达到4亿吨,同比下降1.1%,但降幅却在逐步收窄。
今年3月至6月间,当月粗钢产量甚至连续四个月出现了正增长,粗钢产量的释放速度“超出市场预期”。此外,今年上半年中国共出口5712万吨钢材,同比增加472万吨,增幅为9%。
中国是世界最大钢铁生产国和出口国,钢铁产量占到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有国家指责中国以过低价格将过剩钢铁倾销到国外,违反了国际贸易规则。
欧盟前天就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冷轧钢征收19.7%至22.1%的反倾销税,为期五年,并采取追溯征税措施。冷轧钢被广泛用于包装、汽车和建筑等行业。
这是欧盟一周内第二次对中国钢材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上周五,欧盟也宣布对中国出口的钢筋征收反倾销税。
中国商务部在网站上发表声明,就欧盟对中国钢铁产品连续采取贸易保护行动表示遗憾,呼吁欧盟“避免滥用贸易救济措施、避免向外界发出错误信号”。
该部负责人说:“欧盟针对进口冷轧钢板产品采取保护措施,将会显著抬高其国内价格,影响市场供给,削弱欧盟相关下游制造业的竞争力。”
声明也指出,这是欧盟近年来首次对进口商追溯征税,这增大了法律上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国际贸易”。
中国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丁志杰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分析,中国钢铁出口的增加和整体国际市场行情有很大关系。
他说:“如果中国确实对外倾销过剩产能,企业的利润就应该下降、甚至出现亏损,但目前还没有出现这样的现象,所以不能说钢铁出口增加就是倾销行为。”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就显示,受益于钢价上涨,上半年会员钢铁企业的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27倍,达到125亿8700万元(人民币,约25亿新元)。
丁志杰也指出,中国要做好去产能工作,就必须完善国企尤其是“僵尸企业”的退出和补偿机制,并安排好下岗职工再就业。
他说:“由于涉及到职工下岗问题,去产能任务无可避免地会在短期内影响地方经济增长。但中长期而言,职工一旦获得重新就业,由于资源和人员配置的改善,这将为经济增长带来新动力。”
本刊主编@规划师石楠 如是说:
产能过剩不完全因为市场,有多少钢厂不是主管部门批准的,即使没走批准的程序,地方主管部门会不知道?知道了仍然默许是否因为保护主义,或者就是监管不到位?不应该把产能过剩的责任全推到市场身上,也别把去产能完全寄希望于行政措施,否则,去掉的产能还会死灰复燃。
更多详情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
了解更多《城市规划》杂志信息,搜索微信号“chengshiguihuazazhi”或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