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冯里婧、望开磊
数据和技术支持: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城市数据团
你了解你脚下的这座城市吗?
最近,在马路上,偶尔会看到有些人拿着手机神色诡异地照来照去。他们因为一款名为PokemonGo的游戏的出现,才开始在大街小巷流连。可以说,PokemonGo让我们开始重新认识城市、认识世界。
什么,你还没有听说过PokemonGo?好吧,简单介绍一下,这是一款增强现实游戏,它鼓励玩家走出门去,在现实生活中展开收集宠物小精灵的冒险。
然而……该游戏目前并未在国内发售。
但是,有一款同样是支持玩家探索城市、PokemonGo的姊妹游戏——Ingress(Ingress由NianticLabs开发,负责PokemonGo的地理位置功能支持),已经在国内外吸粉无数,有许多国内玩家翻墙玩得乐此不疲。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几个游戏截图:

没错,这是玩家们上传到虚拟世界的、属于现实世界的地标。而且,这些地标都位于同一个城市——武汉(左上图是长江大桥,右上图是武大樱花,左下涂鸦在汉阳大道附近)。
武汉的天气君最近心情不太好,先是因为难得一见的水患上了头条,再是因为高温天气被公众号吐槽。
在这种天气下,还能见到那么多人出门刷游戏,让人甚是感动。
对Ingress尚且如此,何况是有小精灵魅力加成的PokemonGo呢。或许哪天,PokemonGo被天朝人民的热情感动,就上线了呢?
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怎样才能以最(shao)高(shai)效(tai)率(yang)的方式捕获小精灵呢?
为了制定一份武汉的小精灵捕获攻略,我们采用了武汉的两组数据。第一组数据来源于武汉市产业研究的相关专题,包括50万武汉企业的地址和名录;第二组数据整理自《武汉城市记忆地图》资料库,包含了山川、水文、城市街道建筑及城市地标、文化遗产的信息。
我们首先来看看,小精灵会出没在武汉的哪里?
在现实中玩家多的地方,虚拟世界的人口——小精灵——可能也会比较多吧。
那么,现实中的玩家,都分布在哪里呢?
(为了便于各项指标的统计,我们将武汉市划分为1km*1km的若干个格子,所有比较均以格子为单位进行。)
1.人口高密度地区
考虑到玩家的年龄偏年轻化,我们从武汉市的社区级人口调研数据中筛选出劳动年龄人口,并保留了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较多的格子,绘制出下图:

由图可知,汉正街、黄鹤楼附近、武昌火车站的人口密度是最高的。话说……小精灵登上黄鹤楼要收门票咩?
2.信息产业分布
虽然PokemonGo老少咸宜,但因为某些我们之后会解释的原因。信息产业的分布对这个游戏有莫大的影响。
我们从武汉市50万企业名录里根据名称和经营范围关键字筛选出信息产业相关行业的分布,绘制出下图:

可以看到,武汉市的信息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方向的东湖高新区、光谷、街道口等地,在北部和西部也有一定规模。
往东南方向去抓小精灵,大概是没错的。
3.大学区
众所周知,大学生是这个世界上自由支配时间最多的群体之一,在创造UGC(用户自主生成)的内容时,是绝对的主力军。武汉有120万大学生,位居全球第一,为中部地区输出大量教育资源。因此,大学生多的地方,可能也是小精灵们时常出没的地点。
下图显示了武汉本科高校所在的用地——仍然集中在东南方向的武昌区和洪山区,有武大、华科等多所高校。

如果我们综合考虑劳动年龄人口、信息产业和大学生三个要素,将三张图片叠加起来,就会得到基于玩家密度分布的武汉小精灵地图。有这么多地方!

但是,这个结论到底对不对呢?
我们采用了PokemonGo的姊妹游戏——Ingress的武汉地标地图进行验证。
在这张图上,蓝绿色的点表示作为玩家自己生成的地标,其地理分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玩家的地理分布情况。
将这张图与上一张图对比来看,是不是有些相似之处呢?

当然,这样的相似并不是无缘无故的。
因为PokemonGo的重要任务地点精灵站和道馆,就是原样继承了Ingress里的地标嘛。想要玩好PokemonGo,就得多多跑去这些地方。
而我们之前选择信息行业的谜底也可以揭晓了——因为Ingress是需要翻墙才能玩的,具有一定技术壁垒,这就导致在中国,信息产业人员提供了很多用户自定义的地标。
然而,可捕捉小精灵的地方太多,顶着烈日跑遍全城显然是不人道的。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优先捕捉我们最喜欢的小精灵。
那么,想要寻找特定属性的小精灵,应该怎么做?
游戏官方文档中提到,小精灵的属性有数十种之多,并会在它们常居的地方出现。我们可以据此对特定属性的小精灵的高频出现地点进行推测。
1.水系小精灵
武汉素来有百湖之城的称谓,水域面积达到2217.6平方公里,覆盖了1/4以上土地,绝大部分地区都在河流湖泊的辐射范围内。更何况,武汉前段时间几成汪洋,应该能抓到很多水系小精灵吧。
我们以河流湖泊周围步行10分钟可至范围——600米,作为水系精灵捉取带。并利用人口遮罩,筛去了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绘制出下图。
下图浅蓝色栅格显示了值得前往抓取水系精灵的区域。这里有很多名胜古迹,如黄鹤楼,长江大桥,东湖,龙王庙,江汉关等。在滨水领域,众多历史文化地标荼萃于此。在冬天,还能捉到冰系小精灵哦。

2.鸟类、虫类、电系小精灵
鸟类、虫类、电系小精灵多分布在森林和绿地。于是,我们计算了武汉各地区的绿地面积覆盖比,将覆盖比高的地方标记为适合抓此三类精灵的地区。
可以看到,武汉绿地虽然不多,但是步行十分钟能够走到绿地的地方,却覆盖了全境。在图上标出的是三个典型的绿地:龟山,沙湖,和磨山。

3.大地、岩石、龙系精灵
这三类小精灵喜欢依附岩体而存在,而武汉地形山水交错,东西走向的磨山-龟山正好与南北走向的长江构成了山水十字轴线,为它们提供了绝好的居所。
在这些精灵里,有些精灵比较亲近人类,主要分布在洛迦山,蛇山附近地区,路过时可以顺便拜访大学城和光谷。另有一些精灵比较害怕人类,主要分布在武汉人迹罕至的山上。

4.火系小精灵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一下火系小精灵分布清况。据某微信公众号消息,前段时间武汉的热干面雕塑附近已经达到50度了。此消息真伪难以判断,但是,我们有更加靠谱的武汉市风环境研究结果。
下图是武汉市中心城区热岛效应的示意图(资料来源:2016年武汉市规划研究院与法国Aria联合课题《武汉市城市风环境规划》,以2015年7月22日下午4点数据为依据)。在这张图中,红色区域为热岛范围,这些都是抓火系小精灵的好去处。而在东西山系走向上,由于存在风速加速区,能有效疏解热岛,所以并不很适合火系小精灵。


然而,对于小精灵的爱好者们来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除了现在,我们还应该着眼未来。
考虑到PokemonGo在中国发售遥遥无期,而武汉的城市发展又极为迅速,我们抓小精灵的事业也应该与时俱进。
我们利用1990-2015年间注册企业数据,给出了每一年新成立企业数/现存企业数比值的动图。从图上可以看出,发展区域是如何一步步从旧城区扩散到新城区的。光谷和大学城等周边产业园区在近几年新增企业数量迅速增加。

可以预见,这些区域在未来会产生高密度的就业,而这些地方也会成为小精灵们新的居所。
结语
现在,你是不是蠢蠢欲动,想出去捉小精灵了呢?
容我善意地提醒一句:PokemonGo在中国还没有上线!未来是否会上线......嗯……也还是一个未知数。不过,就算捉不到小精灵,趁暑假去武汉玩(shai)一(yi)玩(shai)也是不错的。
从PokemonGo的现象中,我们可喜地看到,技术开始逐渐在虚拟大陆和现实大陆中建立起了一座桥梁。
在现实中,我们总是忙碌地从一个地方奔向另一个地方,却忽略了身边路过的风景。所以我们浮躁,世俗,遗忘,漠不关心。
虚拟现实技术本身不能改变任何东西。但PokemonGo这样的游戏,却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现实,重新发现脚下和身边的意义,于熟悉又陌生之处寻找心中所爱,把我们所在的地方变成一个终于值得归去之地。
注:
本文所用数据及相关分析,来源于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武汉市创新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武汉城市记忆地图》、《武汉城市风环境研究》等项目和课题的相关基础数据及相关分析结论。数据归属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及其来源机构,城市数据团仅提供分析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