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控股联合中国日报主办、同方股份协办的“清华产业十佳科技创新人才评选”活动已于2016年5月启动,分为“开始申报—评委会评审—网络投票—颁奖公布“四个环节。经过前期报名和专家评审,已诞生40名入围候选人,即日起在清华控股官网(http://www.thholding.com.cn/)和官微同时展示,诚邀您投票,请选出您心中的清华产业十佳科技创新人才。
您可通过网页投票、微信投票两种方式参与,同一IP 、同一微信用户24小时内针对不同候选人限投10票,请综合考虑候选人的创新方向、创新能力、技术等级、成果量级、荣誉等级、应用前景、经济效益等因素投出您的选票。
清华产业十佳科技创新人才最终评选结果由评委会根据专家评分及投票票数(官网投票票数+官微投票票数)综合决定;投票截止时间为2016年8月12日23:59。投票结束后2周内清华控股官网和官微将同时公布最终评选结果。
我院副总规划师、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级规划师霍晓卫和院副总规划师、光环境设计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荣浩磊入选本次清华产业十佳科技创新人才最终评选。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院副总规划师、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级规划师
2006年走上工作岗位至今,霍晓卫一直从事历史城市、传统镇村等聚落遗产的保护、利用与发展规划的科研及实践工作。依照科技部、住建部、国家文物局等管理部门的管理重点与战略需求,结合学科动态,立足不同课题关注地区或领域的细致调研与系统分析,前瞻性的进行创新研究,所参与课题的研究成果均很好地满足了主管部门的研究诉求,同时通过部门规章、行业标准、出版书籍、科研论文等形式推动我国历史城市、镇村保护与发展领域的行业技术进步。同时霍晓卫作为主要参与者或项目主持人参与了大量的规划设计建设实践项目,指导实施了包括昆明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南强街历史文化街区,福建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世界遗产哈尼梯田示范村落全福庄保护与利用等一批对地方文化、经济、社会产生积极推动的建设项目,并在实施过程中总结了我国不同地区民居保护与提升利用的工程技术。这些从实践中得来的技术经验也通过实施的项目以及科研论文等得以在行业内交流,起到了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作用。通过主持或参与国家示范性项目、行业标注规范编研、科研出版等工作,推动我国聚落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行业的技术进步,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行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院副总规划师、光环境设计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荣浩磊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以光环境为主要研究方向。是国家标准《城市照明规划规范》的主要编制人,参与了北京市《北京夜景照明技术规范》、《北京城市照明规划规范》、常州市《基于量化控制的灯具评价体系研究》、广州市《城市景观照明设施规划规范》等多项地方标准的编制;北京标准化研究院《光污染评价课题》、铁道部《铁路站房照明美学系统及评价系统研究》、《铁路客运站房专项照明设计研究》等课题、万达集团《万达广场夜景照明复盘报告》、国家开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验收标准研究》、清华大学清控人居集团《区域性控制系统测试方法规范》等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曾在国际CIE会议和全国性会议上多次做受邀主题报告;翻译行业文献,并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了北京、广州、西安、深圳等城市照明总体规划;北京CBD、长安街、未来科技城、南昌一江两岸、武汉两江四岸等照明详细规划;天安门广场周边、广州新中轴、重庆渝中半岛等照明修规;天安门城楼、国家博物馆(2011中装协特等奖)、人民大会堂、天津民园体育场等建筑照明设计;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洛阳龙门石窟、九华山佛教广场等景观照明设计,以及2011、2012广州国际灯光节的整体设计;担任了国家863计划“天元景观半导体照明”“基于半导体照明集成创新的应用展示体验中心工程建设”、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半导体照明应用系统技术集成与示范”、北京市科委2014首都设计提升计划“基于量化控制的照明设计系统研发”、住建部“城市绿色照明发展模式研究”等多项课题的主要负责人。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将照明工程由灯具厂商和施工方主导扭转为设计主导,提升了照明工程的整体水平,为中国照明行业的发展做出极具价值的贡献。荣浩磊先生在照明技术的研究与实践中,将科学技术与人居环境艺术完美地融合,使之成为清华技术应用与实践的典范。
内容来源:清华产业
欢迎公众投稿,投稿邮箱:info@thupdi.com;请在标题处标明“微信投稿”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