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获得授权,来自公众号:上海楼典,ID:shanghailord,文章稍有改动。
大卫·奇普菲尔德在上海的西郊设计了一款神秘的住区
↓

这个住区由十二栋合院组成
↓

从潇洒的草图不同寻常的推界神秘的氛围来看,
本住区必有“隐情”!
↓

那么,
大师究竟为何选择这种处理方式呢?
下
文
或
许
可
以
找
到
答案

在上海房地产市场,一直是一个最神圣的地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虹桥路便成为了达官显贵修建私人别墅的首选,如宋子文、白崇禧,还有 毛 主 席 。当年从徐家汇往西出了淞沪铁路(今天的4号线)以后就是郊区,有图有真相。

虹桥路的别墅,神圣到什么程度呢?神圣到最后变成了终生大事一条街。大部分别墅的会所都对外开放用来承接婚宴,虹桥路也是上海著名的草坪婚礼一条路。再后来,江湖地位一奠定,抱大腿的小弟弟就起来了。西郊别墅区就延伸到了青浦徐泾,慢慢的从外籍人士的买买买变成了本地土豪的买买买。

不过今天小编要带大家猎奇的是一个位于长宁区正宗西郊核心别墅区里的项目,说它是别墅又完完全全颠覆了大家对别墅的传统观念,开发商做了一个完全打破传统的划时代作品,首先这个平面图就碉堡了。

你看得碉堡不代表他就是一个碉堡。相反,这是一个超级豪宅项目。在上海,豪宅遍地开花,但能称作超级豪宅的并不多,因为超级地段并不多。这块住宅地是2008年8月的一幅招拍挂地块,占地面积13600㎡,只有20亩,容积率1.0,因为西郊宾馆的特殊存在,限高只有15米。

看来,场地周边的氛围对设计的影响还较大,神秘的合院氛围可以与神秘的西郊宾馆很好的搭配。

小编之所以严重关注这个项目,除了超级地段,还有就是这个项目与外滩源一样是由大卫·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perfield)做的建筑设计。

大师其实在杭州已经连下了四城,从最早的良渚文化博物馆,到赢得2009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国际奖的豪宅“九树”,到最近入选了“30幢世界最棒建筑”的壹向大楼,再到西溪那个造了整整八年的漂浮豪宅“悦庄”,每一个都是高颜值高逼格,超级棒棒棒。百仕达找他也有渊源,洛克外滩源的上海外滩美术馆也是他修复改建的。

良渚文化博物馆

九树公寓

壹向大楼

悦庄

上海外滩美术馆
因为西郊别墅区既没有人口导入也没有产业导入,所以二十几年清高而又肃穆的腔调得以保持。道路的尺度诠释了整个区域的生活节奏,行道树和高墙一起把两侧的别墅掩饰得严丝合缝,却又不像法租界一样遮天蔽日。

而David Chipperfield在这个西郊的这个项目上,划时代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合院形式,但又注入了设计师一概的现代性冷淡风格。合院的理念就是通过围墙来保证对外的私密性,而在内部则是通过共享庭院的中庭来营造一个开放的居住氛围,这与传统的独栋别墅的理念是完全两个方向。


你问小编看这个项目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小编表示是很热很厚重。这个合院“围城”的现场效果就是下面这个样子,它颠覆了中国追求的朝南面宽,采光,所谓的大花园大退界,它就直挺挺的在马路边。

历史上,宁国府是帝王府,宁国公是帝王家。这个项目,取名“宁国府邸”,就是想跟西郊宾馆相提并论,而不是跟檀宫划为一类。客户不光要拥有财富,还要拥有权势和血统,这是抓住了土豪进阶的精神追求。

这个项目还是非常符合David Chipperfield的设计风格,朴实、精致,大气,低调,有艺有境。一共12栋(无4号楼),其中12号是楼王,13号是物业管理用房。特别的艺术构思,造就了每一栋建筑独一无二的个性。

David Chipperfield重新诠释了庭院式建筑,营造出一系列错落有致的室内外空间秩序,将室外空间和家居私密性的需求完美的结合在一座别墅之内。







青砖白墙,门庭豁然,不是王侯就是将相。



一路之隔,即是檀宫。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小编表示,还是宁国府邸的气场强。


南面的野奴泾是天然河道,在这里白墙退下,自然元素重新带入居住生活,一束温暖的阳光,一阵凉爽的微风,河道和建筑结合在一起有一种湿地别墅的神秘感。

宁国府邸的内部贯穿着一条街道,也是采用了中国传统街巷低退界的理念,步道和树木行列对称,相互对应。中式园林设计的最高境界是在不经意间以一种浑然天成的姿态跃入眼帘,虽然楼典对这种美缺乏解读能力,但可以用“疏落有致”来赞美这种令人眼前一亮的美。

内街墙前,银杏初现。请注意,都是银杏!银杏是帝王树!


石质门套,框景内院,内间外庭,浑然一体,三层三园,共赏画卷。




在这个每栋面积都接近1000㎡的社区中,户型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以2号楼为例,看看设计师是怎么考虑的,在上海这个土豪邻立的市场真的是一股独特的清流。
一楼

二楼

三楼

地下一层

宁国府邸负责室内设计的JouinManku也是新面孔,代表作是巴黎文化东方酒店,看看这些设计,也不知道怎么想出来的。普通一个吊顶,做得像块阿尔卑斯咖啡糖,好好一个卫生间,设计得像在自己的胃里一样。




看看网上流出的宁国府邸室内设计谍照,整个就是清心寡欲,见不到一丝浮夸的雕琢。




正所谓众口难调,上海此前的豪宅因为规模偏大,开发商基于认同度考虑,会比较沿袭既成的成功案例去操盘。这种无可厚非的经验主义,令客户在横向比较中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但展望未来,一方面土地面积越来越小,每一个豪宅项目大到500户左右,小到可能只有200户。这种土地会让更多开发商去使用小众而有个性的设计师来操刀,毕竟很多人都不愿意把iPhone6换成iPhone6S。如果说中鹰黑森林将科技和绿色做到极致的话,宁国府邸则是将中国传统融入现代元素的后现代发挥到了极致。
相信这种风格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上海本来就是一个很多元的城市,但在住宅设计上一直非常保守传统,开发商不敢也不愿意去做新的东西,像百仕达这样愿意去完成像宁国府邸这种划时代作品的开发商,真的是碉堡了。

小编发现大师的这个方案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1.住区的实际界面非常优美,没有按照常规意义的推界进行设计。(实际上这方面有很多设计技巧,具体可参考以前的文章)

所有的合院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感觉像自然生长在一起的兄弟姐妹...

延伸阅读:
跟张老师来学:怎样设计有中国特色的街区式住区?

欢迎关注正反面儿
这里有无止境的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