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PD】基于教育功能的职业院校校园景观设计
分类
(编号:1116)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6-07-26 01:21:33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点击蓝字快速关注规划师杂志
职业院校校园景观作为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类型的园林景观有着不同之处,往往蕴含着诸多教育功能,
如何将这些教育功能与景观设计相结合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作者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吴丹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江汇
在《规划师》2016年第6期撰文,
文章在深入解析职业院校校园景观教育功能内涵的基础上,从体现
校园文化、服务实训实践和提高审美能力三方面探讨相应的景观设计策略,并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为例进行详细介绍,
以期为其他职业院校的校园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基于教育功能的职业院校校园景观
设计策略
1
体现校园文化的景观设计策略
在职业院校校园景观设计中,应运
用适当的艺术手段将校园文化的精神表
达出来,引发学生的共鸣和联想。例如,
通过打造体现职业院校校训、校风和学
风的景点,包括刻有校训的景观石(图1)、
景观雕塑和标语牌等,让景观散发出文
化气息。又如,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
模式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经途径,校企
合作文化是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中不可或
缺的一部分,可通过对校企合作企业捐
赠的雕塑或是校友捐赠认养的树木进行
适当搭配,在突显职业院校鲜明的职业
特色的同时,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
对行业和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2
服务实训实践的景观设计策略
校园景观作为一种“无声的教育语
言”,蕴含着诸多实践教育的素材,结
合教学实训的景观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
实践能力,使景观的教育功能发挥得更
加充分。因此,在职业院校校园景观设
计中,通过建筑设计,可以为学生提供
学习建筑空间分析、建筑结构、建筑材
料和建筑装饰等建筑知识的素材;通过
打造亭台花架、草地湖泊或是湿地栈道
等各色景观,可以为艺术类、设计类师
生进行户外写生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过
利用校园内高低起伏的地形营造景观空
间,可以为测量学等课程提供现场测量
的场地;通过对校园内的植物挂上名称
标识,可以为园林类专业的学生学习植
物分类、植物辨析等知识提供方便。此外,
在景观设计中通过新材料、新技术的应
用,还可以向师生和来访者展示科技的
新成果。
3
提高审美能力的景观设计策略
校园景观设计要具备审美价值,通
过地形、建筑和道路的合理规划,色彩、
形体和材料的合理搭配,以及植物、雕
塑和小品等元素的合理应用,让师生认
识景观美、理解景观美、鉴赏景观美。
同时,生态优先是当代环境建设必须遵
循的首要原则,校园景观设计应强调优
美的自然环境与和谐的人文环境相统一,
并通过一定的造景方式进行表现,力图
打造生机盎然的绿色生态校园,让处在
其中的师生得到美的享受和教育。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景观
设计实践
1.
体现校园文化的景观设计—打造文化校园
(1) 景观设计融入校训内涵
设计围绕校园传统文化及
校训精髓,以景观生态与功能并重为思
路,张弛有度地合理布局空间,以统一、
富有节奏的设计格局强调景观轴线和中
心景观,形成“五园、二轴、一带”的
景观结构(图2)。具体来说,设计按照
道路分隔及建筑形式,将新校区划分为
功能各异的“五园”,即德园、励园、
敦园、健园和卓园,以简洁实用为主要
处理手法,为新校区的师生提供相应的
活动场所,创造兼具观赏性和参与性的
人性化空间;运用“二轴”(校园历史轴、
运动生活轴)和“一带”(鲤鱼畔)的主
次轴线贯穿东西、南北,并通过起伏坡
地、步道、亭廊、景墙、水景及雕塑小品,
促使景观向校园庭院层层渗透;采用简
洁大气、明朗的设计手法,将园路、广场、
场所、水景及绿地等以几何规则与抽象
曲线的构图方式有机组合,注重文化元
素的运用,从而打造一个文化氛围浓烈
的学术型校园。
(2)构建文化主广场
设计将鲁班广场打造为校园的主广
场,使其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形象塑造等方
面发挥重要作用。鲁班广场长约190m,
宽约 60m,分为三级台地广场。第一级
台地广场为鲁班尺广场,广场正中整齐
排列着林荫树阵,树下的鲁班尺造型矮
景墙长约50m,高 0.3 ~ 0.6m,造型
夸张、新颖,树池可作为休闲座椅。同时,
鲁班尺广场两侧设置有长约60 m的层
级叠水喷泉,喷泉池壁上雕刻了鲁班故
事浮雕。第二级台地广场为开阔的中心
广场,广场铺地拼贴了大型院徽标志。
第三级台地广场为鲁班像广场,广场正
前方为“智慧之源”喷泉水池,喷泉造
型由鲁班发明的“墨斗”抽象而成,水
池前放置着鲁班塑像,极大地提升了整
个鲁班广场的文化氛围 ( 图 3)。
2.
服务实训实践的景观设计—打造绿色课堂
(1)
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景观小品
设计
首先,设计参考“营造法式”中某
些节点构造和施工工艺,在造景中适当
重现东阳木雕、安徽砖雕、福建石雕的
经典工艺及顶级传统土木建筑技术;在
部分校园建筑屋顶花园中设计了各式古
建筑风格的亭子,满足了中国古建筑工
程技术专业的教学实践需求。
其次,设计充分考虑将老校区的一
些雕塑小品、文化长廊和名树古木移至
新校区的落点位置,对新校区校园历史
轴的景观进行重新布置(图4)。历史轴
的起点为校园西门,横穿鲁班广场至校
园东门。设计在历史轴起点布置历史门
雕塑,即按照老校区大门造型,以1∶2
的比例缩小成为景观雕塑,可以供建筑
或景观专业的学生学习大门建筑的相关
知识。历史轴中间按照一定规律分布了
从老校区移至来的雕塑,其中包括体现
鲁班精神的鲁班雕塑(图5),雕塑边上
搭配种植校友捐赠或认养的乔木,体现
出浓郁的校友情怀。历史轴以校友亭作
为对景结尾,亭子为我国传统的红色钢
质斗拱卯榫造型(图6),既体现了建筑
类院校的特色,又富有现代设计感,极
具视觉冲击力。同时,设计还在新校区
的鲤鱼湖畔布局了树木种植纪念园,为
今后种植校友捐赠的纪念树预留了场地。
最后,在绿色课堂主题的指导下,
设计通过采用通风绿道、太阳能地砖、
节能灯具、环保地砖、生态水景、节水
植物、节水花园、垂直立体绿化、水生
植物过滤系统、屋顶花园及架空层的景
观延伸手法,因地制宜地布置景观小品;
同时,根据节约型校园的建设要求,在
教学区设置了雨水利用等节能、节水浇
灌系统的设计展示牌,在鲁班广场上设
计了具有学校标志的大型太阳能地灯,
以及在鲁班尺景墙上设置了大型 LED 节
能灯带等,且在设计中注重对新材料和
新技术的应用与展示。
(2)
结合课程实训需求的地形竖向
设计、
植物标识设计与道路设计
以测量学课程为例,建筑设计、建
筑工程、工程测量技术、市政工程技术
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等专业的学生都需
要学习测量学课程,因此在进行校园地
形竖向设计时,针对项目基地多为鱼塘
洼地等不良条件,需要充分利用施工场
地内的多余土方,“再造”自然地形,
通过对平地、缓坡、台地、水体和微地
形等的处理,在丰富空间变化的同时,
为测量学课程教学提供了实训场所;同
时,通过保留场地中的坐标控制点,并
设置控制点的永久性标志,服务于测量
学课程实训。
(3)结合专业特色的建筑设计
首先,主入口区域的建筑组群组合
以开放、韵律为主,体现学术氛围的理
性和秩序;西面高层实验实训楼沿罗文
大道规律布置,配合一至五层的裙房,
形成错落有致的整体建筑组群,有效提
升沿街城市景观;教学楼组群相对独立
布局,大部分教学建筑平面呈南北向布
置,东西向布置连廊和附属用房,且各
教学楼系统内部的教室之间以及两个教
学楼系统之间都设置有开放的廊道和庭
院,为教学之余师生的自由交流提供舒
适的场地;学生宿舍区采取灵活组团的
方式,与点、线、面组成的各类绿色生
态景观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在理性的
空间中营造出浪漫动人的氛围。同时,
设计强调整体建筑组群的布局与校区空
间松弛有度、疏密组合,建筑组群内部
布局紧凑,组群之间适当开放,从而塑
造开放收合、跌宕有致的空间体系。在
建筑色彩与风格设计方面,新校区的建
筑色彩以砖红色为主,整体建筑风格为
现代风格,并以直线条为主。此外,针
对各个不同功能区,设计营造不同的建
筑原始材料美感,体现“建材之美”,
突出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特色。
其次,新校区大门建筑的设计引用
了我国传统园林的框景造景手法,提取
斗拱元素,自下而上逐渐变窄,形成了
“抬”的效果。大门位于校园中轴线的
开端,与行政办公楼形成对景。设计采
用四个柱体支撑弧形顶盖,形成三个门
框,中间门框与行政办公楼形成了框景
效果。同时,为使校门的风格与学校整
体风格相一致,大门设计采用直线与弧
线相结合的方式,即以直线元素表达严
谨态度,以弧线元素表达创新思维,这
也符合建筑类专业院校的特点 ( 图 7)。
3.
提高审美能力的景观设计—打造生态校园
(1)
构建四个层次的绿化空间系统,
突出校园生态美
优美的绿化环境不仅能让师生放松
身心,还能激发师生对美的思考和创造。
为突出生态化校园的设计宗旨,充分发
挥绿化景观的教育功能,设计结合新校
区的用地特点和建筑布局,形成集中与
分散相结合,点、线、面相穿插的绿化
空间系统(图8)。该绿化空间系统分为
四个层次:①第一层次绿化空间系统。
沿学校入口主轴线的中心广场绿地树阵
及周边大面积的集中绿化场地构成校园
的第一层次绿化空间系统,其是整个校
园最重要的生态绿化系统。绿地景观的
配置或规则严谨,或灵活自由,建筑组
群与丰富的生态绿化空间相结合,使整
个校园空间显得疏密有致,对比强烈。
②第二层次绿化空间系统。由中心生态
核沿功能联系轴向各个功能区内散发渗
透的线性绿带,在由教学组团与学生宿
舍组团围合成的半开放庭院内共同组成
第二层次绿化空间系统,是第一层次绿
化空间系统的延续,既使功能分区更加
明确,又丰富了校园景观的层次。③第
三层次绿化空间系统。各功能分区内建
筑组团的庭院绿化以及建筑内部的庭院、
天井、空中花园、交往平台等共同构成
第三层次绿化空间系统,这一层次的绿
化空间系统为师生创造了更多互相交流
和接触自然的机会。④第四层次绿化空
间系统。校园车行环道周边绿化与基地
周边沿路绿化构成第四层次绿化空间系
统,其中校园车行环道周边绿化就像一
个绿环,串起各个功能区;基地周边沿
路绿化则有效减轻城市交通的噪音对校
园环境的影响。
(2)
通过植物造景,营造优美的绿化
景观
校园绿地园林植物的配置要以“人
与自然和谐”为原则,通过一定的造景
手法,营造优美的绿化景观。大面积草
坪区域的植物主要选用大王椰、鱼尾葵
等棕榈科植物,配置米仔兰、九里香、
三角梅、月季和迎春花等花灌木,以组
团式布局的形式创造出缓坡草地中清丽
娇艳、自然活泼的植物景观。校区内绿
化树木均以常绿乔木为主,在入口中心
广场疏密有致地栽植常绿灌木,布置风
景树阵,并运用水景绿化与建筑庭院相
互渗透的形式,形成曲折幽静的园林空
间,营造清静、幽雅而又富于生趣的理
想环境。在植物配置上,注重乔木、灌
木与藤蔓植物相结合,常绿植物与落叶
植物相结合,速生植物与慢生植物相结
合,适当配植和点缀时令花卉草坪,大
部分周边地带以紫薇、鱼尾葵、棕竹、
米仔兰、三角梅、茉莉、海桐和迎春花
等花灌木密集种植。各建筑组团间的绿
化布置以景观绿地为主,利用各种植物
组成多种图案,以少量的扁桃、假槟榔
等乔木为上层树种,配置三五成丛的花
灌木,形成较为低矮稀疏的植物群落。
此外,设计采用园林手法布置小桥、雕
塑和小品等,在道路两旁设置路灯、座凳,
强调绿化景观的可参与性。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16年6期
《
基于教育功能的职业院校校园景观设计》
转载须知
个人转发至朋友圈无需获得授权。
微信公号请于文章发布
两天后
转载,
转载时后台回复“转载”二字,
无授权图片的童鞋会被举报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