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7月9日《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的封面文章
最近,中国的中产阶级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机。2016年7月9日《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的封面文章是《2.25亿人踏入中产阶级,让中国执政者担心》的分析文章,指出了中国执政者在对待中产阶级时的困惑,更是指出了中国中产者的困境。
在过去三十年中,中国经济发生了重大的飞跃发展与变化。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从1980年代的几乎为零增长到今日的2.25亿。文章指出,“中产阶级对现状是不甚满意的,他们担心养老;他们担心因病返贫;他们担心房产权得不到保证。”
保护中产阶级也一度成为这个国家最热的话题,中产阶级成为社会底层想混成功的社会标签,特别是咱讲情调的设计师,提起中产生活,那口水流的啊...
但目前的形势看:
中产这个社会标签并不靠谱,
我们这些looser还是别做这个白日梦了!

以下是三个真实的例子:
A君:
华东院八年工作经验的建筑师,在经历过私活不断的辉煌过去后,目前月薪4000大洋+。哥们每次喝多了都跟我痛诉:草他妈的,本以为能在这单位干一辈子!现在还真不如送快递的啊...
B君:
北京某公司规划师,已经拿到新西兰绿卡。由于市场不景气,去年一年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一气之下移民新西兰。
C君:
大院规划师,各种职称证书考了一大堆。市场好的时候,挂靠证书就可以收获十万左右。目前注规证书挂靠市场不景气,哥们在准备考注册建筑师。
想当年,一部电视剧《奋斗》,让社会认识了设计师这个职业。主角陆涛像一剂春药一样,一时高潮不断嗨声四起的让建筑师几乎成为中产阶级的代言。
从此,中产这个标签成为了部分有学识阶层的社会信仰。

哪怕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也在幻想着自己在未来能成为一个有社会标签的大赢家。
但ABC君的例子表明,这一切都是他娘的错的:在知识换代飞快的今天,没有任何一个标签是靠谱的,可以保佑你幸福稳定十几年的。
近两年带来的移动互联浪潮,带来巨大的技术革新。很多中产阶掌握的技能,在科技更新浪潮中被边缘、被遗弃,而一部分中产阶级从“脑力工作者”沦为“普通技工”。
在这里,前文讲到的B君的故事比较有代表性。他原是一位熟练的项目经理,由于知识更新速度太快,原有的知识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必须不断的更新知识,中产这个标签并不是常态。
“变”成为了整个社会的新常态!
近十年来,很多行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教师开始实行以论文为指标的评价体系,编辑记者则要适应新媒体的写作,程序员的技能要求不断被更新,服务行业更是全面互联网化。对于很多知识阶层而言,必须面临艰巨的探索任务。
如同A君的很多同事一样,他们去掉现代院的标签,去小事务所工作,最最起码的是工资比四千块高...

与物质上的窘迫相比,的价值观崩溃,才是ABC君焦虑的真正原因。他们曾无比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奋斗能带来成功。但现实给了他们重重的一巴掌...
钟二毛写了一部小说,题目就是《小中产》,讲述中产只是“黄粱一梦”。“中国中产阶级没有安全感与幸福感,这源于社会的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以及政策的不连贯性。比如说政策上,股市今年上半年的熔断机制,有钱都变成没钱。还有最近的延长退休,关于养老的一些担忧。”钟二毛说。
不仅是设计师,所谓的标签阶层发现,在这几年的形势好像变了,主要体现在:
1、上升的途径无法打开。
在涉及到权力与利益的交换中,中产阶级发现道路极其狭窄。那是一个更讲关系、资源、潜规则的世界,“背景”、“后台”、“靠山”等游戏规则,并非设计师所擅长。
就像C君一样,花了那么多精力考了那么多证书,结果还尼玛残忍的被熔断了。这种安全感崩塌的感觉是顶层阶级无法体会的。
2、知识崇拜的破灭。
此前一度消失的“读书无用论”,重新在农村出现。当知识无法兑现为财富时,农村人不再愿意为孩子的教育承担更多费用。大批农村孩子辍学、弃考,据2015年华龙网的报道,重庆地区高考人数比例一度创下新低。“知识无用论”在某种意义上,否定了中产阶层所坚持的知识崇拜。
而不管你是清华同济,还是有多高的设计水平,统统都不管用了。因为,在很多大型项目,甲方尊重的根本不是知识,而是层层的利益关系。
3、个人的不安全感。
这点就不赘述了,注规考试说没就没了。围墙还没拆完,几百个小镇又来了...
4.全球经济格局正在改变
近代以来,资本的全球化一直在发生,但并没有形成像今天那样的全球经济。在漫长的国民经济阶段,各国的对外经济关系主要表现在贸易和投资。
当世界进入全球经济时代后,所有国家对全球资本都失去了有效主权,甚至完全没有主权。在全球经济时代,资本具有高度的自治性质,脱离了政治和社会的制约,即使遇到来自政治和社会方面的阻力,也能够自行全球化。
全球经济已经重创今天的中产阶层。从就业就可以看出今天中产阶层的恶劣环境。在西方,中产阶层由从前的产业工人转化而来。但全球经济产生了两个要素,改变了就业局面。第一,技术的流动。在国民经济时代,技术产生就业,一个技术的产生往往导致一个产业的产生,从而也是产业技术工人的产生(就业)。但在全球经济时代,资本为了谋求最大利益,往往把技术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因此一个技术的产生,既产生不了产业,更产生不了就业。很长时间以来,美国的就业机会被转移到了中国的珠江三角洲和其他地区。第二,区域化和全球化也导致了劳动力从落后国家向发达国家的流动。这种流动有“非法的”,例如涌向欧洲的难民,也有合法的,例如欧盟内部的劳动力流动。这种劳动力流动尽管从经济学意义上有其理性,但在社会学意义上则对发达国家的本地劳动力,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从发展形式上看,维系标签阶层的秩序正在崩溃。从特朗普到特蕾莎走上政治舞台的趋势看,撕掉原有的政治标签拥抱屌丝,正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方向。

有人调侃的说,这是人家有标签的人遇到各种危机关我一个looser啥事了?
我的回答是:
Walkman存在了20年就已经了消失了,不知道,我们这一生还要经历过多少相似的事儿。无论现在的你成功与否,还是要把每天都当成挑战,乐观的面对未来,因为我们知道,其实中产梦也不靠谱!
不管将来做不做这行,
请相信,
幸运是眷顾乐观、有准备的人的!
文章引用自:《节节败退的中产阶级》,公众号:野狼大势。《这次轮到了德国!今天的世界秩序出了大问题?》公众号:坐井观天。
感谢这两个公共号的鼎力支持,小编也是膜拜完大神之后有感而发,欢迎关注这两个公众号...

欢迎关注正反面儿
这里有无止境的狂欢
昨天的部分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