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设计师能化腐朽为神奇。
东京是亚洲最大城市,
大量上班族需要乘坐轨交来上班。
每天搭乘的铁路不只是交通工具,
还是东京文化的一部分。

在日本东京,
有一座百年历史的万世桥老车站。
它的历史比东京火车站还长。
这个火车站在1912年建成,
它带有强烈的西洋建筑风格,
一度成为连接城东城西的交通枢纽。

后来由于客运量减少,
1943年这个车站取消了。
虽然保留了轨道,
但每天有列车经过却不再停留。
当初的繁华热闹再也看不到了,
这栋大楼就慢慢荒废了。
政府彻底拆除了大楼部分,
仅仅保留轨道基座。

对于土地紧张的东京来说,
闲置建筑根本是一种浪费。
在废弃了半个多世纪后,
mAAch-ecute改造计划正式启动了。

改造计划是一个更大的项目,
包括一栋塔楼、商店和公共空间。

万世桥老车站改造
由「日本MIKAN事务所」完成。
工作室有着20多年的设计经验,
合伙人还曾经在伊东丰雄事务所工作过。
MIKAN事务所并没有进行颠覆改造,
却针对性地做了多处考虑,
尝试用“更轻松”的方式完成设计。

MIKAN首先挖掘了场地资源。

项目是在一处临河的狭长土地上,
但原本的河景没有被利用。
改造后的店面安装了落地大玻璃,
又向河岸挑出了木质栈道,
限定出一个悠闲的漫步路线。

步道尽头放空,
做成半室外场地,
可供停留和休息,
透过弧形的洞口可以看到城市对岸。

车站另外一侧建有高楼,
形成一个内向的商业街。

斑驳墙面保留下来了,
只用混凝土对原有结构加固,
跟上海“新天地”真有几分相似。

沿街店铺做了标识性入口,
带有很强的几何感。

用最少的代价实现新功能。
因为从没对外开放过,
大家并不知道老车站有很多凹室。
将房间打通,
就能组织出展览和商业空间。


原本拱形结构带有自然美感,
室内只用清水混凝土修饰,
衬托出强烈的透视感。

室内地坪抬高,
将管线布置在了地面夹层里。
室内不采用直接采光,
通过拱顶形成的漫反射照亮。

Mikan还对租户做了一些规定:
家具高度不高于2.1m,
因为这是拱券的最低点。

连接月台的楼梯也保留下来,
成了一个有怀念意义的空间。

连上大屏幕,
楼梯间也可以当做临时展厅。

打造最酷的日本咖啡店。
楼梯尽头连接了咖啡店N3331。
瘦长的咖啡店夹在两条铁路之间。

这里最神奇的地方,
就是可以一面喝着咖啡,
一面感受呼啸而过的列车。
这是绝无仅有的体验。



晚上的时候,
咖啡店可以变成酒吧。
这里还能喝上各种日本酒。
楼梯通道也打上了五彩的光。


为时代设计的潮人聚集地。
2013年秋天,
mAAch-ecute商场正式开业了。
花店、书店、餐厅都开到了这里。



这家融合菜餐厅 Le Petit Kanda ,
其实还是一家平面设计公司。

这里不再只是老人的回忆,
还是年轻人喜欢的新天地。
商场内不仅有各种新潮的商品,
还时常举行各类讲座和展览。

老火车站的微缩模型在这里也能看到。
这是对交通文化的纪念。

MIKAN在这个设计中展现了智慧,
它用轻松的方式改造了建筑,
创造了一个毫不费力的时髦空间。

MIKAN还展望了下一个100年的理想。
这里或许会成为一个社区,
通过不同标高的地面,
成为一个活动性丰富的大型公共空间。

这个项目获得了
Good Design Award 2014年百大最佳设计
(日本唯一的综合类设计奖),
并且入选了“为未来设计”的分类。
这是对它的一个专业肯定。
这群建筑师,
用最柔和的方式,
让一个废弃建筑起死回生。
这就是设计改变城市的力量。

————
来源:本文授权转载公众号AssBook
作者:Halleywood
公众号ID:AssBookGro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