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授权,转自微信公众号旧城吃喝玩乐地图
(公众账号:Plan_n_play)

小伙伴们,之前工业遗产论坛的专家发言来啦,需要请自取啦!
1、工业遗产保护的概念
UNESCO对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可移动文化遗产和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不可移动文化遗产有纪念物、文化景观和文化线路(图1)。工业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一个专业门类,其构成与文化遗产相同。世界遗产名录当中的工业遗产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厂房的概念,其内涵相当丰富,类型也很多样。工业遗产既包括纪念物,厂房、设施,如都江堰水利设施;也包括文化线路,如大运河;还包括文化景观,如咖啡种植园、葡萄酒庄园。
在工业遗产内容里面,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不可移动文化遗产是规划建设方面关注的内容;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可移动文化遗产这两个内容是工业博物馆或者专题博物馆重点关注的内容。

图1:工业遗产概念
2、国际工业遗产保护的三个重要文件
国际工业遗产保护主要有三个重要的文件。2003年的《下塔吉尔宪章》,对工业遗产进行了定义,指出了工业遗产的价值以及认定、记录和研究的意义,并就立法保护、维修保护、教育培训、宣传展示等提出原则、规范和方法等指导性意见。2011年的《都柏林原则》强调了工业遗产价值的多样性,“有的工业遗产以其在生产流程和技术、地域上或历史上的独特性而著称,有的工业遗产以其在全球产业迁演中的贡献而闻名。有的工业遗产是由不同工艺技术和历史阶段错综组成的复杂系统,其不同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不仅强调物质遗产,更强调非物质遗产;成为世界各国主要遵循的原则,从操作层面概括了工业遗产保护的基本做法。2012年,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在台北开了第十五次会员大会,通过了工业遗产的《台北宣言》,认同亚洲工业遗产有别于其他地区,因此在定义上必须要有所扩充,也应该包括工业革命前后的工业遗产。亚洲的工业遗产强烈表现出人与土地的关系,在保护的观念上应该突出文化的特殊性。此外,亚洲的工业遗产大部分与殖民势力及文化输入有关,这些文化遗产都应予以保护。
世界遗产当中的工业遗产具体有多少项,并没有权威的统计,每年都有新增项目,按照笔者的统计,截止2015年底一共73项。
3、工业遗产保护案例分析
3.1 欧洲工业遗产保护案例
工业遗产的类型特别多,英国的铁桥峡谷,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象征,是世界上第一例以工业遗产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铁桥峡谷以世界第一个用铸铁结构预制构件建造的桥梁而命名。1709年,在这里发明了焦炭,使得钢铁的产量迅速提高。峡谷里面有一条河,是用水力作为能源,进行工业生产的(图2)。

图2:英国铁桥峡谷
除了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英国特别重视工业遗产外,欧洲的其他国家也特别重视工业遗产。在德国,有一系列重工业的遗产进入到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当中。德国的弗尔克林根钢铁厂,保留有长达250米的6台高炉,并且一直保持锈迹斑斑的状态,体现出了工业遗产的沧桑感和历史感(图3)。

图3:德国弗尔克林根钢铁厂
除了工业生产和重工业的工厂遗址以外还有矿山遗址,拉姆斯伯格有色金属矿,厂房建筑有城堡式的、包豪斯风格的,是著名建筑师设计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年代的建筑都保留到现在;措伦二号四号矿井的厂房是按照大学来建的,建筑艺术价值非常高(图4)。

图4:德国措伦二号四号矿井
工业遗产里有矿山、桥梁、玻璃厂、建材厂、砖瓦厂、盐矿等,从产业门类来说非常丰富,从建筑的艺术价值来看也是非常高的。同时,里面也有很多新的规划思想的体现,如乌托邦的思想、社会改良的社会理想等。因此,工业遗产体现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法国的皇家盐矿就是在乌托邦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建筑设计。(图5)

图5:法国皇家盐矿
国际工业遗产与遗存的再利用,方式方法特别丰富,改造成不同功能的工业遗产有很多。马克西米利安公园所在地区原来是一个煤矿,它现在用洗煤车间做成了儿童公园,洗煤车间装饰成大象,做的非常卡通(图6)。

图6:马克西米利安公园
位于意大利的都灵菲亚特汽车厂,原来厂区的规模很大,现在变成了会议中心,商场,酒店,博物馆,会所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图7)。通过建筑师的想象力,工业建筑的改造没有界限和限制,可以改造成任何具有其他功能的建筑。

图7:都灵菲亚特汽车厂
3.2 亚洲工业遗产保护案例
在亚洲,日本是最重视工业遗产的国家之一,现在已有三项以工业遗产为主的世界文化遗产。
日本石见银山2012年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它除了保留着非常完整的银矿,还保留着银矿开采的巷道,矿工拜的佛像、寺院、庙宇,运输的道路、港口、码头,以及因矿而生的市镇(图8)。

图8:日本石见银山
日本的富冈制丝厂2014年成功申报世界遗产,虽然不是日本第一个制丝厂,但是这个制丝厂现在保留的非常完整。1872年,富冈制丝厂从法国进口机械设备,并且由法国的技师帮助建设,指导生产。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年,日本开始使用自己国产的设备,已经不再使用法国进口的设备。由于技术不断进步,即使设备更新了,仍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这就是工业生产的特点。并不是更新了的设备就没有价值了,就应该拆掉。富冈制丝厂的建筑也是非常有特点的,厂房是砖混结构带混凝土构造柱,木屋架,外廊是铸铁结构,体现了日本传统的木结构向现代建筑的过渡(图9)。

图9:日本富冈制丝厂
明治日本工业革命遗产——九州·山口地区是2015年申报成功的,这个世界遗产引起了很大的争议,韩国政府和中国政府都提出了抗议。因为这里面包括八幡铁厂和三菱重工,是二战时期日本生产枪炮和军舰的工厂。三菱重工的船坞不是当初的船坞,不断地改,扩大,舰船规模越来越大,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最终还是把它列进了世界文化遗产。端岛煤矿当时有大量的韩国劳工在此工作,在面积不大的岛上,有5000多人一起工作,人口密度相当高;因为煤矿工人的工作非常危险,他们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生活。虽然从图片上看,这里就是大量的废墟,没有一个完整的建筑,但它仍然是工业遗产(图10)。

图10:九州·山口地区
日本还有很多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成功案例。如横滨码头旧仓库区,它现在改造成为一个商场,保护的意识非常强,外面一个广告都没有,建筑立面非常干净,整洁,码头的地面还保留至今,原汁原味。在改造和利用的过程中非常克制,不做更多的改造,不做更多的加法(图11)。

图11:横滨赤练瓦仓库
仓敷常春藤广场酒店是由纺织厂改造的酒店,它加固厂房的构件变成了特殊的装饰,结构加固变成了艺术的表现(图12)。

图12:仓敷常春藤广场酒店
3.3 美国工业遗产保护案例
美国在工业遗产保护上跟欧洲不太一样,它有自己文化遗产保护的体系,如美国国家公园。
美国旧金山码头的仓库区改造成了博物馆,这个建筑本身的艺术价值并不高,也很普通,但被保留下来(图13)。

图13:旧金山码头仓库区
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在美国做的比较早,比较突出,它注重的是资源再利用。而在欧洲更多的是注重保护遗产,因为工业革命是从欧洲英国那边兴起来的。但是美国没有这样的历史负担,做的比较轻松,他们更多的是从资源再利用的角度来对工业遗产进行改造再利用,如旧金山利用码头的旧建筑改造成商业步行街(图14)。

图14:旧金山码头旧建筑改造
3.4 发展中国家工业遗产保护案例
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工业遗产的保护,如墨西哥蒙特雷市芬达多拉国家公园钢铁博物馆。这是由高炉改造成的钢铁博物馆,这个钢铁博物馆不是原来锈迹斑斑的状态,而是涂了防锈防腐涂料,做的比较沉稳,与锈迹斑斑的构筑物融合在一起(图15)。整体改造的做法比较克制,这对今后工业建筑、工业构筑物和大型设施设备的保护和利用带来很多启发。

图15:墨西哥蒙特雷市芬达多拉国家公园钢铁博物馆
4、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
4.1 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纲领性文件和技术文件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三个纲领性文件,分别是《无锡建议》、《北京倡议》和《杭州共识》。这些文件并不是正式的法规,而是民间的呼吁。
我国有三个工业遗产保护的技术文件,分别是《中国工业遗产调查索引》、《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和《北京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导则》。
4.1.1 《工业遗产调查索引》
2011年第二届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提出来的《中国工业遗产调查索引》中,对工业遗产调查的方法、程序和调查的内容、格式做了统一的标准化。工业遗产调查规范化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因此,我们做的第一个工作就是把调查研究规范化。
4.1.2 《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
关于工业遗产价值的评价导则,也有很多人在研究,有很多人写的文章在不同的刊物上发表过。笔者在《建筑学报》发表过一篇关于北京工业遗产评价的标准,是通过打分的办法实现的,这是针对非专业的人士,经过简单的培训之后,去做工业建筑遗产调查的时候进行初步的价值评价用的。2014年,在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也提出了工业遗产评价导则,这是天津大学的徐苏斌老师根据英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导则编制的,它按照世界文化遗产要求的内容,对工业遗产的稀缺性、整体性和完整性进行了评价。对于一个外行初步接触工业遗产的人,或者说是企业领导和职工来说,很难用专业的眼光去操作它。因此,针对不同的人去评价工业遗产,应该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或者评价的办法。
我们也强调工业遗产的评价不能只用一个标准,不同城市工业建设的历史不一样,发展阶段不一样。例如,天津上海早一些,北京晚一些,到西部城市更晚一些。每个城市主导产业也不一样,有的是钢铁城,有的是矿山城,有的是汽车城,每个产业之间的发展历程也不一样。我们希望在总的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各个行业或者各个城市结合自己的特点,能够编制出针对自己的工业遗产评价导则和评价办法。
4.1.3 《北京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导则》
2009年,北京工促局发布《北京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导则》,它对北京的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和再利用提出了基本的方向。2014年国家文物局出台了《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导则》(征求意见稿),在北京的基础上,结合全国的情况出台的文件,正在反馈意见,虽然不是正式文件,但可以参考。
4.2 我国工业遗产的特点
我国工业遗产具有门类丰富、形态多样、年纪轻和规模大等特点。
门类丰富:中国工业遗产的特征,各行各业都涉及到了,如矿山、机械、冶金、化工、纺织、能源、航空、航天、电子、通讯、交通等。
形态多样:我国工业遗产更多的不是以单体建筑出现,而是以群体形态存在。而且建筑功能类型多样,包括:办公、科研、动力、厂房、运输、仓储、污水处理、机修等生产设施;以及职工住宅、俱乐部、浴室、食堂、幼儿园、学校和公园等生活设施;也有很多构筑物和不可移动设施,如高炉、焦炉、冷却塔、煤气柜、管廊等;可移动设施设备和文献档案(工业文物),包括机器、设备、工具、档案、产品、包装、工装等;而且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工艺流程、科研成果、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劳模事迹等。
年纪轻:工业革命发生在欧洲,慢慢传到中国来的。起初我国是通过洋务运动,主动引进技术;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阶段,特别是1895年《马关条约》之后,西方国家在中国的租界设立工厂,把工业生产的技术和设备移植到中国来。中国的工业历史只有短暂的一百多年,跟欧洲比有一定的差距。工业遗产与我们传统文物的宫殿庙宇相比,建设年代近,与今天的联系紧密。古代工业遗产已经进入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从工业遗产的科学技术价值方面的认识还有待深化,相比之下对近现代工业遗产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建筑规模大:几万、十几万平米的工业建筑非常普遍。
4.3 我国工业遗产保护案例
在我国,除了单体进行工业遗产保护或者成厂区进行工业遗产保护,还有一个新的趋势,就是大的工业遗产片区或者工业遗产走廊、工业遗产带的保护。
洛阳涧西有6个苏联援建156项目,还有大片居住街坊,是第三批历史文化名街,后来想依托于历史文化名街,将其做成工业遗产的片区(图16);

图16:洛阳涧西工业区
太原工业遗产走廊,西边和北边都是工业,总共有8个苏联援建156项目(图17);

图17:太原工业走廊
西安幸福林带(图18),现状有5个156项目的军工厂,也提出对其进行工业遗产的保护,这些都是工业遗产保护的新趋势。

图18:幸福路工业走廊
中国工业遗产可以分为四大块,分别是民族工业遗产(图19)、殖民工业遗产(图20)、红色工业遗产(图21)和三线工业遗产(图22)。除了这四大块,还有我们经常忽视的工业遗产里的黑色遗产,如曾经出现过的事故、爆炸,这些灾难应该作为工业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大同煤矿万人坑列为山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芬万人坑列为本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从革命历史角度认定的价值,不是从工业遗产认定的价值。

图19:民族工业遗产——福州马尾

图20:殖民工业遗产——上海杨树浦自来水厂

图21:红色工业遗产——一汽、一重、一拖

图22:三线工业遗产——江西永修星火有机硅厂
4.4 全国工业遗产保护开展情况
全国工业遗产保护始于2006年4月无锡论坛。2007年开始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把工业遗产作为重点,很多城市借着三普把工业遗产作为重点进行系统的普查。同时,辽宁、湖北、无锡、杭州、武汉、上海、南京、西安、兰州、太原、黄石、大庆等城市积极开展工业遗产调查研究和保护利用工作。主要成果包括三普新发现作为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优秀历史建筑、优秀近现代建筑、公布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制定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原则、评价标准、出版工业遗产图录、编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规划、颁布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管理办法和探索工业用地更新和工业建筑利用的方法。
4.5 北京工业用地和工业遗产的研究基础
北京对工业用地更新和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开展的比较早,2006年就开始了,有非常深厚的基础。2005年首钢提出搬迁,2006年开始做它的现状资源调查,焦化厂也是2006年搬迁,2006年底开始做以工厂为单位的现状资源调查,形成了一套工业资源调查方法和研究方法,同时制定了工业遗产的保护名录,划定了工业遗产保护区,把工业遗产保护区整合到控规里面,在全国是非常领先的,其他城市没有做到这一点,开创了工业遗产利用规划进行管控的新方法。
2007年,第一批优秀近现代建筑里列了六项,包括首钢、焦化厂等,非常谨慎,主要是针对建筑,生产设施设备列的相对比较少。同年,清华大学和北规院合作,对中心城区01-18片区工业用地的普查,对重点工业资源进行了普查,建立了档案,摸清了家底。2009年,北京市规划院编制的《北京中心城工业用地整合利用规划研究》中,补充了19-33片区工业用地现状,提出了调整、搬迁、规划、整合的策略。2010年,工促局联合市规划委、文物局颁布《北京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导则》。
4.6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难点
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可以总结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三大难点,分别是认识难、保护难和利用难。
4.6.1 工业遗产认识难
工业遗产到底有没有价值,有没有必要保护它,认识始终统一不了,可能有一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但有很多人认识还没有到足够的高度,还有很大的争议在里面。工业到底是美的还是丑的,随着现在工业美学的兴起,提倡新的价值,对工业遗产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个工厂里有不同年代的建筑和设备,我们怎么去看待它的新和旧。此外,还有一些人比较质疑工业遗产保护的意义,工业遗产保护是无法用金钱和利益进行衡量的。先人的伟大成就非常宏伟壮丽,比如长城,而工业遗产非常年轻非常普通;工业遗产还有黑色的,负面的价值,对它的认识正反两方面有很大的争议。工业遗产和工业遗存两个概念是不同的,一定要分清楚,不能把所有工业的东西都叫成工业遗产,我们说的工业遗产真的是有价值的,工业遗产保护要优先;大量没有价值的东西叫工业遗存或者工业资源,从经济价值的角度进行再利用。工业遗产和工业遗存在途径和方法上,重点是不一样的,千万别把遗产泛化。
4.6.2 工业遗产保护难
工业遗产保护难的主要原因是责任主体不明,到底是政府,还是企业,还是开发商。而且政府很少有相关政策,也没有专项资金来鼓励做这件事。在法规体系方面,工业遗产要分级保护,历史建筑、文物保护都有相应的法规,但是工业遗产没有针对性的法规,社会期盼着相关政策出台,让工业遗产保护有法规依据。资金的保障也一样,国家文物局没有工业遗产保护的专项资金。列入重点文物保护的工业遗产跟其他文物保护的资金管理一样,但工业的特点是规模太大了,保护和修缮花的钱不是小数。工业遗产涉及面非常广,遗产类型非常丰富,包括生产、生活、交通、能源;建构筑物和设施设备等。在保护技术方面,工业建筑类型非常多,材料多样,钢铁、土木、砖石的保护方法完全不同,很多保护技术不成熟,不完善,且工业遗产保护具有高风险,高难度的特点。
4.6.3 工业遗产利用难
工业遗产利用难,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审批管理难,规划与规划调整审批,文物与历史建筑保护的审批,工业建构筑物改造利用的审批等工作的开展需要保证正规渠道的通畅。第二,投资效益差,工业遗产保护和维护的技术难度大、费用高,实施与文物保护的准则之间有时会产生矛盾,利用产生的效益与投入相比相差较大。第三,利用方法难,对工业建筑的利用相对成熟,对设施设备(高炉、焦炉、煤气柜、水池、水塔、料仓、管廊等)利用方法还需探索。第四,同质竞争激烈,工业资源的再利用单一化、简单化,陷入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红海。
5、编制工业遗产专项保护规划的建议
5.1 编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规划的程序
编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规划的程序,首先是普查,普查之后是价值评价,但是由于工业企业数量特别多,事先要做一个梳理,实地调查完了以后按照评价方法确定工业遗产的保护名录。编制保护规划的过程就是公布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的过程,最后要有保护利用的管理办法,没有这个管理办法,保护规划就只是规划局自己掌握的一个技术文件。同时,工业遗产专项保护规划的编制,可以促进工业遗产评价标准的制定和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尽早的公布,使工业遗产保护进入规范的程序。
5.2 编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规划的建议
编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规划应以与城市建设关系紧密的中心城为重点,兼顾周边遗产价值突出的项目。同时,颁布《北京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管理办法》,针对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特点对《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和《城市紫线管理办法》进行必要的补充。而且要明确责任主体,完善监管机制,加强文物日常养护巡查和监测保护,重视经常性维修,防止列入保护名录的工业遗产被以各种借口拆除或人为闲置损坏。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要充分调动工业企业的积极性,认识到工业遗产保护的意义,在操作程序和投资收益上找到可行的途径。而且也要发挥公益性基金平台的作用,采取社会募集等方式筹措资金,解决私人产权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资金问题。最后,应制定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准则,防止任意改造;遗产以保护优先,合理利用;遗存以利用为主,提倡创意。
5.3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规划的衔接
在工作实践当中,尽管将保护利用规划落实在控规里,但是由于缺少管理办法作为依据,没有监督的机制,还会出现在保护范围内大拆大改的现象。因此,工业遗产保护规划要和其他的规划,比如文保规划、紫线规划、城市更新规划、城市控规、旅游规划和污染治理等进行衔接,这样才能保证规划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性。
6、结语
北京的工业遗产有哪些,有一大批已经进入到了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近现代建筑里面,这些东西和我们今后要编制的工业遗产保护规划是什么关系,这些项目是不是都已经有了保护规划,比如说优秀近现代建筑是不是编过保护规划,这次的保护规划和优秀近现代建筑的关系是什么,是纳入到优秀近现代里面,还是说单独成一个新的体系,这些都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些工业遗产还在使用,是活的遗产。有的工业遗产可能已经被改造利用,如798,751,如果与工业遗产保护的原则有矛盾,如何处理,是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
作者简介:
刘伯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首席建筑师
主编:小楠姐
小编:YANK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