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雨中的思念︱一览众山小海绵城市专刊
分类
(编号:1116)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6-07-22 02:27:51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海绵城市的纪念|前言
近日,各地的雨洪,种种的看海,让我们不由得追忆起过往的那些经历,以示纪念。过去两年来,一览众山小致力于引荐国内外的最佳实践,帮助我国城市构建一个更具有韧性的海绵城市,强化对雨洪的精明管治。为此,我们在这个特别的具有纪念性的日子里,推出了海绵城市汇编版特刊,与大家共勉。我们秉承共同理想,帮助中国城市可持续的发展。
哥本哈根为何建造能变为池塘的公园
1
在城市中海绵城市倡导的“蓝绿系统”往往和传统的“灰色”基础设施相冲突,这并不是我国的个例。费城已花费了25年,耗资25亿美金才建造了数以千计的雨水花园和渗水铺装用来把水滞留在土地中。同样,富裕的哥本哈根作为建造海绵城市的后起之秀,在比较了地面上进行雨水处理的蓝绿系统方案,与扩建地下水道的灰色方案之后,决定以水资源为核心的公园改造为近期重点,同时将基础设施改造结合社区参与、试点推广、远近期结合等手段……这些在资金投入、成本控制以及操作方法上都给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更多内容请点击以下链接:
2016年4月19日期《海绵城市︱哥本哈根为何建造能变为池塘的公园》
洪灾过后的新奥尔良如何打造海绵城市
2
当年飓风卡特里娜彻底击毁并淹没了新奥尔良之后,如今该市痛定思痛,彻底改变策略,致力于打造具有韧性的海绵城市。其中主要的战略性变革,和我们2015年3月13日期文章《海绵城市︱与水为友,非驭之》的观点一样,就是建立城市与水共荣的哲学,而摒弃与谁为敌、阻隔和强排的思路,致力于就地蓄水,引入景观工程来滤净并蓄积雨水,而并非赶走它。当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这些设施的建成带来新的蚊虫疾病问题,以及增加了溺水的风险。不过如果新奥尔良的海绵城市变革得以成功,无疑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教科书般的经典案例!更多内容请点击以下链接:
2016年03月31日期《
海绵城市︱洪灾过后的新奥尔良如何打造海绵城市典范
》
为什么印度钦奈洪灾是由于失败的城市规划?
3
自然灾害和失败的规划往往会给城市造成巨大的损失。面对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政府应该着重城市的规划来避免损失。但是由于印度钦奈政府的低效率的城市规划使得城市被暴雨袭击后变成了一片汪洋,数千居民受难受困,也使城市经济遭到剧烈打击。本篇文章主要通过环境和规划来分析钦奈为什么会有巨大损失在暴雨之后。例如当地机场就建设在一个横贯全市的河流盆地之上,这也导致机场不得不在洪水期间被关停。而且钦奈的地铁线路也运行在Buckingham运河周边,很多技术设施都规划在了河流的两岸。这些值得总结的人为影响共同扩大了洪水灾害对城市的致命影响。那么就让我们快速来回顾一下吧。更多内容请点击以下链接:
2016年1月12日期《
海绵城市︱为什么印度钦奈洪灾是由于失败的城市规划?
》
何以城市似海绵
4
海绵城市如火如荼,然而这一流行的口号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其深意。一般认为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其实质是不断铺设混凝土的实践。而比尔.盖茨说过2011年-2013年间,中国水泥消耗总量比美国整个20世纪用的都还要多,这些混凝土当然是不可渗透的,也是今天中国城市洪水问题的根源。而海绵城市到底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目前的方向和理解却存在一定偏差。我们普遍理解仅仅是城市绿地建设和各类新技术的应用,而更深层次的海绵城市解决方案,即如何在城市框架和尺度内实施低雨水影响的规划及建设开发,却无人拥有相关经验。因此中国业已上马的为16座海绵城市示范城市每年4亿人民币的资金投入,和未来三年时间的建设实施,最终会取得什么样的成果呢?到底这笔资金应该怎么花?由谁来设计建设?由谁来维护运营管理?由谁来延续后期投资?连歪果仁都对此忧心忡忡。更多内容请点击以下链接:
2015年12月17日期《
规划神吐槽︱何以城市似海绵...
》
漏增益:艺术让雨水管理刻骨铭心
5
当传统的雨水管理对策总是一脸严肃地将雨水看成噬待解决的问题,以单调、牺牲美学的僵硬技术来处理。来自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的Stuart Echols和 Eliza Pennypacker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著作了《巧妙的雨水设计:管理雨水的创意手法》这本新书,充分阐述了他们在雨水管理景观美学和实用价值的设计理念,并辅以案例研究作为论据增强说服力。让我们一起循着本文了解他们独到的雨水管理对策与创意手法,看他们如何启发景观设计们的灵感。更多内容请点击以下链接:
2015年11月23日期《
即海绵又艺术︱漏增益:艺术让雨水管理刻骨铭心
》
欧洲城市雨洪管理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若干启示
6
关于雨水的回收和再利用是时下在“海绵城市”策略框架下的热门话题,关系到城市规划和管理在社会,文化,环境,经济方面的可持续性发展。雨水的管理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必须在城市建设的上游找到自己的位置,并通过政府,居民,使用者,设计师,技术人员等所有参与者的共同作用下,将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欧洲城市雨洪管理建设已经持续几十年,相关的理论依据和法律政策是建筑师,景观师,和规划师的必修课。本文将以几个案例概括欧洲城市在不同的项目中雨洪管理的相关经验。更多内容请点击以下链接:
2015年9月13日期《
海绵城市︱欧洲城市雨洪管理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若干启示
》
滨河城市如何发展
7
最近我国很多发达地区的城市,其中还有些是滨河城市,也抵御不了连续降雨带来的城市内涝影响,纷纷开启了“看海”模式。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国内外都在开展有关海绵城市、弹性城市的研究,旨在通过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提高城市对降水的自适应性和容忍性。因此本文介绍的是国际上今年6月召开的一次滨河城市会议,通过对美国、南美、欧洲和南亚部分滨河城市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过程的回顾,介绍了滨河城市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以期为我国的滨河城市在海绵城市、弹性城市的发展上提供有益的借鉴。更多内容请点击以下链接:
2015年6月27日期《
海绵城市︱滨河城市如何发展
》
将自行车道与暴雨管理结合
8
在打造海绵城市的过程中,如何与一些现有的项目方案相结合,统筹协调城市综合管理工作,丹麦人的奇思妙想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不错的借鉴。传统的做法是将街道的绿化空间(绿空间)作为暴雨时的蓄水缓冲区(蓝空间)。尽管这种做法非常值得推荐,但并不是每条街道都有条件布置绿化带。因此哥本哈根人想出了一个新办法,就是将非机动车道建设和海绵城市暴雨管理相结合,也就是哥本哈根Current系统,如果再想想这是种多么和谐的城市与交通协调发展的样板工程的话,就当然值得我们点赞啦。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推动类似项目在我国雨水敏感城市地区的实施与实践。更多内容请点击以下链接:
2015年3月13日期《
海绵城市︱将自行车道与暴雨管理结合的那些事儿
》
与水为友,非驭之---加州海绵城市发展战略
9
我们按照我们的原则和风格,特别进行了一些有关海绵城市的文献检索,加强自身的学习同时,也希望能够帮助到我国。本文讲述的是美国加州城市思考如何应对近年来的降水极端变化,时而持续干旱,时而暴风骤雨。传统的通过调水工程的观点,期望水能够被驯服,循规蹈矩地通过管道、水渠、水泵来满足需要,但是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本文最终论点是建议加州政府推动一系列基于海绵城市的发展战略,不再尝试驾驭水,而是与之友好相处。更多内容请点击以下链接:
2015年3月3日期《
海绵城市︱与水为友,非驭之。---加州海绵城市发展战略
》
马里兰州的切萨皮克湾:从雨水管理费中受益
十
美国探索雨水管理政策首先是从机制体制以及财税制度上切入。例如刚上任的马里兰州州长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其雨水管理法律法案,结合透水地面的比率,推出了雨水管理费和雨水管理基金。同时其管辖范围内的巴尔地摩市也开始为构建美国的雨水管理探索成功经验。本文很多内容需要我们的延展阅读,但是从财税、机制入手无疑是未来我国海绵城市推动发展的根本所在。更多内容请点击以下链接:
2015年4月26日期《
海绵城市︱马里兰州的切萨皮克湾:从雨水管理费中受益
》
海绵
一览众山小
城市
帮助中国
专刊
构造未来
请点击阅读原文,
购买2015半年刊......
「 欢迎投稿 」
我们作为专业志愿者团体,秉承理想,帮助中国可持续发展。并为之贡献:理念与传播、培训与教育、实践与孵化。欢迎您加入我们一起并肩前行!
2014-2016 ? 转载请注明:
源自公众号“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