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黄璐(梦厂一期——城绩单)
我是一名记者,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我所在的报社是最早赶到光明滑坡现场的媒体之一,我所住的第五园是受下坪垃圾填埋场影响最大的小区之一;这就是我开始关注城市安全问题的起因。


于是,我开始用私人时间去了解我最关心的城市垃圾问题。我知道了深圳人一天会制造15000吨垃圾,也知道了这些垃圾最终会到哪里去;我知道了填埋这种处理方式根本不适合土地资源紧张的深圳,也知道了焚烧处理是比填埋更先进也更干净的垃圾处理方式;我知道了中国环保标准最高的垃圾焚烧电厂就在深圳,也知道了其实每天只有7000吨左右的深圳垃圾是焚烧处理的……
那么,为什么?
因为最关注环境安全的市民们反对让更洁净更高效的垃圾处理设施落户深圳;因为他们不相信新的处理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和传统的填埋截然不同,他们也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像我这样,去比较一遍各种垃圾处理方式的异同,去了解一遍欧洲和日本的主流垃圾处理方式,去参观一遍深圳已经建成运行的垃圾焚烧电厂。

哥本哈根垃圾焚烧电厂

日本舞洲垃圾焚烧电厂

深圳今天的垃圾焚烧电厂

深圳未来的垃圾焚烧电厂
落地一个新的垃圾焚烧电厂,用掉了深圳人十二年。
我想,比起爆料吐槽和抗议,城市安全的信任重建是更有建设性的工作。于是有了城绩单这个项目——一个值得市民信赖的城市安全正面清单;一个为先进的,规范的,安全的城市设施洗脱污名的白名单。
这是“城绩单”的项目结构:由城市安全相关的运营主体自愿加入,并提供传感器级的原始数据;由腾讯云提供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并保证数据安全;由中国最大的城市规划师社群国匠城进行数据诊断,通过开放交叉评价确保诊断的客观性;最后,通过多种公共媒体定期发布,最终形成城市安全运营的深圳标准。

这四个板块以“技术+规则”的方式次第咬合,最终形成了一个包含社会公众在内的信任闭环。我们相信,这个信任闭环的构建会极大地降低城市安全的时间成本,社会成本和经济成本,让深圳变得更美好!
最后,要特别感谢深圳能源环保有限公司,他们是第一家愿意为“城绩单”提供原始监测数据的企业;也要感谢城管局和供电局这样的政府主管部门对“城绩单”的指导和支持;也希望更多不同类型的企业和机构都能理解“城绩单”,关注“城绩单”,支持“城绩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