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会资讯
1、任职
2016年7月4日下午,市规划委主任、党组书记由欣携组织人事处处长周畅灵一行到厦门市规划院宣布主要领导的任职,院领导、副总及中层干部共28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厦门市规划院党总支书记陈建林主持。
会上,周畅灵处长宣读了市规划委党组的任命,邓伟骥同志任市规划院院长。邓伟骥同志作了表态发言。
市规划委主任、党组书记由欣发表重要讲话,并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加强团结、形成合力;二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薪酬制度;三要加强技术体系管理,加强技术委员会制度运行。


2、2016年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年会
为进一步推动城市信息化建设,深入探讨新型城镇化发展关键时期和城市规划转型双重背景下的城市规划信息化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促进各地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经验交流,助推规划信息化更快、更好的发展。2016年7月8日-9日,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年会在重庆召开。会议邀请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吴志强、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信息管理工作委员会副会长李宗华、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副所长毛其智、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宋小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党安荣、武汉大学数字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詹庆明等专家参会并做主旨报告。会议设规划编制分论坛、规划管理分论坛、规划服务及信息安全分论坛、中小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分论坛,共同探讨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会议宣布下一届信息化年会将在武汉举办。厦门市信息中心、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厦门市交通研究中心共12人参加此次会议。


3、轨道交通建设
轨道交通建设传来好消息,近日从市地铁办获悉,随着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的顺利推进和多数车站主体结构的建成,截至目前,岛内共有湖滨东路、莲坂、乌石浦、塘边、火炬园、殿前、高崎等7个车站提前缩小或拆除围挡,实现“还路于民”,比原计划提前2-3个月。
围挡缩小或拆除后,主干道路面将逐步恢复原状,预计1号线沿线的路面交通状况将得到改善,车辆通行将更加顺畅。
轨道交通1号线自2014年全面开工以来,市地铁办、轨道交通集团借鉴国内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市岛内交通难点实际,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最大程度地减轻地铁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在交通组织方面,严格按照“占一还一”原则,确保车道数量不减;同时,有关部门还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交通分流提示、优化公交线路、加大科技监控和人员投入、提前做好交通疏解宣传引导等。
4、讲座
7月5日,厦门市城市规划学会、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厦门市交通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规划专题系列讲座《规划悦分享》正式开始。本次讲座由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林振福主持,厦门市规划院研究所所长何子张与大家交流了《三年回眸:以多规合一推进空间治理创新的厦门实践回顾》。2013年起厦门落实国家战略,结合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目标,以多规合一为锲入点,有效解决了规划打架问题,加强了资源环境利用和保护,实现更高平台、更快速度、更好品质的转型发展、统筹发展和科学发展,推动美丽厦门建设。厦门“多规合一”摸清了家底、盘活了资源,形成了城市发展的一张蓝图。明晰生态空间格局,促进了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通过统筹规划,厦门盘活了空间资源、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更为科学合理,解决城市发展的“短板”。“多规合一”使得厦门的建设项目能够按照规划进行统筹,推动项目落地更为合理、更加快速,促进城市集约配套发展。

5、华南理工大学孟庆林教授做客华大建筑讲坛
近日,厦门市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华侨大学建筑学院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孟庆林教授做客建筑讲坛,演讲题为《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
孟庆林教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同时担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理事、建筑热工与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要职,在亚热带建筑节能、城市与建筑热环境领域颇有建树。
孟庆林教授本次讲座的内容从我国南方地区受湿热气候控制,城市居住区热环境问题突出出发,向我们介绍了关于热环境设计要素的基本术语,如典型气象日、平均热岛强度、湿球黑球温度WBGT等,并介绍了他近年来取得的部分研究成果:适用于规划管理和设计人员的针对城市居住区热环境的数据分析和计算界面等,为如何在前期设计阶段完善城市热环境的质量提供了科学的技术和方法手段。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