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发改委和住建部出台了关于强制垃圾分类的征求意见稿。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将垃圾分类又将会提升到一个高度。垃圾分类不仅能节省能源、变费为宝,也使得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大大的改善。
这对于个人的生活上影响会是有哪些?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垃圾分类的一些很成熟的国家是怎样做的。
当前普遍的垃圾分类:

实施垃圾强制分类后垃圾桶可能会是这样:

德国早在1904年就开始实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成熟而合理的体系。德国垃圾分类。在幼儿教育中,每个德国孩子也会去学习垃圾分类,每一个德国人早已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

为了强制每个居民分类倒弃垃圾,德国政府制订了一套严格的处罚规定,并设有“环境警察”。一旦发现居民乱倒垃圾,就会发警告信。如果不及时改正,会发罚单,再不改,收取垃圾费用的费用就会提升,从而加重整个小区住户的垃圾处理费用,提升为邻居的道德谴责。如果是租房的会更惨,会因为倒垃圾的问题而被赶出住房。

德国的垃圾分类常见的垃圾会被分为以下九大类: 有机垃圾(或生物垃圾)、包装垃圾、废纸垃圾、废玻璃、诸如电池一类的特殊垃圾,大件垃圾,衣物垃圾(旧衣物),建筑垃圾,以及未分类的其他垃圾。

各类不同的垃圾处理的方式也不同,一些免费回收,一些需要付费回收处理,有的还需要租用专门的垃圾桶。德国各联邦州采用的垃圾分类颜色不同,家庭用的垃圾桶或大塑料袋也依住宅类型而定。

有趣的是另外还有4种特殊垃圾:
1、装修垃圾需要您预定一个大型垃圾箱,您可以自己送到垃圾处理中心,但一般由于过重过大会叫上门收取服务,垃圾按重量计算,身边有朋友装修房子叫过一次花了800欧(约6500元)。
2、旧衣物垃圾则可以放进居民区附近的红十字会设立的专门收取旧衣物的箱子。
3、旧轮胎每年在德国夏季和冬季所使用的轮胎是不同的,汽车必须按照德国法律规定在不同季节换上不同轮胎,而每年会有专门人在固定时间收取废轮胎。
4、旧家具、家电每年也会有专门的人在固定时间来收取,但也会有人将这些旧东西放在门外,让需要的人拿走。
日本垃圾分类严苛,环境是日本的“名片”,这一切都归功于日本人养成的垃圾处理习惯。

在日本,从幼儿园时期就开始培养垃圾分类的习惯。在日本生活的人,几乎每个人都要遵从市政府分发给各家的垃圾分类指南而扔垃圾。之所以「特别麻烦」,是因为日本的垃圾分类细致入微,而且各种垃圾的收集日期都不同。

对于不严格执行垃圾分类的话,将面临巨额罚款,而且和德国相似,在以住宅团地为单位的区域社会,会落下个“不履行垃圾分类”的名声。

最不同的是日本的垃圾收集时间是一周一次,如果错过的话,垃圾就得再等一个星期才能扔掉。
有趣的是日本人在丢垃圾时充满着人文关怀,充满着感动。
丢弃的报纸会捆扎得整整齐齐;
丢弃的废电器,电线会捆绑在电器上;
扔掉可使用的自行车上会贴一张小纸条:“我是不要的”;
盛装液体的容器,是被空干、清洗干净后扔掉的;
带刺或锋利的物品,要用纸包好再放到垃圾袋里;
用过的喷雾器,一定要扎个空,防止出现爆炸现象。
——————
来源:图片来源网络
新土地规划人 整理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