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PD】控规修改的市场公平及公众利益影响 —对昆明市控规修改的数据分析
微信公众号:规划师杂志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实施,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控规“编而不批、报而不审”的现象,且控规修改情况越发频繁。
在此背景下,作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昆明市规划局用地详规处副处长于斐,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涂慧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张晓芾在《规划师》2016年第5期撰文,文章以昆明市的控规修改为例,对控规修改的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
其分析采用“统计+ 实证”的方式,基于地块和片区两个层面展开;从开发强度、土地利用和建筑形态等方面探究控规修改后的结果,并指出控规修改对于规划落实、市场公平和公众利益的影响。
控规修改的动因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由于上位规划、功能定位和重大基础设施等改变所导致的对于控规内容的更新与完善,包括控规的编制与修编、城市设计的深化、特殊地段控规的专项研究等类型,主要是以控制为目的,以政府为主导进行的;第二种则是为推进建设项目的实施而进行的调整与修改,主要是以建设为直接目的,由用地单位、开发单位推动的。在进行统计的317 个修改样本中,更新与完善类仅11 项,占控规修改总数的3.4%;为推进项目而进行的调整与修改类占到总数的96.6%,共计306 项,成为控规修改的最主要动因。控规修改在空间范畴上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地块控规的修改,指针对单一用地性质的地块或单一用地性质地块内一部分用地的控规修改。地块是控规修改的最基本单元,往往只涉及到一种用地性质和其对应的一套指标的修改。第二种情况是片区( 多用地性质)控规的修改,指针对一个地块以上的城市建设用地进行的控规修改,往往涉及到多种用途变更与增减,同时也会涉及控制指标的修改和道路调整的情况。在上述分类的前提下,笔者对于317 个控规修改案例进行基本划分,地块层面的修改总计145 项,约占总数的45.7%,片区层面的修改总计172 项,约占总数的54.3%。经过对控规修改的动因与空间范畴进行交叉比较,笔者发现,在片区层面的172 个项目中,有161 个项目属于调整与修改类,11 个项目属于更新与完善类;地块层面的145 个项目都属于调整与修改类。可见,所有更新与完善类的修改全部是集中在片区这一层面上进行的,这也同一般人们的认知情况相符,这部分项目多为学界所了解且所占比例较低,对于这部分项目在本文中并不做过多的论述。为推进项目而进行的调整与修改类的控规修改项目在两类空间范畴中所占比重几乎相当。笔者在下文中将以该类控规修改项目为重点对象进行研究,而由于涉及的空间范畴不同会导致修改内容的差异较大,在研究方法上分为地块和片区两个层面展开。
笔者选取77 个地块层面修改了用地性质的项目,首先,对这些项目修改前后的用地性质进行了构成比较( 图1)。从整体上看,修改后的用地性质的主要类型集中在居住用地和居住/ 商业混合用地这两种主要类型上。在修改后的用地类型构成中,商业用地、道路交通用地的比例相比修改前有一定的上升,而工业仓储用地、公共服务设施及市政设施用地、防护绿地及公园绿地、特殊用地和非建设用地的比例明显下降。
非盈利类的A 类用地项目数量几乎未变。总的来说,修改后用地性质的整体变化特征表现为由非盈利性用地向盈利性混合用地转变。
其次,分析各种用地类型之间是如何修改转化的。如图2 所示,横坐标表示控规修改前的用地性质,其纵向对应的颜色表示控规修改后的用地类型。所以,每个横坐标对应的纵向上的颜色构成就反映了横坐标上的用地性质是如何修改的,修改后变成了哪几类。
通过分析发现,用地性质修改转化的主要特征如下:
①行政办公类用地(A类) 主要修改为商业用地(B 类) 和居住用地(R 类)。
②商业用地(B 类) 和居住用地(R 类) 主要呈现出相互转化或变为混合用地(R/B 类) 的趋势。
③绿地、工业仓储用地、军事用地与非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向居住用地(R 类) 转变。
④一小部分绿地(G 类) 和居住用地(R 类) 被修改为非盈利性的办公设施用地(A 类)。
⑤极少存在将盈利性用地修改为非盈利性用地的状况( 虽然存在一例将商业用地变更为公共绿地且配建地下停车场的项目,但实则是以绿地完成土地出让后,又重新申请将绿地部分的地下停车设施变更为地下商业开发)。
更多内容,长按二维码识别查看。

█ 2、北京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智慧城市将怎样改变你我的生活?
微信公众号: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6月17日,北京向社会全文公布由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一份首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务实性的文件。
《意见》明确了首都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点任务,并就保障措施作出了安排。受北京市发改委委托,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第一时间应邀作为技术支撑单位,通过驻场对接服务与后台技术支撑的工作模式,全程参与了《意见》起草工作的技术服务环节。
《意见》明确,持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建成国际一流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全面建成城乡一体的光网城市;加快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建设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云平台;推进城市智慧管理服务,加强城市管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应用;着力提升智慧惠民水平;构建普惠化智慧惠民服务体系,到2020年实现“北京通”和“一证通”全覆盖。,这意味着北京的智慧城市建设即将掀开新的篇章。
智慧城市到底是什么?将如何改变你我的生活?国内外有哪些比较好的经验和做法?下一步应该怎样推进智慧城市的发展?
在此前北京城市广播FM107.3“城市零距离”栏目特别策划的“这座城市的发展”首期节目中,清华同衡专家围绕“智慧城市”话题,与公众对话交流,共同畅想北京未来智慧城市图景。
对话嘉宾:
潘芳,清华同衡 院长助理,科研与信息中心主任
谢力唯,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硕士
摘录:
主持人:现在国内有没有什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让我们的城市管理、城市生活更加智慧?
潘芳:国内实际上也有很多案例,我们先说说北京。北京正在进行一些探索,比如推行加密传感网格,就是用一些集成传感器,在一定的区域内收集很多信息。北京雾霾影响比较严重,这种传感器可以探测空气中的PM2.5、噪音、温度、人流、车流等。这种传感器我们在白塔寺尝试布置,协助景区收集了很多数据,对景区保护、人流控制进行实时传送。比如污染严重的天气,对白塔寺的保护或者降尘、脱硫是不是有一些措施和手段要用上去?又比如人流,在旅游的高峰期,人流到了什么样的级别需要限流、停止卖票,或者在一些APP的手机端提醒大家避开高峰期?这种方式就是从城市的综合性问题出发,而不是从某一个单项或者某一个部门出发去解决问题。

白塔寺人流车流监测传感器、高清视频采集器布点分布图

白塔寺环境监测传感器布点分布图

集成传感器样机
谢力唯:其实在国内也有不少城市已经在积极地推动用智慧城市的方法解决城市问题。去年有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是上海,它推出了智慧路灯的项目。这个路灯被称为是最聪明能干的路灯。因为它不仅仅提供照明,还提供电动车充电,无线WIFI,环境监测等八大功能,是国内首个多功能智慧路灯。这些功能都不是花架子,而是切实解决了城市的问题,方便了市民出行。

主持人:智慧城市会给城市管理带来哪些变化?
潘芳:我国的城市管理和国外相比还是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习总书记提出要大大增加市民的获得感,这个获得感肯定是从身边小事情的管理精细度去体现的。以前城市管理大家可能会认为只是政府的事情,我只需要被动享受服务就可以了;但是今后智慧城市的管理,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理念,就是城市是大家的,不仅是政府去做很多事情,市民其实也有很多方法去向管理执法者或管理系统提供信息,因为城市就在我们身边。
北京现在就有一个叫“我爱北京”的APP ,假设你发现了一些破坏城市环境秩序的异常情况,比如违法的露天烧烤摊、井盖丢失等问题,可以拍照定位上传,相关执法部门就能实时获得信息并且进行处理,这样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城市管理的一份子,大家共同努力,这个城市就会变得越来越好。
长按二维码识别,查看原文全文

█ 3、【规划午茶】街头公共艺术——自行车锁架
微信公众号:厦门市城市规划学会
街头公共艺术-自行车锁架
公共设施是一个城市的细节,看似很微不足道,却能看出这个城市的文化品味,在设计师极具创意的设计下,这些公共设施与城市的风格融为一体,让街头艺术更具有亲和力。
Dero 公司设计的自行车公共停放架,通过动物、吉他、咖啡杯等等有趣的设计元素代替传统的铁架子,变成了街头艺术的一部分,这样实用又个性的公共设施无疑让整个城市变得赏心悦目。如今这家公司设计的停车架已经遍及美国50个州,以及亚洲、拉丁美洲和欧洲,下面就让我们欣赏一下这些街头艺术的小情趣吧~






长按二维码识别,查看原文全文

█ 4、【郊野公园】合庆郊野公园国际方案征集 优胜方案新鲜出炉
微信公众号:全心全意
合庆郊野公园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上海绕城高速以东,毗邻浦东国际机场,滨临东海,与九段沙生态湿地隔海相望,是浦东新区滨海岸线中近郊地区唯一的生活岸线, 共计9公里。
该公园将成为浦东新区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区域核心,是浦东新区的第一个郊野公园。

图:总体鸟瞰图
在本次设计中,尼塔坚持倡导 “GREEN CITY”理念,即以环境观、生态观、人文观为指导,营造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的艺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以“让自然走进都市,让城市走进自然”为宗旨。

主设计师尼克诺森(NiekRoozen)先生,曾担任上海世博会景观等大型公共景观项目的首席设计师。在本项目中,他所倡导的“GREEN CITY”理念应用于城市建设领域,影响着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方案设计力图打造上海东部的绿色门户,使合庆郊野公园成为上海东部的滨海生态地标。
设计定位
本设计以 “郊野合庆,海上水森林”为主题,定位为以海上公园为特色,休闲产业为先导,集商务健身、国际赛事、观光体验、郊野休闲为一体的具有滨海特质的郊野公园,成为浦东新区第一个郊野公园、上海市第“22”个郊野公园。

发展目标
——自然野趣的生态公园;
——轻松闲适的海上生活;
——多彩时尚的国际赛事;
——绿色高端的商务休闲;
——古朴优雅的村庄聚落;
——开阔怡人的水上体验。

图:总平面图

图:三甲港码头鸟瞰图一

图:三甲港码头鸟瞰图二

图:三甲港码头效果图一

长按二维码识别,查看原文全文

█ 推荐:2016第三届北京城市实验室(BCL)年会
相信大家和我们一样期待着今年年会的到来,北京城市实验室自创立至今,即将召开第三届年会。很感谢大家一路以来的陪伴与关爱。可能有的朋友已经拿到了年会的门票,有的朋友已经收藏了直播的网址,即使你什么都没有,但是最起码你的聪明机智已经成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所以这里再发一次直播网址,请记得我们约好了bilibili见~手机版:http://wh.urbandatalab.com/test/bilibili.php电脑版:http://live.bilibili.com/167130
█ 推广:数慧信息化年会资料继续整理中,对规划信息化感兴趣可以阅读
微信公众号:规划信息化实务论坛
长按二维码识别查看,网页版在 ppt.caup.net。稍后我们会继续整理相关内容,请大家继续关注。

- 国匠城 -
认真 坚持 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