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背景
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厦门的城市性质为:我国经济特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在此发展目标与框架的指导下,厦门市正在构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交通体系,不断改善人们的出行条件和城市交通环境。为此,本规划提出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打造畅通性机动车交通运行环境、保障安全慢行交通等目标,其中,自行车交通与公共交通结合产生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便应运而生。
自行车系统占用道路资源少,无污染,相对成本比较低,随着健康、低碳出行理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自行车系统也在各国热起来。厦门作为拥有宜居城市、花园城市、文明城市等多项桂冠的城市,人们日益期盼拥有健康、安全、环保的出行方式,自行车交通便是众多人群的一个选择。然而,厦门市目前正经历机动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为适应日益增长的机动车出行需要,城市交通建设主要集中在车行道路和大型交通设施的建设方面,而忽视了城市的慢行系统建设,使得厦门良好宜人的城市生活特质正逐步丧失。为此,本规划计划在岛内具有较好自行车通行条件区域布设公共自行车系统,部分满足人们利用自行车承担短距离出行或休闲锻炼等目的的需求。
厦门本岛居民出行方式构成中,公交出行占居民出行总量的39.3%,属于公交系统比较发达的城市,但依然存在部分公交线路与土地利用开发脱节,部分区域公交服务薄弱,公交末梢服务薄弱等问题,需要通过优化公交线网,不断提高公共交通运行效率及覆盖面,为广大乘客提供安全、方便、快捷和经济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公共自行车具有公交服务特性、可以纳入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承担公交站点与出行目的地之间的有效链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规划目标
借鉴国内外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发展经验,分析厦门本岛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建设条件,探索适合厦门的公共自行车发展模式,提出厦门本岛公共自行车交通的定位与发展目标,初步建立厦门本岛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与BRT、常规公交一起构成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交通体系,构建支撑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安全、高效、经济、公平、低碳的城市绿色交通系统。
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经验,制定厦门本岛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建设目标,包括公共自行车服务点、运作模式、运营系统等,以该服务系统和配套的自行车网络为载体,形成具有厦门特色、使用便利的城市交通系统。
厦门本岛公共自行车功能定位
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是多种城市交通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方便、快捷、适合于短距离的交通方式。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功能。明确其功能不仅有利于保持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系统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协调性和匹配性,也有利于此系统自身规划的动态性和连续性。根据厦门市交通发展规划,结合公共自行车自身的特点(自行车出行比例较低,自行车道缺乏等),我们认为厦门本岛公共自行车规模不宜过大,其主要功能定位为轨道、BRT和常规公交的有效补充,同时兼顾部分旅游、休闲功能。
主要是接驳公共交通,形成多层次、一体化的公交运输体系。公共交通主要服务于较远距离的出行,公共交通扩大了人们的出行范围,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公共交通站点往往离目的地还有一段距离,公交末端“一公里”的问题还是存在,这时公共自行车就可以发挥其灵活、便利的优势,实现门对门的服务。
兼顾旅游、休闲功能。厦门作为全国著名旅游城市,发展公共自行车能为外来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工具,使其能够自由、近距离接触厦门城市的美丽风景,免去交通条件限制带来步行距离长、时间安排不便等烦恼,进一步提升厦门旅游品质,提升厦门世界闻名风景旅游城市形象。同时能为市民休闲、娱乐提供便利的交通工具。
公共自行车需求分析
由于厦门本岛现状自行车拥有率与使用率均非常低,而公共交通在出行结构中占有较高比例,决定了厦门本岛的公共自行车需求具有一定的特性,国内大部分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吸引的是原有的自行车用户,而厦门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将主要吸引原有的步行及公共交通使用者。
根据厦门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定位及需求特征,本规划分别从厦门本岛公共自行车出行方式承担比例及公共自行车出行需求分布两个方面进行相关分析,从而预测出厦门本岛公共自行车系统总规模及需求分布。

图4-1 公共自行车需求示意图
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布局规划方案
根据厦门本岛居住区、公交站点、公共设施、旅游休闲点等区域的公共自行车需求,结合自行车行车条件及公共自行车服务点设置条件,综合考虑规划、建设与管理等各个环节,合理布局厦门本岛公共自行车网络,形成符合厦门交通系统发展特征、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方便适用的公共自行车系统。

全岛公共自行车系统需求点分布图
实施效果
目前,岛内共投用了七千多辆公共自行车,与之形成配套的是355个站点,涵盖前埔片区、环筼筜湖片区、湖里片区、莲前西路及金尚路片区,每天有两万多人次骑公共自行车。今年我市将推进岛内二期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覆盖湖里工业园区周边和湖里区中、西部,规划建设176个站点。今年新增站点选址,将加强与各街道的对接,让站点尽可能覆盖、方便更多市民。
岛内站点的车辆配备主要根据此前调查和人数、出行需求来确定。厦门公共自行车公司建立了后台管理系统,目前主要通过巡逻车在各站点巡逻,并通过逐步安装的探头系统,将图像传输至后台,然后分析各站点的车辆情况,定位存量不足区域,然后再智能调配,从而更加快捷保障各站点充足的车辆供应。

岛内公共自行车站点详图
1、环筼筜湖片区公共自行车系统工程





2、金尚路公共自行车系统工程


3、莲前西路-莲前东路公共自行车系统工程


4、前埔BRT-软件园-五缘湾片区公共自行车系统工程


5、云顶路(五缘湾至东坪山)公共自行车系统


(规划资料由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整理:陈雯雯)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