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城市案例|废弃与重生:纽约高线公园的追随者们
微信公众号:市政厅 相欣奕编译自citiscope
纽约高线公园,建立在弃用的高架铁路线之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对于公众而言是一项成功的项目,对于其周边的房地产开发商而言,也是重大利好。受到高线公园的启发而启动的公园项目在全球比比皆是。
似乎每周都会有不同的城市宣布方案,并称之为“高线公园的再版”来进行市场推广。
实际而言,许多此类项目与它们所模仿的纽约高线公园存在巨大差异。很多并非“高架”,比如新加坡的方案是,把一条地面上的铁路转变为一系列的公共空间。
另有一些,比如华盛顿特区的方案,是在波托马克河(Potomac River)上修建一个桥梁公园,基本上算是一个新建的公园——与纽约高线公园把陈旧基础设施更新再利用的高尚理念相去甚远。
正如纽约的扩展一样,所谓 “高线” 一词的词意也发生了泛化,泛指城市规划师更愿意简称为“线性公园”的一切场所。
大部分效仿高线公园的项目所持有的共同目的,就是希望治愈某种类型的城市创伤——铁路、公路或者社会隔离对城市肌理的割裂。
这正是精心设计的狭长公共空间所尤为擅长的,无论你如何称呼它。
以下是来自于四个大洲的四个案例,向我们展示不同的城市如何把这些理念付诸于实践。
摘录:高架公园是全新的开发趋势,截至目前,我还没发现任何反面例子。
首尔:老天桥焕发新生

首尔正在把一条机动车立交桥转换为高架人行步道。 (图片来自MVRDV)
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无序扩张的韩国大都市首尔修建了大量高架公路和天桥,用以汇集这个快速工业化的城市周边的汽车交通。时至今日,随着这些天桥的老化,以及城市向着步行和公共交通的转型,首尔拆除了许多高架公路。
曾经一度,人们认为本市主要火车站旁边的机动车立交桥马上就要被拆除了。2006年,在进行了一次安全性检查之后,该市认为这座立交桥已经不复安全,因而禁止重型车辆从其上经行。与此同时,首尔市政府也开始意识到此立交桥是首尔市工业时代的印记——也是可供打造独特公共空间的难得机会。。。
特拉维夫:给公路加顶盖

特拉维夫正在规划为切割这一城市的Ayalon公路加上顶盖,并建造成为公园。 (图片来自 特拉维夫-雅法 市长办公室)
特拉维夫是一个相对小的城市,却拥有大量汽车交通。每一天,都有75万辆车涌入Ayalon高速公路这一以色列南-北主干道。这个城市不得不在噪音和空气污染中挣扎,还需忍受被公路分割为两半的事实。
但是,特拉维夫市正在计划在最为繁忙的公路管制污染——把它给盖起来。。。
罗马:高架桥之下

展览活动为罗马市一座废弃高架桥的下部空间带来活力。 (G124)
罗马市到处都可见到被弃的项目,这是曾经的官僚体制管理不善所遗留的后果。Viadotto dei Presidenti就是其中之一。。。
费城:铁路公园的重生

费城的社会活跃人士希望能够把瑞丁高架桥转变为一个高架公园。 (Jukie Bot/flickr/cc)
费城与纽约的车距只有90分钟,这个城市下了很大功夫来学习高线公园的经验。这也是一个看起来时刻准备复制纽约模式的城市。

█ 2、城市交通︱小汽车世纪是个错误(两则)
微信公众号: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

摘录:美国人会抛弃小汽车么?
运输模式一直在城市的基本布局上有很大影响。当马车的出现导致对于宽阔、笔直的街道的需求,现在的城市形态在15世纪开始出现。
这个要求被大多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规划师所采用,在过去500年中,大多数城市规划都显示出了相对宽阔、笔直的街道以及满足马车转弯半径的拐角。
在许多方面,这种变化是小汽车出现的预兆。
然而,运输并不是街道唯一重要的用途。街道也是我们重要的公共社交空间。很多欧洲城市现在承认汽车对于这种使用造成的严重破坏,这也是为什么所有欧洲的城市不支持小汽车,而鼓励步行,骑行以及公共交通出行。
Oslo很清楚地表明了这个倾向,它是第一个欧洲的首都宣布其市中心将会很快禁止小汽车通行,以减少碳排放量,提高空气质量,并且改善步行者和骑行者的通行环境。
电池动力汽车和无人驾驶汽车不会再很大程度上影响这种情况。他们仍然需要很大的街道空间来通行并且耗费很多能量。
大量的小汽车在街道上行驶会破坏街道的社会用途,不管小汽车是如何安静和安全。只有当人们可以在街道中央驻足交谈而不用担心有什么可能会打扰他们时候我们才完全恢复了街道的社会功能。
良好的公共交通加上快速、安全、愉悦的步行和骑行可以轻松地满足在我们城市通行的需要。确实,公交车和电车在一定程度上侵占了主要街道,但是很多街道将完全没有这种烦恼。
在理想的情况下,公共交通系统是在地下的。(理想地运输系统不应该被提高到地面上,因为会有美观、侵入性和噪音问题)在现在很多城市中,这个想法并不实际,因为需要考虑花费以及街道的交通压力。
一个更严重反对无车城市的原因是货运。当建设一个城市时,将集装箱运输到需要他们的地方而不对街道产生影响是一个非常简单地问题。而在现在的城市,货运运输系统的不得不按照个案布置。
在Amsterdam几乎没有什么困难,因为它可以通过运河系统交付货物。而那些采用有轨电车客运服务的城市可以使用相同的基础设施在夜间运输货物。
把车辆从街道移出会让城市生活更加便宜、安全、安静而且更加愉悦舒适。有时候,重新考虑停车空间和车行道可以为步行和骑行,还有其他重要的街道公共服务设施,
例如轻轨,垃圾收集以及紧急服务,提供足够的空间。多余的土地也可以专门用于公共目的—想象一下有15尺宽步行道和路边咖啡店的Manhattan。
政府应该欢迎这个改变。支持小汽车交通的开销远远超过开车人缴费所产生的收益。
在欧洲,是密度最大的地方是最先实践无小汽车理念,这些地方所带来的步行交通量也是城市中最多的。商店和餐厅在这些地方蓬勃发展。
我认为单就社会效益这种改变也完全值得。想象一个平静、安静,美丽的繁忙城市。
Venice,一个最接近这个理想的城市,每年接待2亿游客,是意大利城市中最多的。其他无车区域也广受居民和游客的青睐。店主们过去经常反对这些改变,但是却发现一旦小汽车不在了,他们的生意反而更好。
确实这种改变牺牲了一定程度上的便利。但是,带来的好处更大,我们可以期待这个改变在公共卫生上带来的显著改善,因为人们回到了更加积极的交通出行模式。而且降低噪音本身就是一个很显著的公共卫生效益。

█ 3、强镇扩权的实施评估与治理创新研究——以杭州为例
微信公众号:上海城市规划

在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通过强镇扩权等一系列治理体系的改革创新,进一步释放了城镇化改革红利,起到了完善城镇行政管理体制、优化产业结构以及稳定经济增长等作用,其对于我国城乡政治、经济乃至社会发展来说亦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以杭州市26个强镇扩权的中心镇为研究对象,从扩权改革前后中心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地域空间效应两个方面对其强镇扩权改革进行实施评估。
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中心镇扩权改革面临的法律、治理和规划等方面的问题,针对性提出了强镇扩权改革在时序组织、体制监管和绩效考评等方面的创新建议,从而为我国城乡治理的政策与模式创新提供借鉴。
摘录:强镇扩权问题及治理创新
杭州中心镇扩权改革问题
(1)缺乏法律依据
自2004年《行政许可法》颁布以来,县(市)政府的管理权限得到了明确界定。然而现行的强镇扩权改革将县(市)权力下放给乡镇政府虽然有政策支持,但实际上仍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因此,在扩权改革中各类县(市)权力的下放还存在合法性不足的问题。
(2)治理碎片化困境
扩权改革之后,县(市)级行政区域内又新增加了若干个具有社会经济管理自主权限的行政主体,使得原来由县(市)政府统一行使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被弱化。在此情形下,具有一定独立权限的强镇政府在经济发展和任期政绩考核的双重压力下,往往在招商引资、土地开发、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出现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以及治理混乱等问题。
(3)权力运行缺乏监督
强镇扩权使得城镇享有了较高比率的税收留成,具备了独立的财权、土地权和规划权等管理权限,在相关规制缺失的情况下,权力运行的风险明显增大,容易出现权力滥用现象。
强镇扩权的治理创新
(1)循序渐进分时序推进权力下放
应改变过去一步求成的方式,分步推进权力下放。区县部门首先将可以下放的权力下放给强镇,而将暂时不能或不宜下放的权力由县级部门授权城镇委托执行,区县级部门保留监管的权力,并履行指导义务;在保障县级利益的前提下,应结合各地方的实际发展情况,适当调整县(市)与乡镇两级政府的利益分配关系,给予强镇更大的利益分成。
(2)设立专门组织机构指导权力运行
建议通过在县级层面设立“强镇扩权工作小组”的形式,与扩权镇城的分管领导在办理人员落实、履权形式、培训方式等方面对接沟通,保障职、权、责的下放落到实处;同时建议设立县市两级强镇扩权联席会议制度以定期轮流举办专题联席会议的形式,组织扩权城镇相互学习借鉴,探求新的发展道路,协商解决发展难题。
(3)完善强镇扩权实施绩效的考核机制
完善强镇扩权的实施绩效考核机制,重点考核城镇环境建设、统筹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其他公共性社会事业的投入。考核可分为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方法上,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通过察看现场,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图纸等,对各扩权城镇建设工作进行综合考评赋分,确定奖惩标准。
(4)重点推动扩权城镇政府的职能转型
强镇扩权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切实转变扩权城镇政府职能,强化城镇政府在规划建设、市容环卫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职能,强化其引导、服务和协调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和社区组织建设,改善社会环境,促进扩权城镇与周围一般镇及广大农村地区的协调发展。推动强镇扩权重心转移到为城镇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政策和法制环境上来,真正为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 推广:今日继续更新三篇PPT,对规划信息化感兴趣可以阅读
微信公众号:规划信息化实务论坛
今日继续更新三篇规划信息化实务论坛的ppt,我们会继续放送相关内容,敬请期待。
1、樊霄鹏:郑州廉政风险防控系统
2、侯伟:重庆市城乡规划电子政务云建设探研
3、巩越强:规划大数据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长按二维码识别查看(网页版在 ppt.caup.net):

注:所有国匠城日报提到的文章,大家都可以直接在公众号回复关键词搜索到。所以国匠城其实也是一个搜索工具,欢迎大家使用。
国匠城APP也会在第一时间更新规划日报与建筑日报列表。
- 国匠城 -
城市规划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