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2月,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应上海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向全球发出招标公告,希望将黄浦江东岸的公共空间进行贯通,并打造一个世界级的滨江公共空间。
此次竞赛主题为“东岸漫步”,分主题为“活力滨江”“文化滨江”“生态滨江”“智慧滨江”。
本次贯通范围为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浦东滨江段,岸线长度约21公里,设计范围总面积3.5平方公里,研究范围总面积25平方公里,从北至南主要包括新民洋滨江段、上海船厂滨江段、小陆家嘴滨江段、老白渡滨江段、世博滨江段、前滩滨江段、三林滨江段七个区段。

最终入围的有5家设计公司:
1)AgenceTer,法国岱禾景观建筑设计事务所
2)Hassell Limited,澳大利亚Hassell有限公司
3)KCAP International B.V.
荷兰开浦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4)Terrian Studio Inc,美国TerrianStudio景观设计事务所
5)West 8 urban design &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V.荷兰West 8城市设计及景观建筑事务所
以下就是五家设计公司的方案介绍,我们一起来看看未来黄浦江东岸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吧!
感性的法国设计师将象征着诗意与希望的灯塔,从海边悬崖带到黄浦江边来了,然而并不止这些,TER更向我们展示了:
法国人浪漫的理性
上海在变革,工业转型后,居民更亲近河岸,东岸将是浦江新生活的载体。
浦东的天际线勾勒了上海的国际性,21公里的水际线,将描绘上海的本土性。水际线由现状轴线,活动线和景观线共同构成。为了激活水际线,我们确立了5个目标:重构、贯通、激活、人文、点亮。

重构——以使用人群,交通方式,行进速度和活动类型之间的本质联系为基础,营造丰富多样,舒适共享的活力氛围。在城市腹地与水岸间,组织一个多种活动共存的活力空间,运动在自然 ,漫步在城市与河岸,乐趣在水陆之间。

贯通——三条交织的通道将21公里东岸贯通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滨水带,四种跨越方式将断点改造为焦点,形成新的活动空间和新的穿越体验。三种类型的联系轴,保证东岸的可达性。
激活——通过一系列环境更新,东岸将增加活动场地约45万平方米,其中含6万平方米木栈桥及桥梁,约40万平方米体育休闲活动场所。生态修复面积40万平方米,湿地修复公园6.5万平方米,水净化能力3万立方,近期新种树木16500棵,每年吸收118吨二氧化碳,减少汽车行驶10亿公里尾气排放。

人文——一年四季全天候向使用者开放。早晨,居民活动主要围绕交通站点与居民区展开;中午,围绕办公与商业空间展开;下午,集中于公园绿地,公共服务设施和观景台;晚上,集中与庆典广场与大型公共空间。

点亮——21公里东岸既是日常生活的舞台,也是节日集会的舞台。国际性的大型活动,将让这里成为浦东展现上海式文化生活的地方,东岸将是上海国际性大都市升华过程中最闪耀的一笔,在现代化与本土化中寻求城市与自然的交融。这里必定成为人们的首选目的地之一,也就是,上海式生活的新象征。
“多样的都市建筑与街道”,这是大多数人对上海的印象,也是上海的骄傲。然而,在生态环境威胁日益加剧的今天,人们对自然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HASSELL团队的主创们,是来自于以独特动植物与自然景观著称的澳大利亚设计师,对生态和自然有敏锐嗅觉!
激发了他们对“东岸城市森林”的构想……

上海是一座以创新创意领先于世又极富试验精神的城市。浦东的天际线告诉人们,这座城市是如何用仅仅20年时间就转身成为一座国际现代大都市的。黄浦江东岸的这项贯通计划带来的转型,将进一步释放这座城市的潜能,创造出世界级的公共空间,改善亲水渠道,增强河畔的娱乐性。
HASSELL为东岸项目带来的规划概念方案旨在创造一片倚河畔而建的城市森林。东岸城市森林是一座由200万棵树组成,延绵不断的森林地,每棵树都代表着一个孩子的成长,200万棵树与上海的200万个孩子一同成长。

森林将带给这座城市深远的影响:提高25%的绿地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并节能,打造供市民聚会或共庆佳节的新地标——从而使上海成为一个更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更富魅力的、繁荣发展的国际都市。

步行系统加强了人们散步的体验,时而走上跃河而建的桥梁,越过现有的水道、船舶码头、工业旧址等障碍,体验从不同的角度观赏这座城市。
在城市森林里,有各种各样的风景地,可以开展多种活动,各具特色。人们可以享受无尽的欢乐,有数不清的新发现,随四季的更替,每天,每年都有不同。

春 - 漫步桃花林 小陆家嘴

夏 - 绿树成荫的河岸 前滩

秋 - 秋色盎然 新民洋

冬 - 梅花花瓣纷飞如雪 上海造船厂
有人说,荷兰是规划、建筑师的天堂,不管是阿姆斯特丹还是鹿特丹,你很难不被它们的建筑或街道所吸引。这些建筑和街道不管是新式的还是传统的,都大胆新奇、不拘泥与形式,独具特色,同时又将其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那么思维大胆独特的荷兰设计师会为东岸作出什么样的设计呢?快来一睹为快吧~
上海,一座高速运行的城市。所有人都在卯足劲,做到最好。黄浦江,是上海最大的户外公共空间。浦江两岸的公共空间整治,为这座城市提供了一个契机,重拾在加速过程中暂时被忽视的人文关怀、公共生活、健康诉求。这里不仅是看人的地方,也是被人观看的舞台。在这里,道路、广场、树木、花草都是配角, “人”才是浦江东岸真正的主角。城市生活的压力被释放,负能量被卸载。浦江两岸,将成为上海的城市客厅,人们来到这里,运动、散步、休闲、聊天、谈情说爱、亲子同游。

浦江东岸的贯通设计,West 8遵循简单美丽、轻松幽默、人性关怀、环保低碳的设计原则。从全新的江岸到街角的路缘石,从饮水器到跨越河道支流的步行桥,这一设计原则始终贯穿21公里每一处细节。

West 8对东岸未来的设想将通过三个层面的策略落实:21公里公共慢行系统 + 纵横贯通的滨江公共空间+ 东岸六大主题节点。
21公里公共慢行系统
沿江开敞空间提供宽阔的人行道, 方便人们饱揽江景,进行各种休闲活动;几步台阶之上,树下步道平行于沿江步道蜿蜒而去。这里安静悠闲,树荫密布,连续的花岗岩档石提供充足座椅。流畅无阻、充满活力的3米慢跑道和6米双向骑行道利用滨江防洪堤的堤顶,为大都市的运动爱好者提供了不受行人干扰的独立空间。

21公里多姿多彩的岸线,需要高效的公共交通串联,让每个人都享受到贯通带来的公共生活品质提升。West 8提出了综合性的滨江交通系统。新增三座轮渡站和5座水上巴士站,与现有轮渡和世博水门形成两岸水面公共交通网,缝合浦江两岸的滨江休闲活动。

纵横贯通的滨江公共空间
滨江横向断点共分三大类: 自然河道断点、轮渡码头断点、景观衔接断点(见陆家嘴节点)。

六大主题节点
贯通的东岸不应成为绵延21公里的私家车停车带。通过对六大节点的改造,West 8的方案将增加12000个藏在景观地形之下的停车位。人们驾车来到这些节点,将车停入公共停车库,再通过步行、公共自行车、水上交通和滨江空轨进一步探索东西两岸。


只能加入三个视频,后面两个方案的视频只能放链接了。。。
来自荷兰的KCAP团队,创意同样新奇有趣,并充满了对生态的关怀。
他们试图将城市空间融入到郊野和丛林的氛围中,并加入了对“声景”的创造,一辆“叮叮”有轨电车,将带大家去探索七彩的东岸~
方案视频:
https://v.qq.com/iframe/preview.html?vid=o0303nl6o4l&width=500&height=375&
东岸——身负着将母亲河,上海历史遗存和现代城市发展共同融入未来城市风景的重要使命。
方案的理念在于最大限度地实现东岸作为上海城市客厅的可能:透过将滨水岸线的贯通、开放、产业转型及生态修复计划的催化, 将城市活动, 自然郊野及各生态引入城市中心。极致滨水体验, 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和保证城市质量的重要战略举措。

框架性总平面图
1+3+7+11+15+ n = 一个能刺激东岸发展和不断适应变化的总体品质规划框架。
KCAP的总体规划是基于一个层叠的品质框架。规划短期将为东岸带来连续性和场所的营造;同时为长期的发展上提供了一个具指导性的环境和工具箱:,透过1条绿色浦江、3条联通纽带、7个特色区域、11个枢纽、15个锚点项目和n个设计措施的发展框架,展望东岸贯通计划最大化,逐步实现一个适应21世纪具有竞争力的江河城市。
我们盼望把群众引到母亲河边。透过引入一条沿岸2.3公里长,围绕市中心360度的 EASTBENCH【陆家嘴观景体验桥】,为观景者带来上海新旧交错城市面貌的新体现。
沙船般的EASTBENCH[陆家嘴观景体验桥]航行在江景上EASTBENCH[陆家嘴观景体验桥]360度的极致体验
1.绿色的东岸:绿色浦江策略

2.连续的东岸:3条纽带联通纽带策略
三条[景观体验线]分别为叮叮有轨电车带、绿色休闲慢行带和开放滨江广场带3.可达的东岸:河岸滲透策略
创造从城市到河边的无障碍可达性,使城市与河岸无缝连接。整合防汛墙, 11个渡轮枢纽,电车的换乘点和自行车的服务站, 15个锚点项目的建立,促进与城市更大幅度地密集联系。
4.多样的东岸:七彩滨江——磁铁和催化剂策略
创建沿江的多样性和具有吸引力的目的地。基于7个特色区域以及蕴含着磁铁和催化剂的策略,把江畔改造成一个繁荣的城市景观。
5.未来的双岸城市:品牌和实施策略
制定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江河城市。延续深厚的城市文脉同时复兴旧的文化与工业遗存,结合滨水机遇使东岸成为上海新兴多中心网络模式的新核心。
TERRAIN 丨 生活水岸
国际一流城市的一流滨水公园
主张将市民生活与自然生态融于一体的美国团队
美国的高线公园,一直是人们心中城市空间的优秀典范,让人们不禁感叹,市民生活与自然环境在纽约这个大都市中竟然也能如此完美的融于一体。来自美国的TERRAIN团队也将这样的理念带到了东岸,以“生活”为设计目的,同时将“韧性城市”作为设计手段注入方案中……
方案视频:
https://v.qq.com/iframe/preview.html?vid=h0304tay2qk&width=500&height=375&
伟大的城市总是由伟大的城市公园首先界定的,我们的目标是把整个浦江东岸幻化成为一个足以使上海跻身于“世界最美好花园城市”的伟大滨水空间。
“生活水岸”是城市滨水空间理念的一个新生代,通过对文化、发展及自然的交汇产生对城市空间的巨变。
上海曾经因黄浦江这条母亲河而生,并因河流与世界各地的血脉相连迅速发展成为多元化、生机勃勃的国际经济、商业及文化中心。
源于对上海历史的深入探索,规划把这种将滨河潜能最大化的平行发展模式通过河运、车行、自行车、慢跑、人行系统体现出来。
“生活水岸”将以绿色滨水公园为基底,以八个城市目的地为亮点,形成既强调生态又富有生机活力的综合水岸空间,并与西岸都市型的水岸空间形成富有诗意的对比与反差。
“生活水岸”理念包含三个重要内容:1)滨水空间贯通;2)交织生态;3)滨水城市目的地。
由内水道,慢行系统及半岛平台穿插融汇形成的“交织生态”滨水空间
内水道打造了亲水休闲空间及多样化的生物栖息地。滨水生物栖息地是在内水道周边的生态湿地、丘陵微地形、绿色开发空间及林地空间。
在防洪闸门处的公园小径。慢行系统交织于绿色空间之中满足人们慢跑、骑车、散步的各种需要。
“半岛”平台将垂直于浦江的街道延伸至公园边缘,在入口处形成反复出现的绿色地标和公园配套性构筑物。将现状遗留的混凝土码头转化为可以清水净水及生产水生作物的“生态水码头”。景观化的地形成为“交织生态”滨水空间内主导的弹性修复防洪措施。

利用遗留的旧码头混凝土构筑物改造成的“生态水码头”
内容来源:微信号“浦江东岸”
欢迎公众投稿,投稿邮箱:info@thupdi.com;请在标题处标明“微信投稿”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