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会资讯
1、福建省“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专项规划
日前,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专项规划》。规划提出,“十三五”,力争把福建省建设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均衡发展省、全国对台对侨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文化艺术精品生产创作、地方戏曲传承发展、媒体融合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数字文化建设与服务、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等方面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2、海绵城市
《福建省“十三五”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日前公布,五年里,我省将投入一万亿元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厦门将在2017年完成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群众生活将更加舒适。

3、公共停车位
万寿路南侧公共停车库工程顺利推进,预计明年6月竣工投用,可提供公共停车位258个,有效缓解万寿片区的停车难问题。
万寿片区人口密集,“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作为市委市政府破解“交通难”的重要内容,我市近年来兴建了一批公共停车楼、库项目,万寿路南侧公共停车库就是其中之一。
万寿路南侧公共停车库位于思明区万寿路南侧、阳台山筼筜书院小区旁,是一座机械式停车库,地上9层,可提供停车位258个。这种停车库停车方便、车辆保管安全、综合成本较低。据了解,停车库还将配建一个社区服务中心,以完善万寿片区的公共服务功能。
工程从2015年10月开工建设。按照建设计划,今年10月停车库就可完成结构施工,停车机械设备开始进场安装,明年6月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
4、规划讲堂
6月7日晚,由厦门市规划委员会和厦门市城市规划学会联合主办的规划讲堂在市规划委举行,讲座由市规划委任国岩副主任主持,邀请了厦门市城市规划建设顾问潘安做《包容——规划界必备的素质》讲座,潘安顾问由国外的案例引出城市管理方式转变与规划包容,他表示规划是一个需要民众和国家给与关怀和包容的孩子,是一个需要亲朋好友不断鼓励的孩子,是一个在成长过程中反复寻求自信心的孩子。规划自身的逻辑性和包容性是获得别人包容的基础和前提。规划统筹的原理就是要包容,搭建多发沟通平台,多规合一,制定统一技术标准,形成规划协调机制,依托信息技术发展,促进规划统筹效果。而统筹规划是将规划看做管理实施平台,通过全面考虑城市规划建设实施过程中的各种要素,最终统筹形成规划。一个城市,只要沿着一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自然会找到自己的美好归宿。民众与国家对规划关怀和包容的回赠礼品是这个城市能够沿着一条道路走下去。

5、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边经卫教授赴哈尔滨工业大学评估规划专业
近日,厦门市城市规划学会副会长、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边经卫教授受邀附哈尔滨参加哈尔滨工业大学规划专业评估。
边经卫教授是国家住建部高等教育城市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教授级规划师,曾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福建省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厦门市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会长等多项职务。作为厦门市的拔尖人才,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厦大、华大等多所高校建筑学院兼职教授。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部、省、市级城市规划优秀设计和科技进步奖20余项。
边经卫教授在哈工大进行评估工作期间,参观了哈工大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教室、专业实验室、评估展板长廊、各大历史建筑等,了解了城乡规划专业的历史和全貌,并对其求真务实的优良校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照片由边教授摄于哈工大城乡规划专业评估期间)
相关资讯
1、申遗
为打好“海丝牌”,福建省将在文化领域深入开展福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本体保护、学术研究、环境整治和展示利用。鼓浪屿力争2017年申遗成功,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力争2018年申遗成功。当前,鼓浪屿申遗已进入关键时刻,鼓浪屿申遗文本已正式递交联合国世界遗产中心。今年第三季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专家将实地考察鼓浪屿申遗工作。
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遗,实际上是整个“海丝”申遗的一部分。今年4月,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由泉州牵头,联合广州、宁波、南京等城市,全力推进中国“海丝”联合申遗,作为中国2018年项目组织申报。根据申遗计划,今年9月,泉州将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申遗文本;2017年上半年,遗产专家将实地考察各个遗产点。目前,已经初步选定出30个申遗文物点,其中泉州有18个。
2、自主创新示范区
继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自贸试验区、福州新区后,福建省福州、厦门和泉州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日获批建设中国第15个自主创新示范区。
福厦泉高新区再度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标志着处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福建,将迎来重大的历史机遇,增添更强劲的创新引擎。
据规划,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进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努力建成海峡两岸协同创新先行区、海上丝绸之路技术转移核心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先导区、创新创业生态引领区。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