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1APEC城镇化高层论坛:中外嘉宾论城镇化与包容性增长来自:中国城市中心
内容解读:6月2—3日,“城镇化与包容性增长”——“APEC城镇化高层论坛2016”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此次论坛是APEC框架下首个以城镇化为主题的大型高级别活动,也是中国城镇化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
TOP2【城市资讯】去库存是一场硬仗 调控应引导房地产回归“居住”功能来自:城市建设
内容解读:今年购房人数逐渐增加,而房地产市场的升温是否会使去库存任务随之减轻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全国整体情况看,去库存依然任重道远;楼市调控应引导房地产回归“居住”核心功能,注意因城施策、因地制宜。
来自:新土地规划人
内容解读:大城市真的是变得更加不宜居吗?5月29日,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举办“2015年报发布会”,以“大国?城市”为主题切入当前中国在面临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中所遇之沉疴痼疾与抱残守缺,上海交大特聘教授陆铭就“如何迈向宜居的大国城市”进行分享。
TOP1吴必虎:规划中国——从硬规划到软规划的蝶变 来自: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内容解读:5月9日,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吴必虎受邀参与“2016清华同衡第四届学术周”群英汇环节,以“规划中国——从硬规划到软规划的蝶变”发表精彩演讲。
来自: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内容解读:从初创到推广,再到现在的拓展时期,文物保护规划编制过去二十年经历了三个阶段;而当下出现的新形势又将带来新的思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侯卫东先生就“文物保护规划二十年回顾与思考”发表演讲。
来自:新土地规划人
内容解读:城中村作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特殊现象,不是简单的空间密度就可以解释的,密度背后包含有各种合理的可能性。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副总规划师张宇星提出,城中村是来自未来的世界遗产。
TOP4SEA-Hi!论坛 丨 应臻:从“农家乐”到“民宿游”,朋友圈新宠之晒“田园野趣”来自:上海2040
内容解读:一方面,我们会在周末或假期急切地涌向田间的农家小院小住几天,不惜驱车几小时只为一顿正宗的农家菜;同时,印象中“贫穷问题”、“卫生问题”、“安全问题”又似乎成为农村的标签。乡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方式和态度对待乡村?
来自:城市设计
内容解读:为什么台湾人一听到《致爱丽丝》就会立刻起身?这背后却是关于城市垃圾治理的故事。经历过台北“壮丽”的倒垃圾场景,除了感慨,更多的是学习背后的治理方法。
来自: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
内容解读:网约车与出租车的相爱相杀在全球多个国家上演,使其管理成为难题。2015年10月,国际交通运输论坛(ITF)曾主办了一个关于网约车和出租车监管研讨会,会上就网约车与出租车的监管问题多方主体达成部分共识。
来自:城市设计
内容解读:我们曾经的童年成长经历已经不适用于现在孩子们的需求,更多的建筑师、艺术家、科技工作者参与到“为儿童而设计”中来,他们不仅在为孩子创作,也是在纪念自己的童年,更重要的是在为儿童而设计的过程中探索、学习儿童的天性,以及未经改造和禁锢的自由创想。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版权,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作者和来源,转载文章版权属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及时联系邮箱2308330046@qq.com。
欢迎公众投稿,投稿邮箱uisysu@163.com,请注明微信投稿字样回复“086”,查看“分权化与都市区整合:“广佛同城化”的机遇与挑战”
回复“088”,查看“【城市生态空间】新常态下的珠三角生态空间发展模式”
回复“097”,查看“逃离还是坚守?中国大城市新移民的定居意愿研究”
回复“099”,查看“【珠三角】改革开放30年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回顾与展望”
回复“100”,查看“【珠三角】农村集体所有制与分散式农村城市化空间——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