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最近收罗了一些大咖的至理名言,内容涵盖规划、建筑、景观、思想、审美、环保、旅行等各个方面,以后将以连载的方式陆陆续续推送。
这些哲言,展现了大师们充满深度的见解和思考,也得以让我们新生代的设计师一窥这些规划、建筑大师们的内心世界。
这些跨界组成的大咖有: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城市设计学家、园林师、照明设计师、摄影师、信息系统设计师、社会学家等。
今天给大家推送第二篇,希望能为大家带来无穷的灵感和创意......
(续接上期)
11、城市设计是为人创造更好的场所而不仅仅是生产场所的过程。(马修·卡莫纳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巴特雷特规划学院 教授 )
城市设计重点强调四个主题应该是:
一是城市设计是为人服务的;
二是强调"场所"的重要性;
三是城市设计是作用于"现实"世界的,它的作用范围受经济(市场)和政治(调控)因素的限制;
四是,设计作为一个整体过程的重要性。

荷兰插画师Bleekrode 绘制的位于英国伦敦的碎片大厦
12、应对城市化进程,城市与农村应当相互作用。(丹尼尔·毕希纳 瑞士 建筑师)
瑞士的高品质生活主要是由于乡村与城市中心地区相互毗邻,从城市出发,自然美景只有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

Bleekrode 绘制的瑞士伯尔尼城市图纸
现在特大城市在中国迅速出现,应该注意在发达地区保护自然资源。一旦这些绿地消失了,就几乎不可能恢复了。
现在中国城市几乎没有公共空间,也只有少数公园对公众开放,所以要提倡保留自然环境,作为暂时远离城市喧嚣的去处,而不是到处大兴土木。
事实上,在中国,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和城市居民,都应该学会欣赏农村的原始景色,前提是农村和城市之间需要有便捷的交通。
便捷的交通系统不仅能从可持续发展层面处理流动的人群,还能够改善自然和城市的环境,使农村和城市的关系更加紧密。
发达的交通系统几乎消除的城市和农村的界限。便利的通行促使了相互理解。在此过程中,农村和城市仍保持原来生活方式。
无论你在哪里生活,生活设施都一样便利。在人与自然的平衡方面瑞士可以做为典范。
13、设计工作就是那股枯燥劲让人着迷(平仓直子 日本建筑师)
经常听说相识的同事,因为撑不下去了而辞去设计师的工作,而平仓女士说了一句:“不过设计就是那股枯燥劲让人着迷啊”。
平仓女士在设计工作中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乐趣,不但是在设计过程中,就连去现场监督,她也是乐在其中的样子。即使在项目完成后,她也回到项目及其附属机构去参加各种活动,那时她就好像在享受那种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看似枯燥的状态,就和做设计一样。

14、城市的街道不只是为移动的汽车服务的他们的设计必须也能支撑他们作为公共空间的作用。 (杰夫·斯佩克 美国注册规划师学会会员)
街道除了机动车道,还须包括人行道、行道树、路缘石、路灯和其它共同构成公共街道景观的要素。这些要素值得认真的设计,因为他们都有助于造就一个成功的场所。
城市政府应当需要一整套符合横断系统的区域适宜性街景,而不是确立一个单一的标准。街景要素应当从城市中心到郊区边缘有所区别。
欧洲常见的城市街景

日本岚山街边一对外国老夫妇
15、精心设计的转换空间,能激发形成富于活力的室内环境。 (马修· 弗莱德里克 美国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学家)
转换空间是专门为吸引人们停留而设置的空间。
比如:一个大型购物中心的对面,通常会布置一些百货商店,它们能够帮助吸引很多顾客。而人们在大型商场中行走时,则不知不觉成为了商场中那些小店铺的消费人群。这种方式,使这些商铺之间看起来没用的空间,却被激发出了场所的活力,并且创造出一种内向型的街道生活。

转换空间的延伸
16、设计要边干边想,干坐在那里想是想不出好点子。(下元连 日本建筑师)
规划师的姿态,就是要边一丝不苟地干,边反复思考,在反复思考的过程中,萌发新的想法。设计绝不能靠冥想和幻想。这点规划师们要铭记于心。

发现和了解街道的有趣和深奥
17、郊区的建筑与空间环境彼此分离,而市区的建筑则往往参与塑造空间环境。(马修· 弗莱德里克 美国建筑师)
我们在城市中设计一个建筑,通常都把注意力和精力都集中在造型上,而不太重视外部空间的形态。这样的外部空间属于消极空间,最为典型和常见的就是郊区建筑,因为在郊区中,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空间形体没有约束。
对于公共空间的整体形态而言,建筑的造型是次要的,城市建筑有时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造型,以凸显出毗邻的庭院或广场的形态。

18、人们在消极空间穿行,而在积极空间驻留。(马修· 弗莱德里克美国建筑师)
城市里建筑空间的形态和品质,会极大地影响到人的感受和行为。
因为我们是生活在自己营造的环境氛围中,而不只是生活在一个由实墙、屋顶和柱子构成的房间里。
因此,人们在积极空间中能够逗留更长的时间,进行更多的社会性交往。而消极空间则比别处更能激发人的运动意识。
动态空间往往是不对称的。它们能让人产生活跃、刺激、有趣、运动、热情、侵略和冲突的感受。
但不恰当的设计则会让人感觉得混乱和迷惑。

19、丑陋的房子,只要有人住,就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生命的鼓动,并且建筑会不断演------变,生生不息。(多木浩二 日本思想家、评论家)
学生时代,我曾调研过民居,我发现很多房子,虽然称不上很干净,甚至各种东西到处都是,显得凌乱,有的地方还黑漆漆的,有的柱子和墙面泛黄或枯腐了,家具、物件和电器也都过时了。
但我依然觉得这样的房子好似有某种规则和规律存在,甚至还是有呼吸的,它形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空间。
究竟这种神奇的状况和魅力源自何处?当我读到了这句话,并了解到人居住的空间不是用建筑固定出来的,而是同住在那里使用的人一起,如同生物般生长出来的,所以住宅要比其他建筑更有趣。

20、街道是让人们体验的,古街道还在这个地方,一看到它过去的肌理,那么这个城市一下就变的有厚度,历史就在这个厚度中间显现出来。(丁沃沃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插画师Bleekrode 绘制的夜间巴黎的林荫大道
本文由 新土地规划人 编辑整理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