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事件
2016年5月26日,北京市政协召开雾霾治理问题提案办理协商会。针对委员建议,北京环保局、市交通委等答复表示,北京市已初步制定了交通拥堵收费政策方案和技术方案,目前正在组织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论证。此外,首次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接受审议的《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规定,遇到雾霾等气象灾害天气,北京市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调整或暂停大型活动、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等措施应对。
解读:首先是北京环保局,后面是市交通委。开会的主题是雾霾治理问题提案办理协商会。首次在条例(草案)规定,遇到雾霾可采取交通措施应对。表明:这不仅仅是交通问题,而是站在环境的战略高度。
部长采访
2016年3月9日下午,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是否收取交通拥堵费,主体责任在城市,各地应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来制定政策。

2014年3月5日下午,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在人民大会堂北门大厅“部长通道”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关于交通拥堵问题,最主要还是通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对于拥堵收费,目前为止还没有做出一个比较完善的政策。
解读:时隔两年,部长关于“拥堵收费”的定调,是由“暂不出台”到“持积极态度”,这是一个强有力的“信号”。
限行措施
2016年3月3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了新的《关于实施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规定,自2016年4月11日至2017年4月9日,继续实施五日制交通限行措施,限行区域和时间均没有变化。

解读:五日制限行,即5个工作日每天限行2个尾号。如果“限行措施”和“拥堵收费”同时实施,“组合拳”规则的制定将会更为复杂,故推动“拥堵收费”至少会在2017年4月9日以后,甚至更以后。
交通年报
《2015年北京交通发展年报》中第12.3.5小节《交通拥堵收费政策研究》中描述,按照《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关于研究城市交通拥堵费征收方案的要求,根据北京实际情况研究提出了交通拥堵收费政策初步方案,具体内容包括收费目的、收费区域、收费时间、收费对象、收费价格、收费技术、缴费方式、收费机构、法律支撑、保障措施等。目前课题扔在研究论证中。
解读:2015年北京交通年报,应该是在2016年3月左右发布,至今不足3个月,现阶段交通拥堵收费政策的【初步方案】基本还是在研究论证中。

结合交通年报中关于“交通拥堵收费政策研究”的研究内容进行分类分析和推测。
收费区域
收费区域界定的规则,如果过于繁琐复杂,对于广大公众来说是很不便利的,初步可以判断应该以北京的某环线为界。目前,北京的主要环线为二环、三环、四环和五环,选择二环可能更为合理一点,或者北以三环为界、东西南以二环为界,在此基础上再做局部调整。

收费时间
伦敦收费时间:每周一至周五7:00-18:00,斯德哥尔摩收费时间:每周一至周五6:30-18:30,而新加坡收费时间仅为高峰时段。结合北京目前的限行措施,参照伦敦和斯德哥尔摩的模式可能性会更大一些,在此基础上再做局部调整。
收费价格
北京交通大学毛保华教授建议拥堵收费每天20-50元。在此基础上,需要对收费对象进行细分,特别是保护好“远郊区进入收费区域内且公共交通服务尚未完善”的驾车出行者利益,一部分反对声来自该群体。
收费技术
目前,国内高速公路主推5.8GHz DSRC技术,城区拥堵收费技术与其一致,将为出行者带来极大的便利。“ETC + 视频拍照识别”的组合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此外,收费车型分类,尽量与《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车型分类》和《收费公路联网收费技术要求》一致。

在对相关研究内容推测的基础上,建议拥堵收费要做好如下几点工作:
停车设施
拥堵收费政策的实施,会形成收费区域以内和收费区域以外两种截然不同的出行环境。需要增设收费区域周边的停车位数量,以及对应的停车场的引导标识和停车诱导设施等。
交通组织
收费区域内的公交组织,主要增设以收费区域边界往收费区域中心的接驳服务。而收费区域周围的交通组织,应关注收费区域外围路网交通流量的均衡分布。需要充分考虑因拥堵收费而产生的各类交通状况。
法律问题
东南大学顾大松教授建议:拥堵收费必须有法律依据,需要遵循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法定程序。此外,相关的收费设施和收费工具需要进行法定标定和检验。
宣传教育
每一项新政策的制定,都需要对公众进行一定的宣贯和教育。从科普开始,让每一位公众了解拥堵收费的工作原理,理解政府和决策部门收费的出发点。宣传教育的同时,需要积极倾听公众反馈的建议。
资金使用
拥堵收费所获得的资金,应尽量补贴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包括公交出行补贴、地铁建设、城市道路养护等。此外,系统自身的运维费用,应该严格控制,需要借鉴伦敦、新加坡等地的经验和教训。
以上是本人对于北京拥堵收费的一些拙见,望各位同行和朋友们多提宝贵意见,一起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好。
(陈希 上海市政总院 高级工程师)
啸谈:既然让我们提意见,那大家就一起来提提吧,呵呵…………嗯…………我提一点啊,如果实施拥堵收费,在收费区域周边增设停车泊位数量,这一点我不是很赞同啊。我觉得应该从远端就开始疏解,千万不能把换乘功能集中在收费边界附近,否则容易制造新的交通矛盾。作者你认为呢?或者你有其他的考虑?一起探讨探讨……
即日起,啸谈阡陌开通分答-付费语音问答项目,小伙伴们一起来玩一玩,看谁的提问被偷听的多哦,哈哈~(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

————————————
分享最新交通资讯
交流互动热点话题
关注啸谈阡陌
关注交通·科技·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