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昭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助理研究员
正确认识“客内货外”枢纽布局原则
“客内货外”是在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铁路)大发展和城市空间快速扩张背景下,为使各种对外交通方式在城市空间范围内更好地适应旅客中转换乘、货物高效集疏而提出来的枢纽布局原则,在当时背景下具有普遍适应性而被广泛接纳。然而在城市分散组团式发展迫切、城市配送井喷式增长的新时期,需认清其真正内涵,避免望文生义带来的规划误区。
一、“客内”布局原则的更新
(一)“客内”实为强调客运枢纽与人口和商业的紧密对接
伴随高铁大发展,铁路在中心城外围设站具有节省投资、加快实施、带动周边土地升值等优势,易受铁路部门和地方政府青睐,但却极易导致乘客市内出行时间过长。我国城市中心区基本都是各大城市的“老城区”,人口密度高、商业活动繁荣,“客内”实际是在这一背景下为强调客运枢纽设于城内以减少旅客市内出行距离、方便换乘市内交通、更好地服务城区商业而提出的。

(二)新时期客运枢纽应表现为“分层多点”的布局原则
我国高速铁路仍在快速发展,城际、市郊铁路正处在大发展的拐点,城市外围新城、卫星城的发展更加迫切。新时期,客运枢纽支撑中心城居民出行和商业繁荣的作用犹在,但在在城市外围亟须布局级别逊于中心城的对外枢纽,以支撑引导人口和商业集聚。高速、城际铁路需考虑在城市范围内的多站甚至分线规划,不再仅依靠其“点”的带动,更应强调其“面”的辐射。道路客运可借助“互联网+”大势,改变单一依靠客站的乘降模式,增大其辐射广度和深度。
二、“货外”布局原则的发展
(一)“货外”实为突出货运枢纽与产业、流通的高效衔接
随着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原处于城市内部的工业企业逐渐外迁,很多铁路货站、内河港区、物流园区等逐渐被城市商业包围,货运枢纽渐渐脱离货源地、干扰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外移必要愈发突出,而且是在电商快速崛起之前,城市配送需求并不十分密集频繁,城市内部货物中转需求极少,所以“货外”布局原则普遍适用。实际上,“货外”原则是突出货运枢纽紧邻工业企业分布区,便于城内-城外货物中转换装而提出的。

(二)新时期货运枢纽应合理采用“内密外疏”的分布形式
目前我国快递呈现持续井喷式的超高速发展,城市配送需求旺盛,然而各大城市几乎没有城市公共配送结点的规划布局,快递企业尽量减少结点设置以节省成本,并采用更快速的电动三轮车来增大辐射半径。新时期,各大城市须引导支持快递企业实施市内众多的共同配送点规划,做到“内密”。在当前铁路促投资稳增长而有利于货场建设背景下,强调铁路站场外迁时进入物流园区、靠近工业企业,挖掘专用线潜能,做到地处园区、紧邻产业、密接公路的合理“外疏”。
作者:刘昭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邮箱:zhaoranliu@126.com
即日起,啸谈阡陌开通分答-付费语音问答项目,小伙伴们一起来玩一玩,看谁的提问被偷听的多哦,哈哈~(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

————————————
分享最新交通资讯
交流互动热点话题
关注啸谈阡陌
关注交通·科技·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