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升级版意见征集结束
回想《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编制时,广泛征求了各方面意见建议,印制了近70万册的入户手册,发放到每家每户征求群众意见。现在,《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提出升级版思路之后,当年的场景再一次重现了——近一个月来,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为了最大程度地凝聚全社会共识,令规划更贴近民意,体现共同缔造的理念,市规划委牵头开展了一系列美丽厦门宣讲活动,并配合与本报联合开通的市民征集渠道,广泛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本次征集意见活动,可以说既具有广度,也有深度。”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征集活动中,分别由市规划委领导带队走进市人大、市政协、各区、市总工会、市总商会,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商界代表、基层工作人员、职工代表的意见,涵盖面较广。此外,市民态度积极踊跃,收集到的意见建议也不只局限于市民的房前屋后,而是从更高站位、全市角度为美丽厦门建设出谋划策,颇具含金量。
据悉,本次征集意见活动已经结束,所收集到的上千条宝贵意见建议都将作为修改、充实、完善《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有益参考,最终打造规划的升级版。下一步,修改完成的《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升级版将报请市委市政府审议。

关键词:以人为本
为“人的发展战略”做加法,让群众受益
在收集的意见当中,“以人为本”成为其中一项高频词,不少提出意见的市民认为,美丽厦门的共同缔造不仅仅是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更重要的是人的素质的提升,公民精神的培养,人的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市委副主委黄格成肯定了升级版中突出了“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但同时他也建议,可以再对该内容进行适度扩充,如贴近老百姓的需求,加强完善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的投入以及对“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的应对措施。市总商会的商界代表认为应在人才引进方面做些“加法”,根据行业细化人才标准,适当降低门槛,吸引人才流入。
而在市总工会的宣讲会上,职工代表则站在职工需求的角度,立足“以人为本”提出了一些意见。他们希望,《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升级版要更加贴近年轻职工和外来职工需求,解决其在厦生活的各种实际问题。此外,还应加强基层社区建设,强化基层服务力量,使得规划方案能运行到基层,使更多的群众受益。

关键词:产业升级
打造厦门制造与服务品牌,推动文化产业繁荣
《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十大行动计划”中的产业升级行动在升级版中得到了保留,各界代表对近年来我市在产业升级、产业转型方面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之余,还结合了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提出了一些新设想、新建议。
市政协委员、民进市委副主委赖妙宽就认为,我市在引入外地企业、发展总部经济的同时,也能引导和扶持本地企业的发展壮大,建议在产业升级行动中凸显支持本土企业发展的相关内容。而在其他的宣讲会上,还有代表认为,高新技术的创新应用方面要依托厦门的地缘、人缘、金融、旅游、信息等优势,重视“互联网+”在整合区域之间以及一带一路产业要素的特色作用,催生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区域分工以及城市的进化。
此外,还有一部分人关注文化产业。市人大代表张劲秋就认为,《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不光要突出“美丽”,还要突出“厦门”,要把属于老厦门、老闽南的城市记忆拾起来,千万不要把厦门自己的东西弄丢了。而与之观点不谋而合的,还有向市规划委发来邮件的市民丁运时,他在邮件中写道:“城市竞争表面上是经济竞争,但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只有让本土文化资源走向市场,形成产业,才能加强和巩固厦门作为文化丰厚地区的应有地位,才能让文化产业的繁荣成为美丽厦门建设的助推引擎。”

关键词:共同缔造
从民生入手,让居民获得幸福感
实施《美丽厦门战略规划》要从“小事”做起,从老百姓的房前屋后做起,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关注的实事,让广大市民共同参与美丽厦门建设。在收集的意见建议中,针对共同缔造如何继续在基层中开展,如何让居民感受到更多的幸福感,也是热议的方向之一。
市人大代表曾清华在提出建议前,特意征求了社区居民的意见,她认为《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修编,应该多从厦门人的幸福感、民生细节等进行提升。思明区中华街道镇海社区党委书记苏江圳也建议,为了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升级版还可以在如何转变政府职能、为群众办事提速增效方面做些延伸思考。
海沧区代表也认为《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提升可以从民生方面入手,多关注老百姓所关心的衣食住行、物业、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将城市管理落到从群众的需求出发。

(资料来源:厦门网,转载自厦门市规划委员会)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