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城市里一本正经地看日出?
微信公众号: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新一酱


摘录:根据日照时间和PM2.5,新一酱把城市划分为空气好晴天多的友好日出型城市,空气差晴天少的杀死日出型城市,空气时好时不好,晴天时多时不多的任性日出型城市,和没什么特别差也没什么特别好的路人型日出城市。
友好日出型城市
1、拉萨——日光日光,全是日光
拉萨市位于青藏高原的一个小盆地内,四面环山——无论望向哪条路的尽头都是山!山!山!因此,即使是热门日出观景点药王山观景台,也不能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那一刻,但由于它有无敌前景布达拉宫,所以仍然是众多旅游人的首选。
拉萨城区中的建筑物不会超过布达拉宫的高度,拉萨最晚的日出时间在1月16日8点51分,但布达拉宫要9点才开始接待游客。不过看不到日出,欣赏朝霞余韵也不错。

图|拉萨色拉寺日出
在城市里找一个面朝东方的顶楼,也能看到日出。如果想要俯瞰整个拉萨城区,色拉寺的后山是不错的选择。不过要注意,夏季的时候,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会被色拉寺东北方向的山挡住,等到太阳升出山顶,阳光已经变得刺眼。
同样在夏季,日出方向和拉萨河在香嘎村附近的流向相同,河流较低的海拔不会对日出产生遮挡,川藏公路同昌加油站附近的一处缺口可以通向拉萨河岸边,在那里静候日出,能够看到初升的太阳照在拉萨河上的景象。
2、昆明——不仅空气清新,冬天也像春天
昆明全年日照时间排在全国第六,春季的日照时间最长,夏季反而最短。昆明7月的平均气温19.9°C,1月平均气温8.1°C,四季如春。翠湖公园在昆明市中心的地方,每到冬季都会迎接来昆明过冬的西伯利亚海鸥。这时候,最晚的日出时间在1月13日早上7点55分。
看着日出,逗逗海鸥,自然是极好的。不过,由于翠湖公园附近没有开放的高地,爬树看日出不失为一个有趣的选择。怎么爬?欢迎回顾新一酱往期《如何正确地爬树》哈哈哈(请戳“阅读原文”)。

图|昆明翠湖日出
不会爬树但是会爬山?昆明市有个滇池,滇池旁有座西山,爬上西山就可以看到日出。西山上不仅能够欣赏到日照滇池,还能俯瞰昆明市区。
昆明市内穿金路在与凤凰巷相交之后,一路向东北方延伸约五公里。想起之前新一酱算出的视线距离了么?也就是说,在夏季的某一天,你能在昆明看到太阳从路口升起。

图|昆明西山日出
杀死日出型城市
1、石家庄——没有大太阳,没有好空气
石家庄地处平原内陆,作为一年四季PM2.5都是全国之最的城市,日照时间也不怎么乐观——平均每天4.34个小时,排在倒数第七。如果你在石家庄等到了大晴天,不要犹豫,赶紧出门看日出!
石家庄路网比较友善,市内平东路、中山东路、裕华东路都向正东方延伸,在春分、秋分两日,都算是不错的日出地点——比如中山东路在河北博物馆一段的人行天桥,就是朴素的城市观景台。
城市西北方的水上公园,提供了一片开阔地带。夏季,从公园南部的烟雨楼西边,静候东北方的日出,开启崭新的一天!公园春夏两季,早上五点半开放。以2016年为例,日出时间在4月27日之后就早于五点半了,想等日出的朋友们要趁早。

图|石家庄水上公园日出
2、成都——盆地里全是云和霾
成都市坐落于四川盆地内的成都平原内,季候温和,难有大风大雨等极端气候。所以有吹不走阴云,囤的了雾霾;加上地势平坦,一眼望去除了楼还是楼;没有大江大河,城东北的沙河最宽处仅55米。
城市中的道路多是东南走向,例如蜀都大道、东大街、新华大道,在冬春季节,日出东南,这些大道都可以为迎接朝阳的地方。蜀都大道在春熙路一段,有一个过街天桥,可以望向城市东南,视野也算开阔,作推荐参考。
在城南,小天竺街、致民路附近东南流向的府南河可以算作另一处观日出点,但是河道略窄,流向也未十分一致,能看见太阳从河对岸的建筑物上升起已经算不错了。

图|成都市区日出
任性日出型城市
北京——日照时间不少,但出门一定要算准日子
虽然北京的PM2.5浓度在各个季节都位居前列,但是它的日照时间并不少,在春冬两季还能进入中国前十。如果哪天北京恰好刮了大风,那看日出的机会就来了。
天安门广场在南,天安门在北,它们之间的长安街是北京重要的东西轴线。街道宽阔,视野开阔,挑个日出方向正东的日子,站在长安街大大方方地看日出吧。

图|北京长安街日出
景山公园里的万春亭也是不错的去处,向南可以俯瞰整个故宫,自然也能看到太阳逐渐照亮紫禁城的殿顶。在北海公园,白塔会挡住太阳,等待太阳从白塔后方升起应该是不错的体验。
这两个公园看日出的不足之处在于,公园的开放时间都在早晨六点半之后。从你看这篇文章的此刻倒推一年,只有从去年10月21日到今年3月11日的近5个月时间,北京的日出时间才晚于六点半。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何每年元旦之时,许多人会带着“长枪短炮”,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蹲在景山公园守日出。

图|北京景山公园日出
如果想在夏季既看日出又看故宫,请去故宫西北侧的角楼。虽说角楼快被拍到烂大街,但自己拍的和别人拍的还是不一样。
路人型日出城市
1、上海:黄浦江边东方明珠正对面;一路向东滴水湖!

图|上海黄浦江边日出

图|上海滴水湖日出
2、杭州:西湖岸边宝石山顶蛤蟆峰!

图|杭州西湖日出
3、哈尔滨:松北大道跨河段!

图|哈尔滨松花江日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作者,新一酱。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内容:

最近热炒的“巴铁”是怎么回事:科技创新?还是一场南柯梦?
2016-05-28 顾啸涛 市政厅
摘录:“立体快巴”在2010年曾在互联网上被热炒,消失多年之后,最近改头换面,换了个“巴铁”的名字,又开始被各种媒体、自媒体热传,其中甚至包括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等。据称,今年8月初第一辆巴铁模型验证车将在秦皇岛市进行试运行。
这让我非常诧异。我一直以为,这个空想出的概念,早就被证明不可行,从而销声匿迹。没想到,它打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旗号,又一次卷土重来了。难道,是已经论证可行了吗?
摘录:

......
1、车辆自身限高问题
2、下方限高问题
3、动力驱动问题
......
摘录:此外,还有很多问题。比如噪声、安全等等,也都没有测评结果。我们看到和听到的,只是一个概念,以及像玩具一样的模型。对这些问题,知乎等网站、一些新闻评论中,都提出过分析和质疑。这里我就不再一一重复去说了。
“巴铁”不仅技术上存在许多值得怀疑的地方,其设计理念上也与很多交通规划研究相去甚远。
一是这种放弃自身路权、建立在不影响小汽车通行前提下的公共交通系统,是以牺牲公交乘客的便捷性(乘车还要爬上爬下)来维持小汽车的运行水平的一种手段,本质上是鼓励小汽车发展,对公交优先发展政策是伤害;
二是道路建设条件苛刻,容易导致满足建设条件的道路没客流,而有客流需求的走廊上建设不了的情况,这将大大影响能“容纳1200-1400名乘客”的所谓“巴铁”的实际运行效率。
有创造精神是可贵的,创新也是要鼓励的。“巴铁”的概念,还是有能给人启发的地方,例如,如何充分利用道路立体空间,增强通道运输能力。
另外,现阶段技术不太可行,未来却难说。也许,无人驾驶全面普及后,上述问题也能解决?
但关键在于,任何一个产品从无到有,都需要一点点积累,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脱离实际。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内容:

【SEA-Hi!论坛】陈建邦:活力街道 离我们有多远?
2016-05-28 上海2040
2005年,我们对大学路进行设计,建好是2006年,距今正好十年。它当时不算成功,定位对了也不一定成功,还要经营。

大学路,位于杨浦区创智天地。它是一条新的街,我们希望可以将高知人群的生活、居住、工作等活动聚集在这里。
我们按照这个定位来打造这条街的断面,确保其适宜的人行道尺度以及高贴线率。
因此,观察现在的大学路,可以看到其功能是特殊的、多样混合的、可变的。一层有一些小店、喝茶的地方,上面是住的,前面是小型的办公楼,后面是住宅。
而道路,跟广场一样,则成为公共空间的一种。
街道的每一小段上要有一个小的广场,要发挥它更多的功能,让它多元化。
另外,我们跟区政府联手,对街道景观设计进行改进,并联合制定《大学路商业管理规范》,设置外摆位,同时管理和经营农夫市集及节日排队,深受社区喜爱。
如今,大学路的活力已渗透于整个创智天地开放街区之中。

关于街区商业和shoppingmall(商业综合体)的关系。从世界上看,某种程度上shopping mall这种内向的生意,对城市不一定好,因为它会把原来在街区里享受的人群,逆向地去购物中心享受。
比如美国的一个城市病,就是很多小城镇本来都有一条小商业街,之后因为旁边建了沃尔玛,人就走了,所有人都去沃尔玛喝咖啡了。
但是上海这个地方,我个人感觉可以并存,因为它是一个超大的城市。当然shopping mall的设计,我希望不单是内向的,还应该是外向的,这样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如果设计上做一点调整的话,街区的生意跟shopping mall是可以并存的。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内容:


为减轻大家阅读负担,
仅选择本期日报三篇,
如果你是重度信息爱好者,
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其余文章。
■ 1、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合肥何以成最大黑马?
集全省之力打造合肥,只是把房价拉高?


■ 2、一百多年前的广州何以被上海取代?
对近代上海发展影响最大的,一是宁波人,二是广东人


■ 3、184. 实习的走与留
该走还是该留?欢迎走进本期的“实习的困惑”


■ 4、第一款针对城市规划人的APP
自安卓版(http://caup.net/app)上线以来,苹果商店可以搜索到国匠城APP了。如果你是苹果手机,可以搜“国匠城”试试看。
国匠城:城市规划者、城市研究者、城市管理者、城市关注者的专业线上社群,第一款针对城市规划人的APP应用程序。

国匠城为独立机构,专业第三方
合作邮箱: admin@caup.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