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影之间01:《疯狂动物城》
城影之间02:《荒野猎人》
城影之间03:《正义黎明》
城影之间04:《神战-权力之眼》
城影之间05:《火锅英雄》
城影之间06:《奇幻森林》
城影之间07:《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
城影之间08:《美国队长3》
城影之间09:技术与财富,哪个才是抵达永生的奇点
作者:黄璐(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未来某一天到达某个奇点后,人工智能的智慧将超越人类。而人类的思想也可以上传到机器中,实现永生。” 谷歌未来学家、电脑科学家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曾这样描述过不久的未来。影片《幻体:续命游戏》同样也在描述一个可以上传思想的人类未来。不同的是,雷?库兹韦尔提到的是,思想要上传到机器中,而电影里是上传到另一个生物活体之中。

“借尸还魂”是人类为了获得永生走过最长的套路。
这部电影也不例外。一个建筑地产大亨风烛残年之际,悟到了小沈阳的那句“人死了钱没花完”的痛苦与悲催,于是他找到了一个秘密实验室,花了2.5亿美金,抛弃了那副受困于癌症痛苦的破败皮囊,把自己思想意识上传到了一个活体之中。
在这里,人脑类似电脑,有硬盘有操作系统。新的硬盘风华正茂、好是甚好,却是二手货——肉体原主人的记忆全都在。
这就像是原有的操作系统根本没办法完全格式化,必须通过药物来控制路径,不然一不小心就进错到原操作系统了。结果自然也是,“鸠占鹊巢”的入侵者终究逃不脱受道德谴责的宿命。土豪大亨也还选择物归原主。

影片中最大的亮点并不是这个大亨续命的故事,而是在他周围的世界里隐藏着的很多人都已经是经过“续命”的物种。
思想虽仍在,只是朱颜改。
想象一下有一个这样的世界:如果你对自己的肉身不满意,你可以随时“升级”——“杀掉”自己,换一副更为年轻皮囊。
肉体的供求双方是年老的权贵以及年轻的穷人,他们所交易的是一种叫作“永生”的东西。前者不死的欲望成为后者丧命的噩梦。
相比细思极恐的电影世界,现实世界里则是一派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气象。
人类追逐的长生不老似乎已经到了梦想成真的前夜。“全球未来2045国际大会”所发起的“2045行动”就是直接剑指“永生”,超100名科学家们集体为“永生”站台,激扬文字向全世界描摹一幅人类永垂不朽的蓝图——纳米机器人修复和取代细胞、组织和器官,逆转老化的过程;大脑能在生命结束前转换为数位存储,成为“云大脑”;创造一种功能完善的、全息的人类替身,并配有人工大脑,你的所有意识、情绪、记忆都被保存……
现实远比科幻电影走得更不可思议,未来的美好让我们恨不得欢欣鼓舞地大叫“愿全世界的每个人都能永垂不朽!”

姑且不论全息的身体算不算身体,也不论“我思故我在”是否就代表着活着。就算活到了2045,是否就能跨入永生的神界?
获得永生不是来源于一次佛光普照,更多的像是需要财富与权力的深度发酵。

本来于我们所有人而言,死亡是每个人都逃不脱的结局,是人生中唯一最能肯定的事情。
即便,财富与权力的不平等已经在城市生活的各个层面发酵。
医疗资源的利用倾向越来越有利于富人,有钱人可以享用最好的医疗资源,可以哈佛医生,可以百万美元的医疗服务。
而普通民众则会在夜深人静的夜里焦躁不安地望着几百个人的排号发朋友圈自嘲,又或是战战兢兢地问医生“没有医保,能不能用便宜点的药?”。
即便医疗再不公平,用钱来延续生命,用钱来购买健康,也没有人能逃离“百年”的结局。
这是自然规律所设定的平等的底线。而一旦永生有了可能,这种底线就会坍塌,平等就会被打破。
刘慈欣所说的,“人类在财富和权力地位方面的不平等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但人类在死亡面前的不平等却是人与神间的差异。”

电影里,2.5亿美金就可以买来一次重生。而在现实的未来,我们需要用什么价码购买永生,即便那不过是一个存有你思想的硬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