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位于山东省的东南部,素有“齐鲁襟喉、徐淮锁钥”之称。2014年临沂市户籍人口为1100万人,是山东省人口第一大市。临沂商贸物流业发达,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商贸、物流、会展和商品集散中心,有“南义乌北临沂”的美誉。2000年以后,中国进入高速铁路时代,作为山东省人口第一大市的南部门户城市迫切需求高速铁路的建设。随着鲁南高铁的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而规划的“天潍临高铁”也将从临沂通过,2015年底临沂被国家铁路总公司列入继济南、青岛之后山东省第3个国家铁路枢纽建设的行列中。临沂国家高铁枢纽的建设将使临沂融入京津冀和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3—4小时经济圈的一体化发展中,将推动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和城市空间的拓展。
一、现状条件与特征
通过对规划区现状的认识和梳理,本次规划的高铁片区具有4大特征:
1、区位: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性地区
规划高铁片区位于中心城区北部,规划面积为184平方公里。从现状城市空间布局发展特征来看,在中心城区的东部和西部以工业产业园区为主,南部是煤矿采空区,制约了城市空间的优化和拓展,因此北部的规划地区是城市未来空间发展的重点方向,应该说是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性地区。
2、空间:城乡发展的交织地区
规划高铁片区包括紧邻中心城区北部的3个镇,有111个村庄,规划场地的中部和东北部分布有大量的基本农田,是典型的城乡发展的交织地区。
3、资源:生态优良的高品质发展的潜力地区
规划区东临沂河、西临祊河,场地内有柳青河、孝河、鸭蛋沟、韩村河、郝埠河、龙王河、花园干渠等大小支流。同时,在规划区和周边地区有地热资源、茶山风景旅游区、临沂影视城、中丘城遗址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时代,该地区是城市生态优良高品质发展的潜力地区。
4、产业:以食品、板材加工为主,农业为辅的多元产业地区
目前规划区内的产业以乡镇工业为主,产业类型主要为食品加工、板材粗加工为主,工业产业发展集聚性不强,并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而农业产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现代农业发展不足。
二、发展定位
通过对区域发展格局和自身发展条件的分析,规划高铁片区的发展定位为“山东省综合交通枢纽之一、以现代服务业为引领的绿色产业集聚区、城乡融合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三、发展策略
立足三大发展定位,如何实现该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我们在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1、空间一体化发展策略
以现状空间特征为基础,将规划区划分为生态、农业和城镇三大空间。对于生态空间,通过对规划区内河流、水系等生态要素的保护,构建安全生态格局;对于农业空间,采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促进观光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对于城镇空间,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理念,引入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理念,建设新型城镇。
2、产业一体化发展策略
结合规划区内现状产业的发展特征和基础,对接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引领、三产融合的绿色产业体系。构建以服务贸易中心、科技研发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康体疗养基地为主导方向的现代服务业,以精细食品加工、板材绿色加工示范园和现代物流园为主导方向的现代加工与物流业,以休闲农业和生态农业为发展方向的现代农业。
3、交通一体化发展策略
以高铁站为核心,通过建设高效率的区域交通系统,通达、有序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覆盖城乡的公共交通系统,舒适、宜人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高效绿色交通体系,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地区。

城市空间发展

村庄发展模式

模式图

用地规划图
本文作者:王磊 倪剑 张又天 禹婧,出自《城市规划通讯》2016年第9期“中规院专栏”.责任编辑 马赤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