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智慧案例 如何融汇本地特色与TOD开发理念
分类
(编号:1116)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6-05-27 00:26:05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智慧城市日本名家谈”系列连载,由中国城市中心与日本日建设计联合推出,每期邀请日本智慧城市专家,就日本智慧城市建设进行解读分析,以体现出原汁原味的日本式智慧城市的实现方法,以飨读者。
本期主题
发挥苏州特色的建筑与TOD开发
特邀嘉宾
日建设计综合研究所理事 山村真司博士
位于江苏南部的古城苏州,因京杭大运河而成为万商云集的繁华古城、东方水都。历史悠久的苏州古城,时至今日依旧水路纵横交错,明朝年间的瓦片屋顶街道随处可见。苏州以丝绸、刺绣、金银玉器加工等传统产业闻名于世的同时,做为经济产业城市与上海、杭州支撑起了飞速发展的华东经济圏。
由新加坡政府开发商与苏州市政府合作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区项目是苏州市正在大力推进的大规模城市开发项目,其中「苏州现代传媒广场」与「苏州中心」两个项目尤为引人注目。
「苏州现代传媒广场」以两栋高层塔楼相对的独特造型,在竣工前就已成为该地区的地标性建筑。
<图片1>苏州现代传媒广场具有象征性意义的天际轮廓线。
<图片2>华灯初上的建筑外观也别具特色(示意图)。
尊重当地文化并将其融入建筑之中
「苏州现代传媒广场」是以江苏省内最大的影像制作公司总部大楼及其演播室为主,由办公?商业?酒店?酒店式公寓?公共广场所构成的综合性传媒设施,两栋成L形的塔楼,其外墙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苏州黛瓦,并在凹凸部分设置了自然通风口。
<图片3、4>以苏州特有的黛瓦为设计主题。
「在充分利用环保技术的同时,把苏州独特的历史文化融入建筑各处。」日建设计资深建筑师宫川浩先生说。
两栋塔楼间设有多功能广场,精致的玻璃屋顶似自上方包裹住广场,呈曲线状覆盖在广场上空,彷若半透明的丝绸优雅舒缓地悬挂在两杆之间。
「丝绸是苏州的传统特产。我们在设计建筑规划城市时,并非只单纯注重效率,而是秉承在尊重当地历史与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独特个性优势这一信条。」
<图片5、6>各处均以不同的形式采用了苏州的传统意匠。
公共空间营造繁华氛围
宽40米、长200米的传媒广场是用于举办活动、展览等各种用途的半室外多功能广场。
「如何将两栋楼间的空间作为公共空间向公众开放、并将其打造成市民喜闻乐见的场所,我们为此进行了多方探讨。」宫川先生说到。
目标就是将其打造为民众交流与活动的平台进而营造繁华的人性化公共空间。「事实上,公共空间不但激发了城市活力,还提升了整个城市的价值。」
<图片7>多功能广场上空丝绸造型的玻璃屋顶(示意图)
。
开发的关键在于TOD
日建设计还承担了苏州工业园区CBD地区核心项目「苏州中心」的整体规划设计。这是一个在地下对多个街区进行一体化规划的同时,高密度地集成了各种用途设施的新城规划项目。包含道路、河流等市政基础设施在内的街区整体规划外,日建还承担了七栋高层建筑的设计。
「总建筑面积超过110万平方米,是日建设计史上规模最大的项目。我们希望将湖畔公园的绿地以原生态的形式引入地块,打造一个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城市空间。」日建设计执行董事与日建设计(上海)CEO陆钟骁先生说。
<图片8>「苏州中心」全景(示意图)。
苏州中心最大的特点就是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 即公共交通指向型开发)。
本项目在地下与苏州市规划建设中的两条地铁线的车站直接相连。今后还计划与机动车中心的交通网连成一体。各街区的地下以环形道路相连,修建了5000多个车位的停车场。
本项目还通过设置地下通道,以此尽可能的减少对地上交通的影响,从而实现向步行者开放的道路空间。
此外,还设置了大巴总站,做为人来人往的交通节点。
「购物中心的中庭直通地铁站,与交通设施间不设障碍这一点与日本TOD项目的想法是一致的。」陆先生说。
人流的聚集移动会给城市带来勃勃生机,而TOD正是解决这一课题的最佳方式。
<图片9>35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示意图)。
<图片10>中庭直接连接到地铁站(示意图)。
<图片11>宫川浩先生现任日建设计资深建筑师、ASEAN?东亚部门代表,其专业为建筑设计,自2002年起开始负责中国项目。代表作品包括北京电视中心(2008年)、广州图书馆(2012年)、苏州电视台Modern MediaPlaza(2016年)等优秀建筑。
<图片12>陆钟骁先生现任日建设计执行董事与设计部门代表,同时还兼任日建设计(上海)的CEO,曾主持参与了「上海中国银行大厦」(2000年)、「上海花旗集团大厦」(2005年)等众多优秀项目,并多次荣获建筑大奖,在日中两国以车站为中心的TOD开发领域享有盛誉。
本文来源:中国城市中心
有趣、有料、有品
来自国家发改委的年轻人为你精心挑选的
城市政经观察
定期组织线下活动
福利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