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疯狂动物城》城市化问题留言精选
国匠城 规划日报
自上期发布了“从《疯狂动物城》发现城市化问题”之后,得到了大家的留言,留言精彩,摘录入下:
焯钧:
我看到的阶层的流动不灵活依旧存在,城市与农村对彼此的观念仍旧停留在我们现实所在的阶段。
朱迪可以作为进城农民的代表,憧憬美好的生活。狐狸则是城市底层群体的代表,游走在各阶层间。
最后的2个屌丝逆袭成功也证明这部片是推崇阶级流动(也就是说现实的阶级固话问题挺大的)。
即便是不再存在农村了,完全城市化了,但在城市内部的阶层中仍然会有像农村一样落后的庞大的边缘阶层。也就是所谓的底层。
城市规划的有效固然可以通过利益科学划分缓解阶级矛盾,降低阶层之间的差距,但阶级流动的根源来自阶级斗争,一旦规模扩大就会造成改革甚至革命。
这部电影中,我看到是革命,是颠覆。假如我们在颠覆了,就会变得混乱,那外面的人就有机可乘了。
这都是套路啊(哦,我是大三人文地理城规的)
任俊:
我看到的是资源的不平等占有和消费。
1.大象冰激凌店的一根冰棒融化后足够上百个豚鼠消费。狐狸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作为占有资源和话语权的寡头和被动弱势的消费者之间的掮客。
2.大象傲慢而无理,身为商家却声称有权选择和拒绝顾客。豚鼠无力一次购买如此大的冰棒而且显然并没有更适合他们购买力的小冰棒在公开市场上可以轻易的购买得到。身为狐狸,他连购买冰棒的资格都没有,大象的态度是漠视和敌意,嫌麻烦。店大欺客。
3.对应在现实中,狐狸如租赁房屋,改造成群租房获取收益的二房东。豚鼠是大城市蚁族。大象是。。。
4.我认为狐狸们的存在对动物城有其合理性。资源占有者无视甚至排斥城市底层工作者,忽视他们的需求,只在乎高端需求的大顾客们,好大喜功,讲求排场。这不利于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优化配置。
5.从政策上讲,李总理关于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讲话展示了新时期战略上的高瞻远瞩。
“哎?我好像是学规划的大二学生?”
阳:
在大象卖冰淇淋那段一方面可以看出大象歧视狐狸不卖他冰淇淋却卖给其他动物冰淇淋,以及在尼克小时候被其他动物侮辱歧视,是不是可以看做目前社会工作中,学习中存在一些出身歧视,而缺少给予出身水平较低的人的一种机会。
另外,尼克买大冰淇淋十五块,然后分成许多两块卖给豚鼠,是否可以看做资源的整体供给与零散消耗关系。
在兔子当交警时,其高效的管理处罚系统也是对城市交通顺畅的一大原因,而且当兔子自己的车超时停车,也毫不犹豫的给自己罚单,也可以想象出在城市管理时需要公正严肃性。
噢,我也是大三人文地理与城规的。




蜕变中的乡村,究竟怎样完善才最宜居?
2016-05-23 微信公众号 新土地规划人
来源:文/图综合自北京泛华志达规划设计院、网络;新土地规划人 整理编辑
摘录:国外乡村社区建设经验

在城镇化发展充分的国家,乡村社区的早期规划建设都已基本完成,乡村公共配套设施比较完善,城乡生活差距缩小,随着规划发展,其生态环境也已提升并进入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让我们看看其他国家是怎么建设乡村社区的。

美国的乡村社区非常重视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公用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例如,在一些人口很少的小型乡村,可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相对较少,导致道路级别不完善、硬化率较低,相关的交通设施及供水、供电等设施建设也并不完善。但是,在生态保护理念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这些乡村社区除了个别家庭建有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外,一般都会建有小型的污水处理厂,可移动式的卫生间以及进行分类收集的垃圾点和处理设施,原则上也都会设有消防站和消防栓,此类设施大多是由家庭公司或地方政府委托专业公司运行管理。
另外,美国在制定的乡村规划中,积极通过形态、美学、社会等方面引导保护乡村特征,尽量减少对原有面貌的改变。各层面规划建设方案也都力求减少对原生态动植物和景观的影响,将建设项目与环境协调发展作为首要原则,并根据地形、植被、防洪等要求引导或限制建设项目开发。同时,规划方案还在充分尊重原住民生产、生活习惯的基础上,完善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市政基础设施,延续原有的亚文化特征。总之,美国的乡村社区规划更重视生态环境的相容及对当地文化的良好支撑,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德国乡村社区建设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二战后初期,集中完善了乡村基础设施,提高了乡村生活水平,但同时也破坏了乡村的原有风貌;及至20世纪70年代,面对乡村社区环境与建设的矛盾,德国政府修订了《土地整理法》,要求乡村社区规划建设必须关注原有的生态环境和既有建筑,延续自身特色;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德国乡村规划建设中,要求对生态、文化、经济与旅游等价值综合考量。
与此相呼应,德国自1961年以来,每三年举办一次联邦级乡村规划建设竞赛,迄今已有54年。竞赛主题由1961年的“我们的乡村应更美”,到如今的“我们的乡村有未来”,主要是引导乡村社区居民自发性地改善生活质量,利用特有的资源条件,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建筑风格、绿色生态环保以及社区景观塑造等层面进行规划设计与建设。
总体而言,德国乡村社区的规划建设,从二战后美化家园的整治需求,已转向环境保护、生态保育与世代承传的可持续发展线。正如德国学者兰彻特?威廉所说:“农村社区更新时,必须将村庄的生态环境包含在内。村庄与周围生态环境如同蛋黄与蛋白的关系;没有蛋白就成不了荷包蛋,而难以引起饥饿者的食欲。”


韩国作为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自现代化建设初期,政府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繁荣乡村经济、改进乡村生活质量,就相继制定了“农业竞争力提高政策”“乡村生活质量改善政策”等政策措施,如地区社会开发规划(1958年)、示范乡村建设规划(1960年)和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新村运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韩国又推出了全面的农村环境补贴政策,通过直接给乡村社区建设发放补贴来保护生态环境敏感地区,进而引领乡村居民支持乡村环境保护。2000年以后,乡村社区规划建设的法制化程度进一步深化,明确了以住宅、道路改善为主的规划建设,必须以保护乡村环境、生态以及文化景观等为基础。
韩国通过连续的乡村规划发展政策,完成了乡村社区道路改造、桥梁架设、市政基础设施配套等建设工作。特别是为了维护乡村的特色生态系统,相关部门结合韩国乡村居民居住分散、地形变化大等特点,利用乡村原有的沟渠、洼塘拓建为生态湿地,并与农田相串连,积极研发并推行实施了一种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组织乡村社区生活污水集中排放,污水经湿地过滤处理后用来灌溉稻田等农作物,达到水资源充分利用与净化的目的。这套系统几乎不需辅助能源,维护成本也较低,目前,韩国乡村社区生活污水有一半以上能够得到有效处理,大大改善了乡村的生态环境。


上世纪50年代,日本面对日趋严重的农业耕地废弃等问题,为了强化市町村的作用,中央政府推行了“(昭和)市町村大合并”运动。经过合并,市町村数量减少到原来的约1/3,平均人口则翻了一番,以此为基础,政府进一步平衡了城乡的发展,促进了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又规划实施了“乡村综合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延续至今,包括道路整治、完善给排水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内容,并于不同阶段设立了不同的建设主题。
与此同时,日本自1975年开始增强对乡村生态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政府有针对性的制定了环保补贴政策,通过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对“土壤改良、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有机农业”等环保型农业生产模式给予政策、资金上的鼓励。日本政府还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在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上的作用,拨出大量资金投入到研发中,掌握了许多高水平的环境综合保护技术,如通过控制水稻生长中期排水晒田10-15天以抑制甲烷产生量的低碳农业技术,转换太阳能、水能、风能为电能、高效开发利用生物燃料的乡村绿色能源技术等。此外,政府也很重视发挥基层村民自组织在生态环保中的作用,许多乡村成立了各种协会,越来越多的村民自发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新土地规划人





■ 1、孙不熟答问:哪些城市的房子值得入手?
一线城市的房价,基本是紧跟国运的。


■ 2、香港社会怎么了: 一个久居香港的北京人的看法(2)
一个人均GDP五万美元水平的社会,一般百姓更关心的,是社会的公平、生活质量,包括环境、安全、教育质量的改善。至于很多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可能需要整个社会来确立一个共识,特别是在香港这样开放的社会中。


■ 3、杨保军:新时期城市工作的价值取向
未来中国城市工作怎样谋篇布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城市工作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指明了今后城市发展的正确方向。从价值取向看,主要体现了四个特点。


■ 4、“加强城市规划工作”协商座谈会丨提升城市规划水平 让群众生活更美好
5月19日,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专门就此问题协商座谈。


■ 5、央广网说让停车位立体起来,更呼吁“平改立”别再那么难
央广网北京5月22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停车问题日益成为了困扰


■ 6、“媒体+”2016清华同衡学术周,感恩有您!
在刚刚过去的2016清华同衡学术周,不仅有各路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谋城市美好未来,还得到了各界媒体的广泛参与。


■ 7、【PD】“景村融合”理念下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路径
“景村融合”理念下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路径


■ 8、市规划委主任由欣:加强规划改革 推进多规合一工作 【第70期】
市规划委主任由欣:加强规划改革,推进多规合一工作


■ 9、规划日报143:大二学生从《疯狂动物城》发现城市化问题
本文背景:这是来自中央财经大学城市管理专业二年级学生课程作业的文章,作者陈亮君。陈亮君从疯狂动物城出发,思索


■ 10、【同衡学术】面向应用的总体城市设计探索与实践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总体城市设计应进一步面向城市营造,加强城市认知价值观的提取和延续。


■ 11、果说电台|求人不如求己
遇到不太容易解决的问题,你更倾向于自己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还是会向他人求助?


■ 12、在美国就医与中国有哪些不同?
美国医院能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但预约等候时间却比较长


■ 13、危机之后是煎熬:一个中国三线城市的样本!
如今快2年过去了,北上广深的楼市在政策的“春风”下在逐渐回暖,三四五线城市去库存的“号角”再次吹响,但我们仍不应忘记曾经那些跑路的楼盘、消逝的融资,毕竟房子和每一个人一生都脱不了关系。


■ 14、【科研创新 · 社区】社会学视角下的社区商业空间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都市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变迁,原先计划经济时代的生产性、政治性空间被转化为消费性、市场化空间。


■ 15、【SEA-Hi!论坛】与汤舸一起用“大数据”聊聊在上海约会的“小八卦”
上海的高富帅在哪里出没?上海哪里的咖啡店最多?上海居民买买买有些什么秘籍?透过大数据,我们一不小心发现了关于这座城市的秘密……


■ 16、城市化头条一周热点(5.15-5.21)
城市化一周热点(5.15—5.21)重磅来袭!从“时事热点”到名家“观点理论”,拓展视野,学会应用!让您掌握城市化最新动态!


■ 17、【创新论坛】城市用地分类——从深圳实践到理论构想
第5届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 创新论坛:城市设计与文化传承 -城市用地分类是城市规划的基础、核心工具


■ 18、【论文速递】何丹等:工业社区——大都市地区近郊村庄生存发展模式初探
虽然以村庄为载体的工业社区因共同意识有待加强、社会互动有待发展而处于雏形阶段,但其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经济发展共同体,用实践证明了其作为大都市近郊村庄生存发展模式的可行性。原文载于《城市问题》2016年第4期,作者:何丹,韩小爽,唐露园。


■ 19、3人车间|你只需要停完车,剩下的交给我们
一切新人报到不给"真"福利的,都是耍流氓。


■ 20、蜕变中的乡村,究竟怎样完善才最宜居?
乡村社区建设是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转型期后备受关注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明确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


■ 21、【景观】@景观设计师,你的分析图该提高一下逼格了
原创整理:景观周ID:Landscape-zhou注:图片来源网络,仅为分享。转自景观周(微信ID:Land


■ 22、【品质提升】《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线上问卷调查
结合《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编制工作,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团队,开展本次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线上问卷调查。


■ 23、【科研创新 · 社区】社区文化规划——基于社区文化设施及文化空间的研究
选题意义: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的氛围、活力、创造力、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

■ 24、【创新论坛】人性化导向的中心区营造——基于前海新区业态需求调查的思考
邱凯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1. 反思:国内主要CBD 规划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以国内较为成功的陆家嘴


■ 25、【建筑】中国味道
来自:无非建筑(微信ID:OnlyArch)本文已获授权转载- END -


■ 26、新闻 | 工作会议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类中心2016年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
2016年5月18日下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类中心2016年联席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详情见正文。


■ 27、【科研创新 · 社区】社区规划中的居住空间分异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课题题目:项目负责人:关键词:课题类型和来源:同济大学高密度区域智能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

■ 28、【建筑】世界30座顶级建筑美轮美奂令人叹服
近日,30座建筑物被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的RIBA国际奖提名。提名名单罗列了从越南幼儿园到土耳其清


■ 29、建筑日报143:据说昨日建筑圈更新了33篇文章
据说昨日建筑圈更新了33篇文章


■ 30、【学生论坛】西安鼓楼回族聚居区结构形态演化探究
本文以回坊的发展历程为研究脉络,在历史的图景中解读了回坊的形成机制及其结构形态的演进过程,以期以史为鉴,为城市老旧街区的未来发展寻求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 31、【专家点评】《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升级版系列报道
近日,《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升级版提交专家研讨会,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肯定和热烈讨论。


■ 32、【资讯】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建言“加强城市规划工作”
海绵系列新书推荐:《海绵公园》本书由A24 景观设计公司的创始人兼执行董事 斯特凡·罗贝尔(德)编写,囊括了


■ 33、【新闻资讯】学会资讯及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学会资讯及行业资讯


■ 34、新闻 | 工作会议 | 2016年度第二次WHITRAP三中心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2016年5月18日上午, 2016年度第二次亚太遗产中心三中心工作会议在北京大学召开。详情见正文。


■ 35、【城·思考】杭州“工业兴市”的实践
经过十多年的坚持和发展,2014年杭州市工业总产值首超一万亿,形成了传统工业得到优化,新型重化工业适度扩张,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生力军”良好局面。杭州的“工业兴市”战略优化了杭州的产业机构体系。


■ 36、【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快来为美丽厦门出谋献策吧!!
规划委于5月4日—6月3日在厦门规划委员会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开展《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意见征集,广泛征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


■ 37、【碎片32】两河流域的古城
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1万年前,最早由苏美尔人创造的文明经过了8000年的雨露滋润、风火侵蚀,最终在公元前4世纪时终止。但它并没有死亡,而是与另外一个文明融合了在一起,并在其中继续生长和延续。让我们一起追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辉煌往事……


■ 38、林深靖 | 知識分子與國際主義運動── 閱讀陳逸松回憶錄的聯想
於今,我們重新閱讀陳逸松,不能不看到台灣早年知識分子磅礡的氣象與寬闊的格局。而這正是我們在今日所失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