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一张图,某个三国视频中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场景,亮点请自寻:

他们拜的是谁,看清了吗?对,是关二爷!
其实,导演是想告诉我们:求人不如求己啊。

遇到问题怎么办?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一些问题还不太容易解决,这种情况下,你一般会怎么办呢?
看看下面几个例子:
小北很喜欢猫,没事的时候最喜欢在A站B站上看猫猫视频,一颗猫奴的心已经蠢蠢欲动了好久。最近小北刚刚搬到了新租的房子里,终于有独立的空间养猫了。可是作为猫奴新手一枚,该养什么猫?需要做哪些准备呢?怎样才能避免屋里的沙发被猫大人抓坏呢?如果你是小北,你会怎么办?
小东正在学习用R编程做数据分析,需要从网上抓数据,并把数据清理干净,整理成每一行代表一条记录、每一列代表一项信息的数据表格,供进一步分析使用。小东照着教材上的提示,顺利地把数据抓了下来,却在清理的时候遇到了问题。因为他所需要的几项数据信息分散个多个表格中,他需要将相应的信息提取出来,再将表格合并,可是合并之后他检查了下第一行,发现前半段数据是对的,后半段数据不对。说明合并的时候串行了。可是他检查了好多遍,也没找到问题出在哪里。如果你是小东,你会怎么办?
小南在某建筑设计公司做了三年设计师,面对甲方瞬息万变的需求,不得不经常加班熬夜赶项目,一遍又一遍地改方案。今年年初他查出了腰椎间盘突出,在家躺了2个星期,他想了很多,开始琢磨转行的事。他想着自己年纪轻轻就一身毛病,在公司这么呆下去,早晚要把身体整垮了,再说这些年,自己对建筑设计的热情被耗得所剩无几,不如换个行业,再学点新东西,也能换个生活状态。可是,去哪个领域呢?去广告行业做平面设计,还是去互联网行业做UI?这些行业的发展前景怎么样?自己去的话,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工作状态?放弃学了这么多年的建筑设计,真的是正确的选择吗?如果你是小南,你会怎么办?
小北、小东和小南遇到的三个问题,其实也是我们经常会在自己的生活、工作和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遇到这些问题时我们的思考方式和行动策略,会折射出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是会自己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还是会向他人求助?
自己寻找答案的话,我们该从何处下手?
向他人求助的话,怎样才能更高效地获得他人的帮助?

求人还是求己?

我们喜欢的一个网站——知乎的口号是: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下图是他们去年过年时在门口贴的对联儿,上联就是这句。作为一个知识分享社区,很多领域的专业人士都会在上面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分享他们的专业知识、行业经验和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参考知乎的口号,我们来看一下遇到问题时的状态:我们之所以会认为一些问题很难办,实际上也是我们的知识、经验和见解不足以支撑这些问题的解答。而应对不同问题,我们缺少的东西可能不太一样,比如:
所以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补充个人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自己解决,也可以找其他人帮忙。那么该怎么选呢?
根据文章开头故事告诉我们的:求人不如求己。作为新时代追求独立自由的上(dou)进(bi)青年,当然是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自己搞定啦,毕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支撑我们在这个社会立足的元能力。
当然,你也可以说,我能找到人帮我解决这个问题,也说明我有能力。没问题,但别人很难在我们需要的任何时候都出现在我们身边啊。所以,努力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总是没错的,而且这种能力是会在一次次的实践过程中提高的。那下面我们来看看,依靠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哪些。

哪些思路有助于我们自己解决问题?

在知识和信息获取越来越便利的时代,只要是跟知识缺乏有关的问题,我们都应该全部交给自己来搞定。互联网和图书馆是两个再好不过的朋友了。
互联网:just google it,其实搜索也是个技术活儿,最好不要想着问度娘,因为百度搜索提供的信息中广告干扰内容实在太多,想找到较高质量的搜索结果,还是强烈建议学习科学上网,用好google。还有就是一些靠谱的知识分享平台,比如知乎和果壳等,以及其他专业类论坛网站;
图书馆:每个城市都有城市图书馆,也有大学图书馆,据我们所知,大部分图书馆是可以通过办理简单的手续,进去看书的。所以,去图书馆找到你所关心的问题集中的区域,查找相关的书或教材,相信也能解决不少困惑。
比如,小北的猫猫问题,在google上、知乎上都可以找到答案:

而跟经验和见解有关的问题,视情况,很多也能在专业化的论坛上找到解答,比如小东的编程问题就很可能在Stackoverflow的网站上找到前人的解决办法,如果没有,也可以在上面向大家提问,当然,提的问题要足够具体和清晰。

而其他涉及到个人特质分析和行业趋势判断的经验见解类问题,如小南遇到的,也可以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和参考专家看法三种途径来解决。
自我学习:上网或者读书了解大设计领域其他行业的发展情况,然后再聚焦到感兴趣的平面设计和UI设计上,通过招聘网站,了解行业所需要的技能、岗位需求情况、薪酬情况等,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适应岗位需求的技能;
自我思考:尝试把问题抽丝剥茧地展开分析,思考自己在转行后期待一个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希望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参考专家看法:去一些值得信赖的设计网站或者知乎上,看看大牛们是怎么说的;去国外的智库和设计网站上,看看有没有相关的对行业分析的咨询报告,都可以帮助小南增进对行业发展的理解。
在经历了主动而勤奋地收集资料之后,小南会形成自己对转行问题的看法,这时,如果再去咨询一些熟悉这个领域的朋友,也会更加有的放矢。
人跟人之间的差距,很大一块儿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出来的,而这一能力的塑造,除了每个人独特的人生阅历以外,就看他(她)在遇到问题时更喜欢求人还是求己了。不放过每一次提升自己找答案的机会,相信总会有进步。

如何才能高效获得别人的帮助?

当然,在尽了全力找寻答案未果后,我们很可能还是需要获得一些帮助,那么怎样做才能让别人更愿意帮忙呢?
在本期果说电台中,我们详细介绍了给国外教授发邮件的一些原则,以及寻求医生帮助的一些窍门(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收听),可以从中看到找人帮忙需要做到的几件事:
找对人:确认你找的人是最适合解答你的问题的人。
诚恳地说明你为什么请求他(她)的帮助:比如你已经做了哪些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他(她)在哪些方面是权威,有可能帮到你。
描述清楚自己的问题和问题的情境:清晰明了无歧义的语言,把遇到的问题、问题的背景和相关信息提供给对方。问题最好简洁,可在短时间内进行回答。
向别人说明你已经进行了哪些尝试。让对方感觉到你迫切需要解决这个问题,并已经寻找了各种方法,非常想得到对方的帮忙。
最后,感谢对方花时间帮自己,如果没有时间给予帮助也依然十分感激。
以上几条同样适用于我们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人。简洁清晰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充分尊重对方的时间,不把获得帮助当成理所应当,对别人的帮忙表示感谢,如果能够做到以上几条,相信对方帮助我们的可能性也会更高些。

成为一个别人愿意为你付出时间的人

我们不妨想想看,自己愿意为什么样的人付出时间呢?
可能是跟我们有共同成长经历的人,可能是做事靠谱懂得感恩的人,也可能是能给我们自己的成长也带来帮助的人吧。
所以,让自己努力成为一个有足够的知识、经验和见解,有能力帮助别人的人,也会让别人更愿意为我们付出他(她)的时间呢。
遇事不慌求诸己,心怀感恩问对人。
愿我们都能有更多的知识、经验和见解,与他人分享。
有关《如何让别人更愿意帮你?》的内容,在本期果说电台中有更详细的讨论,欢迎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收听。

以下是广告时间,向大家推荐一条很靠谱的招聘信息,来自水果君的一个朋友所在的互联网公司。
他们在做海外网红管理平台项目(没错,是网红),已获国内顶级天使投资人投资,需要后台开发工程师,工资不错,伙食很好,还有期权奖励,坐标在北京的五道口。招聘需求如下:
高级工程师:
初级工程师:
共同加分项:
感兴趣的朋友可发简历到fruitalk@126.com,由水果君来帮你推荐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