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年来,对杭州要不要发展工业、如何发展工业这个问题,社会各界一直争论不休,思想难以统一。2000年,杭州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工业兴市”战略,“工业兴市”战略的提出,是杭州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工业经济仍然是杭州经济的主要支撑、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推动城市化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实践证明,只要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就完全可以实现旅游业与工业良性互动,国际风景旅游城市与绿色生态工业城市相得益彰,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率先走出一条具有杭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工业兴市”战略,核心是坚持两句话:工业要发展,质量要提升。工业要发展,就是要坚持“一高一领先”目标不动摇,坚持“合力兴工”不动摇,推动杭州工业迎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质量要提升,就是要把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增长方式转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提升发展传统优势工业、适度发展新型重化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位一体”方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
一是提升发展传统优势工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传统优势工业仍然是杭州工业的主体。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提升发展传统优势工业,增强传统优势工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是适度发展新型重化工业。所谓适度,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保护好杭州绿水青山和“人间天堂”美誉的前提下发展新型重化工业。所谓新型,就是“三高二低”,即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投资密度,低污染、低消耗。适度发展重化工业是我市在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重化产品成为市场需求的重要方面、重化工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内容和装备制造业成为国家扶持发展重要产业的新形势、新背景下,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选择,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增长点、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有利于更好地集聚要素资源、增强杭州市经济增长的“底气”,对整个经济发展起到稳定器的作用。
适度发展新型重化工业要克服“不需发展、不宜发展、不能发展”三种认识上的误区,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发展重化工业与环境立市的关系。要坚持以“生态优先、保护第一”为前提,选择发展有别于传统重化工业的产业门类,特别是高端的重化工业产业,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市区企业“退二进三”和企业技术改造,打造绿色、生态型工业,实现适度发展重化工业与环境立市有机统一。二是正确处理发展重化工业与港口建设的关系。既要重视港口建设,又不能唯港口是论,避免发展像钢铁、石油等等这种非依靠深水良港不可的重化工业,在走港口依赖度较低的特色重化工业发展道路的同时,推进江东外海码头建设,加快杭州内河航道网和陆路运输网络建设,加强与上海、宁波、嘉兴等港口的协作,形成河运与海运沟通、水运与陆运结合的快捷网络,有效地提高杭州的运输能力,为适度发展重化工业创造必要的条件。三是正确处理发展重化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要看到重化工业本身有“高低”之分,高科技也有“轻重”之分,两者之间有广泛的重叠空间。要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适度发展新型重化工业,使重化工业领域既成为高新技术应用的主战场,又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使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化工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四是正确处理发展重化工业与防止地区产业同构之间的关系。走错位发展、差异化竞争的道路,与上海、宁波、嘉兴等地形成互补与合作的关系,发展特色重化工业。要坚持重点突破、错位发展,合理布局、集聚发展,内外并举、整合发展,创新带动、高效发展四条原则,实施绿色生态、集聚发展、自主创新和大公司、大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优化发展特色精细化工业,加快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海洋产业等新兴产业,逐步形成以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省级开发区为骨干、各类城镇特色工业功能区为补充的新型重化工业总体布局,形成若干个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三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是杭州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产业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是杭州在工业发展上的战略抉择,也是事关杭州兴衰成败的重大抉择。2000年,杭州就提出实施“一号工程”、打造“天堂硅谷”,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经过努力,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先后获得了国家专利工作试点城市、国家信息化综合试点城市、国家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国家电子政务试点城市、高清晰数字电视试点城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动画教育研究基地、国家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国家医药出口基地、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等10多个国家试点城市和产业基地称号。杭州坚定不移地以“天堂硅谷”为目标,坚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铺天盖地”与“顶天立地”、引进吸收与自主创新、城市信息化与信息产业化“五个结合”,以“两港两点多区”(“两港”是指“信息港”和“新药港”,“两点”是指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滨江)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点,“多区”是指作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载体的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市级高新技术园区)为重点,推进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由“点”到“面”发展,推动各区、县(市)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互补、错位发展、联动共兴,举全市之力做大做强通信、软件、集成电路、数字电视、动漫、游戏“六条产业链”。
经过十多年的坚持和发展,2014年杭州市工业总产值首超一万亿,形成了传统工业得到优化,新型重化工业适度扩张,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生力军”良好局面。杭州的“工业兴市”战略优化了杭州的产业机构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