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背景:这是来自中央财经大学城市管理专业二年级学生课程作业的文章,作者陈亮君。
从《疯狂动物城》Zootopia看当前中国城市与未来理想城市的差距与共性
注:
√ 表示当前中国城市与理想城市的共性(相同之处)
兔子Judy出生在动物城郊区的兔窝镇,家中拥有多亩良田,世代以种胡萝卜为生,以观赏田园风光和与村邻社交为生活情趣,过着安静平和、物质与精神生活较为丰富的生活。但Judy不满足于在小镇上卖蔬菜的平静生活,立志成为一名城市警察,遭到了偏爱安稳的父母的强烈反对。
π 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农村经济、生活水平远低于城市。
π 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居民生活质量堪忧。
π 城市无序、低效扩张,耕地不合理占用及污染情况严重。
π 政府违规征地行为屡禁不止;建设用地的总量、强度双控困难重重。
Judy凭借自身的努力迁徙到超大城市Zootopia。Judy离开的时候,记录兔窝镇兔口数目牌子上的数字飞速上涨(兔子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体现了其拥有良好的户籍管理与兔口统计制度。
π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存在严重的“人地脱钩”现象,统计工作难以落实。
π 人口相关数据统计滞后、不实导致城市规划工作不合理。
Judy乘列车一路疾驰穿过城市的四个特色分区——撒哈拉广场、冻土区、雨林区、地洞区(啮齿小镇),这里有繁盛草木,有炽热砂石,也有千里冻冰。无论是牦牛等热带动物、北极熊和麋鹿等寒带动物,还是鼠类等小型动物,都有相对独立、适合同类群体的生存生活空间。城市的各个区域功能各异、特色鲜明但有机联系,是一个完善的循环系统。
π 城市发展与规划趋同化,缺乏地域特色和差异美学。
π 各地区公共资源分配不均衡、不合理。
π 城市功能分区杂乱无序,各个区块自由生长。城市各个部分缺乏统一的规划建设。
π 区域的各个部分联系断裂、循环破碎,难以形成合理的、平衡发展的互利布局。在Zootopia,常年下雨的雨林区从不会被淹没。
π 城市排水防涝等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城市缺乏韧性。
π 城市对常规自然灾害的预判不足,缺少即时数据的汇总能力和分析能力。
除了常用的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天然的树木、冰块、砂石等也成为了装饰材料甚至是城市建筑的主体。城市依照原本的自然地理条件而建,并辅以智能的调节装置控制城市环境,拥有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π 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突出,城市绿化率低下,耕地存量堪忧。
π 毁林造绿等“先销毁后制造”的现象比比皆是,造成生态资源和人力、财力等资源的严重浪费。
π 城市水污染、空气污染和雾霾等问题环境严重。
π “智慧城市”仍需不断建设,涉及的方面应多元发展。
Judy乘坐的列车到站停稳,三种尺寸的车门一起打开。中心城区中,仓鼠使用专用管道;长颈鹿通过传送器拿到饮料;河马游行在水道,出口处风干器自动吹干西装;啮齿动物有属于自己的围合式住区,并禁止大型动物随意出入。充分体现了城市的“动性化”。
π 部分城市设计超越“人的尺度”,脱离了人文尺度的城市规划原则。
π 城市中不同人群的异化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城市盲道等特殊设施时有残缺。
π 地铁等多数基础设施设计缺乏人性化,难以满足多类型需求。
上岗后,Judy在啮齿镇对小偷展开了激烈的追逐,借助了贯穿全区的轻轨,避过了错综复杂的啮齿动物专用管道,并拯救了步行街上的行人;雨林区,Judy在索道交通停靠站上上演了惊险逃亡。城市的所有区域被观光列车、载客火车紧密相连,形成了完整的交通运输网络。可以看出,在规划建设中Zootopia遵循了典型的TOD模式,对路权进行了合理分配,有效扩大了公共空间。
π 城市路网稀疏,道路节点堵塞严重。
π 交通形式设定单一,人行道、自行车道狭窄难行。
π 交通规划落后于经济建设,存在“先建楼后修路”的现象,造成资金浪费、规划失效问题。
π 公共交通路线规划不合理,存在路线上公共交通工具过于密集或者过于稀疏甚至缺失的问题。
π 道路宽阔不符合人的尺度,挤占了公共空间,减少了城区人口交流机会。所有动物可以在瑜伽馆里赤身裸体、展露天性;速度很慢的树懒也能成为公职人员;啮齿类动物却是大型动物的“大哥”。正如进城时的广告上所说,Zootopia里,一切皆有可能。
π 城市中对弱势群体的保障机制、人文关怀较少,难以行使平等权利。
π 城市品牌还未建立,城市认同感未普及,城市人口普遍存在归属感的缺乏。尽管Zootopia在人文关怀、城市规划建设的各方面极为出色,但其居民和社会的精神内涵不尽完美。Judy的朋友狐狸Nick遭受着严重的物种偏见,权力的争斗在各个党派间扑朔迷离,故事的发展逐渐颠覆了对角色原本的认知。社会上存在的根深蒂固的偏见,使得Zootopia“开放性、包容性、公平性”的根基开始动摇,说明该理想城市的精神氛围还未达到真正的理想状态。
√ 政治斗争和权力的更替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的城市发展建设。
√ 城市管理工作由于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机性,易产生舆论的反效果。
总而言之,城市物理空间形态可以逐渐趋向完美,城市人的内在形态却是永恒的问题源头。该如何寻找各个利益主体的心理平衡点,还需未来规划师和管理者们的不断探索。
本文来自微信号 城市经理人:
我们是一群来自中央财经大学城市管理专业二年级本科生,在这个学期王伟老师的《城市研究设计与写作》课程上,老师为了训练我们的选题意识与政策敏感性,让大家研读学习《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四个重要文件,并让我们大胆写出自己心中的30个问题,后续我们会为大家介绍更多小伙伴对城市规划管理的认真思索哦,希望圈中各位前辈能给我们多多提出宝贵建议啊^_^、





■ 1、让华为“跑”吧,它没必要守“深”如玉
到成本更低的地方谋求更高的利润,才是华为作为一家企业最大的道德


■ 2、华山论剑:有数据的地方就有江湖
规划行业迎来了数据江湖,青年规划师一入数据江湖,便被深深吸引。究竟是数据更重要,还是数据技能更重要,亦或是数据思维更重要,有了数据是不是就可以“号令天下,莫敢不从”,有了技能是不是就可以布阵“金刚伏魔圈”,有了思维是不是就能获得“吸星大法”


■ 3、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减少背后:外来儿童的艰难求学
流动儿童大规模离开上海,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生源随之减少,教师工资也跟着下降。教师离职潮已然出现。


■ 4、髀设·防爆水管手记2|日常社区治理,靠制度还是靠关系
我们期待能获得更多关于“爆水管”的信息,不管是专业的建议,还是日常的经历。请告诉我们吧!


■ 5、一周资讯(5月22日)
一周资讯(5月22日)


■ 6、“凡益制造:长沙历史街区叙事之太平街”展览开幕式/论坛暨“凡益会客厅”第十期“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复兴”
“长沙太平街历史街区”,是长沙历史文化“共时”与“历时”的交汇点,其保留了历史上的城市肌理,文化遗产,也孕育了新生的市井文化与现代生活。今日,一个历史街区的历史篇章应如何被续写,城市居民的生活印记将以什么样的方式融入历史、文化的长河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