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市今年公开承诺整改的“十个突出问题”之一,我市今年计划新增停车泊位2万个。昨日,市国土规划局透露,目前已完成了3.5万个停车泊位选址工作,其中规划控制泊位数占总量的20%。
永久型停车场缓解中心区停车难
市国土规划局曾利用遥感影像全息技术,盘点各区停车需求,发现武昌、江岸、江汉的停车缺口较大。市国土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称,停车场建设不是为了完成一时任务,是为了真正解决停车难问题,在今年计划中,特别加重了规划控制泊位数,促进规划“一张图”控制点位的建设,成为永久型停车场。
到儿童医院、长航脑科医院看病,有时排队停车得花半小时,影响周边交通通行。据了解,为缓解这一现象,澳门路小游园将在不影响原有绿化的情况下,在地下兴建停车场,新增300个泊位。
此外已选点的区域还有:硚口区越秀地产旁复合绿化结合人防工程修建地下停车场、常青五路利用复合式绿化兴建机械式地下停车场、华清园附近拟建机械式停车场等。
老旧小区见缝插针兴建停车位
我市鼓励小区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建停车场新政去年出台后,美林公馆的居民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将小区内一处300平方米闲置的建筑垃圾站,变身停车场。
今年,更多小区有此意向。堤角一小区停车压力大,该小区居民发现不少空地可以把平面的停车位改成立体机械式的,如入口门房原本有3个车位,改成升降平移的可增加一倍,结果把小区内的小地块搜罗了一遍,在见缝插针中搜罗出57个新增车位。
另一种模式是结合社区综合整治,把公共空间的地块集中整治,一次完成停车场、绿化、体育设施等多种功能,中山大道沿线一小区已有此计划。
巧用学校操场地下空间建停车场
在武汉四中,学校巧用操场地下空间兴建停车场,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前提下,极大缓解了教师及周边居民停车难问题,这一做法今年将在更多学校中得以实施。
昙华林已越来越受到市民和游客青睐,但狭窄的街道常使得入口处挤满了车辆,难以进出。省中医大学打算结合操场改造,在不影响操作使用的前提下,下层建成停车场,可提供近500个停车泊位。
市国土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称,关山中学、石牌岭职高等学校也有此打算,特别是中小学多处于市中心区域,利用操场下方空地可解决教职员工停车需求,以及上下学接送小孩时的瞬时高峰需求,空余时还可为社会车辆提供停车位。
此外,企事业单位,商圈、医院附近也是今年停车场选址的重点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