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日报:第137期,今日收录50篇
往期查看:www.guihuayun.com
合作联系:admin@caup.net
查看列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本期推荐文章

城市多样化生活的融合之地 印度 中国城
2016-05-16 清华建筑设计院 微信公众号:世界建筑
五月六日下午,国家会议中心,印度·中国城项目发布会。
它是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中国带给亚洲友邻的最大规模的商业综合体。它的建成将会成为新德里乃至整个印度的新热点区域。
它涵盖从文化到商业,娱乐及居住的各个业态功能。形成多样化的城市功能群落。其中75%比例销售型物业,面向市场销售,25%比例持有型物业由万欣晟运营。在25%的持有物业中,将引进各个层级品牌形成品牌矩阵。在获取长期物业价值的同时,形成品牌的积聚效应: 8个国际一线品牌+37个青年时尚品牌+29个餐饮休闲品牌。
在这座缩微城市中,品牌矩阵之间形成网状联系,通过公共/半公共与私密属性空间进行互动,形成了更多的商业活动,节庆及文化传播事件。从而将城市与活动,人与品牌矩阵形成更为紧密的整合。
商业活动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在中国城中既包括了直接的商业贸易,也包括了更加多样化的间接的消费行为:在中国城中包含了更多的体育休闲及娱乐,餐饮及文化设施。同时将高密度的商务及酒店功能进行整合,形成频度更为密集的商业互动。

中印两国具有非常独特的节庆风俗,在这里会形成两条交错的时间轴,在一年当中举行风格不同的节日仪式与欢庆活动。让中国城成为两国喜乐庆典之城。
同时,数千年的文化积淀让中国城的文化主题具有极大的发挥余地,引入博物馆运营机构,将国内重要的古典及当代艺术收藏介绍给印度大众。通过顶层的博物馆及屋顶的雕塑庭院,定期举行主题展览,促进两国文化交流活动,藉此不断提升中国城的文化品位,塑造它在新德里的文化地标形象。设计中包含一套休憩系统,其中包括了家庭休闲区域,农田耕作区及运动区,将整个屋面划分为若干个不同主题,不同特质的休憩空间。通过引入体育康乐设施,结合具有生态调节功能的农田景观,形成复合型的城市休憩系统。系统采用1km的轻轨线路连接各个功能区域,人们通过轻轨线路结合垂直交通换乘可以在10分钟内去往中国城的任意位置。同时,通过换乘可以与城市快轨及其他交通方式接驳,去往新德里中心及机场,结合优化的竖向及水平交通系统,实现区域内外高效率换乘。
设计规划了不同的路线以满足不同类型方式的需要,包括普通步行,健身跑及骑行三种,普通步行以便捷效率为前提,联系各个主要的功能区域。以15分钟作为步行极限。健身跑以5km作为适宜的跑步距离,同时连接各个运动区域,满足多样化的健身需求。在室外场地规划出适宜骑行的路线,供健身者在城内低速安全骑行。
建筑由地表十二条脉络向中心延伸,向上升起,书写了连绵的山谷状空间轮廓。各个体量内部继续碎片化,形成具有公共及私密属性的次级领域空间。空间交织与融合,形成巨大的向心状建筑综合体。设计撷取了曼陀罗的意象,这个发源于宗教,根植于亚洲文化的图样将建筑表皮肌理和各个体量进行覆盖,形成统一的视觉效果。
这片三十公顷的土地,仅建造这一座建筑。然而,这座百万平方米的建筑,包罗了城市生活所具有的一切要素。
它矗立在新德里的土地上,通过独有的建筑语汇,塑造新的地标形象。
它是中国与印度这两个新兴大国,在新经济态势下向世界发出的一部合作宣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世界建筑,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原文全文:

我读书少你们不要骗我,一位建筑师的上海三馆竞赛入围作品观后感
2016-05-16 顾桑 AssBook
摘录:今年2月开始的上海三馆竞赛,受到了建筑设计界的广泛关注和参与。三馆指的就是: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
入围作品:

我读书少,这些都是原创?那这是去年古根海姆全球竞标的入围作品之一:咋回事儿啊?难道只有我觉得这是同一个方案?

这是入围作品:

这是已经造好的藤本壮介的蛇形画廊:

这是入围作品:


这是藤本壮介另一个作品:

这是入围作品:

这是轧婶在荷兰海牙的音乐舞蹈中心设计: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原文全文:

生活充满到不了的远方,但画画让她“满血复活”
2016-05-16 三开间建筑设计报道
其实对画画这件事情,我并没有考虑太多,我的画技并不精湛,没有固定的风格,也没有特别的题材,纯粹只是喜欢,只是想尝试我所感兴趣的领域。最近开始插足墙绘事业。事情的起因是经济下行,房地产不景气,广大建筑师们开始创业……呃,那不是我,我只是偶尔跨界充当一下那个可爱的支持者。

▲一个徒步的小伙伴决定在松江大学城开一家成都串串店,因为资金有限,让我帮忙做一个超低成本的店铺设计。


▲这面墙原本设计要挂画的,想着买几十个画框挺贵,就决定先画一下,等以后餐馆赚钱了再补……



▲以为建筑师好友自己创业,让我帮忙填补一下他们的创客办公咖啡馆的大白墙,要求是“小清新”即可……



▲大学同学在同济附近开了一家肉夹馍店,我亦不容辞滴捧个场……

SOM的幕墙通风器
好吧,我是一个建筑师,绘画只是生活中的小乐趣,工作台上的图纸恐怕要远多于角落里的那几张小画。正因为如此才觉得,偶尔的跳脱可以让我在满满的工作中透一口气,释放压力。
没有太高深的理论,无需太精湛的画技,就是纯粹的喜欢。就像Robin的多肉、Rosie的猫咪、Jiessie的蛋糕一样,画画之于我而言,就是一个奇妙的“造血机”,即便生活里充满了读不懂的诗和到不了的远方,也能让我捕捉到日常里的小确幸,汲取灵感和快乐“满血复活”,充满能量地面对工作和生活,仅此而已……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原文全文:

规划日报:www.guihuayun.com
规划头条: www.upnews.cn
国匠论坛: CAUP.net
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查看本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