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连载】城市管理的思想盛宴与学子心声(一)
分类
(编号:1116)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6-05-16 00:23:36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点击上方
“
城市经理人
”
可以订阅哦!
城市管理的思想盛宴与学子心声(一)
记第二届全国城市管理与公共政策学科发展研讨会
会议的缘起与成果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时隔37年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密集出台,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加快培养一批懂城市、会管理的专业人才,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去规划、建设、管理城市”成为重中之重……城市管理专业迎来大发展的春天。为进一步把握新形势下城市工作及城市管理教育的任务、方法和趋势,由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政府战略与公共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承办、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协办的“第二届全国城市管理与公共政策学科发展研讨会”于2016年5月8日在中央财经大学召开。
会议参会人员遍及全国具有城市管理、城乡发展与规划、市政管理、规划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城市地理、城市经济等城市相关专业博士点、硕士点(含MPA)、本科专业的50余所高校,近80位学科建设负责人、知名学者、专业教师,尤其在本次会议的圆桌论坛,住房城乡建设部分管城市管理工作的倪虹副部长亲自莅临,听取大家汇报并给出重要指示。本次会议在如何适应当前国家对城市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以及未来发展新方向,如何更好地推动城市相关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并加强城市相关专业的建设,如何加强专业实践教育与建立校际交流机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住房城乡建设部倪虹副部长听取大家发言并发表讲话
大腕专家们的思想激荡
在本次会议致辞与主题演讲环节,七位重量级大咖与大家进行学术分享,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领略一下这场城市管理学术盛宴中女神与男神们的风采与魅力吧^_^
开幕式阶段,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秘书长、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政府战略与公共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赵景华教授首先致辞,他介绍了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和政府管理学院举办本次会议的背景,介绍了中央财经大学在城市管理与政策学科发展方面和通过模拟市长大赛等为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努力,希望大会能够聚焦关乎城市管理与公共政策学科发展的重大议题、为未来的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寻找新思路。
全国公共管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原院长董克用教授在致辞中从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角度对城市管理与公共政策学科未来发展提出期望,提出这一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多学科融合性和向公共政策转型的必要性。
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城乡规划学会秘书长石楠教授的致辞则从规划学科向管理转型的角度出发,提出在客观环境下坚持规划的理想、实现城市整体系统的最优的发展路径。
三位大咖对学科建设的真挚情怀与高瞻远瞩让我们深感温暖和鼓舞,而接下来的主题报告,四位学者的学术积淀与思考洞察则让我们收获启迪与榜样。
叶裕民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城乡规划与管理中心主任
分享题目:《城市发展管理学科建设的特点与使命——以公共管理学视角的城中村规划为例》
精彩观点:
一、公共管理领域城市学科建设特色与使命
1、公共管理学科的最大特色是系统性和公共性。
公共管理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利益表达,以公共利益为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各利益群体的利益。
使命1:系统集成各学科研究成果,建构中国城市管理学科体系。
使命2:面对中国实际,为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使命3:建立具有复合知识结构的教学方案,并培养多层级城市管理人才。
2、公共管理领域城市学科建设的双重作用:
第一,为相关学科提供公共利益导向的理论基础和系统解决方案。第二,为公共管理学理论服务公共利益提供落实载体。
二、规划管理转型
1、新型城市治理模式:Citi-PODAS模式
? 反映问题社会化 (Public participation)
? 监督过程公开化(Open)
? 分析问题数字化(Digitalization)
? 组织机构权威化 (Authorized)
? 解决问题责任化(Accountability)
? 确定问题标准化(Standardization)
2、可实施性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是一个有机生命循环系统
三、持续推进8化,完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1)以健康住宅为基础,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2)迁移人口家庭化
(3)家庭生活社区化。
(4)社区生活艺术化
(5)社区治理民主化
(6)房屋自有化
(7)人力资源资本化
(8)农民工中产阶级化
陈建军教授,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分享题目:《城市发展规律研究的主要节点兼论我国城市发展和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建构》
精彩观点:
一、把握城市发展规律的学科知识链
? 认识城市发展规律的主要学科领域是城市发展与管理学,从理念层面上讲,这是一个包括城市发展理念,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定位,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营和管理(狭义的管理)等多个知识环节的城市科学的知识链
? 连接这个知识链的是包括微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土地资源管理学、信息经济学、资源环境管理学、文化资源管理学等在内庞大的学科知识群。
? 从学科分类的角度,城市发展规律,可以分为城市经济发展规律、城市社会发展规律、城市人文发展规律,城市空间分布规律、城市生态资源平衡规律等。
二、城市发展规律研究的主要节点
1、城市的内外部联系;
2、城市变化的内在动力;
3、城市效率或城市竞争力形成的基本动因。
三、城市发展与管理学科的核心课程体系
1、城市管理学科建设的中国背景:发展中国家和城市发展主体特征
2、城市发展与管理课程体系的分类:
——按传统教学程序分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按学科分野分类:城市经济管理、城市空间管理、城市社会管理
——按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分类:认识规律和运用规律
沈体雁教授,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
分享题目:《大数据时代的城市规划与治理》
精彩观点:
一、迈向城市全景画像(四维画像)
二、城市规划与治理的转型:云规划体系与规划“八化”
1、规划资源平台化:多层次规划公共服务平台
2、规划资源(数据和模型)的池化:资源池化
3、规划编制的服务化:多种常态化服务模式
4、规划服务化的遍在化:规划融入LBS
5、规划的专门化与合作分工:资产化
6、规划的协同化:规划师与数据工程师的分工与协作
7、规划服务的可细分与定制化:N端应用
8、规划管理的零审批化
三、四个可能的关键研究领域
1、作为政府职能的规划:平台建设与市场设计
2、作为市场功能的规划:地理价值发现与可计算集群区位理论
3、作为社区职能的规划:行为与社区规划
4、作为工程和数据科学的规划:规划大数据与模型(城市计算)
四、推动学科发展的建议
1、建设国家级规划治理信息基础设施
2、建立城市大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
3、完善城市规划体系
4、创新我们的规划供给(生产组织)
5、建立新的城市规划与治理研究范式
刘广珠教授,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城市管理专业学科负责人,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城市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分享题目:《全国城市管理专业分布及课程设置分析》
精彩观点:
一、我国城市管理专业设置的增长时序与地域分布
二、城市管理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
城市管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管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公共政策、政治学。
三、城市管理主要内容综合分析
青年学子的启迪心声
一次成功的会议,可以看规格级别、可以看参会人数、可以看专家级别……但在我们看来,一次成功的会议是对我们这群刚刚步入专业发展之路学子们的启迪与激励。从会场中,大家专心致志,目不转睛的聆听,就能深深感受到这次会议的学术引力有多大^_^
经过近10年不懈发展,中央财经大学城市管理专业已形成从本科教育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较为完整的专业培养格局。本次会议,我们很幸运以东道主的身份近距离聆听了大咖们的分享与传授。独乐不如众乐,在此,我们将以连载的形式,陆续向大家分享中央财经大学城市管理专业大一、大二、大三、研究生在这次学术思想盛宴中品尝到的美味精神大餐哦。
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中央财经大学2015级城市管理专业本科一年级四位学生代表的参会感悟与心声吧。
江嘉诚
很高兴全国城市管理与公共政策学科发展研讨会能在我们中财举办,这是中财政管的光荣。与会代表都是来自其他高校的城市管理或公共管理专业的专家,他们的精彩演讲令我印象深刻。尤其是叶裕民教授的演讲,把城市管理中的城中村问题搬到屏幕,首先是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对城市中的非城镇人口是排斥还是接纳?然后再到城市管理这门学科的建设,这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另外沈体雁教授从大数据时代背景谈城市规划和治理,让我明白了城市管理离不开数据,而且从数据中看问题是十分有效的。城市管理是门大学问,需要把管理学和规划知识相结合,而且还会涉及其他领域。同时它的作用也是无法估量的,因为城市是现代文明的体现,人类的发展进步大都在城市中进行。但是目前中国城市的管理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更多的“城管人”奉献出自己的知识和力量,让我们的城市更美好。
司徒颖蔼
城市,是永恒的主题。还记得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如何让城市发展得更好,如何让城市里的人们与城市外的人们更好地享受城市发展的便利,却是一个“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艰巨任务,而这个任务自然就落在了众多城市工作者的肩上,因此,我想,为城市里外的人们谋福祉正是这次城市发展研究会的意义所在。
如今,城市中有大量的外来人口,这些外来人口如何解决居住、就业等问题,如何安置这些外来人口使城市安全、稳定的运转需要城市工作者、城市学者不断开拓创新。叶裕民教授提出政府应修建不同面积的公租房,供不同需求的人住,比如有的人只需要二十多平方米,有的人需要四十多,而有的人会需要六十多平方米。这次研究会中,来自北大、人大等的教授提出了很多实质性的建议,不一而足。作为城市管理学的学生,我也希望结合理论与实际,为城市发展出一份力,让更多人真切地感受到城市发展的美好。
陈柏屹
农村空心化、大城市人口持续增长、黑龙江连续多年人口净流出……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故土,到他乡落地生根。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离开故土,究竟是被迫离开,还是发达地区的吸引力太强?劳昕博士的演讲使我开始关注关于人口回流与人口外流的现象(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通过劳博士大量的研究数据,我了解到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口回流趋势:除武汉、长沙、南昌、宜昌四个中心城市外,长江中游地区人口大幅度外流,主要流向广东、浙江这些发达地区,中国的中部塌陷,最大的“空巢”城市群产生。这就导致长江中游地区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停滞,劳动力大量缺乏,同时当地居民人口红利受到严重影响。但是中部地区人口外流自2009年达到峰值后,从2010年出现人口回流,区域迎来发展新契机。那么究竟如何加速当地人口回流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促进区域一体化提升区域自身吸引力
2.当地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如:户籍制度的调整),
促进人口回流
3.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薪资水平,留住人才
4.提升二、三产业比重,促进人口流动
5.振兴龙头产业,优化环境,实现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
总之,一个区域想要留住当地人才同时吸引外来人才的流入,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是至关重要的。
莫狄
周日有幸去听了第二届全国城市与公共政策学科发展研讨会,在此之前,看着各位老师和志愿者一直忙活着这一个会议,从开始组织到联络,每一个程序都一丝不苟。当来到现场时,看到了端庄严肃的学术会堂,整齐有序的座次,门外展览的丰富书籍,贴心的小食还有颜值担当的迎宾同学……当会议逐渐开始时,一个庞大的城市世界逐渐展现了它的脉络:城市的发展规律,内外联系,如何构建核心课程体系,什么是城市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当今中国规划的困境……它让我看到城市管理未来的前景,也感受到原来社会各界有这么多人士都在积极密切关注着城市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城市,为城市公共政策注入新的活力。
周国平说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朝圣路,每个人的路都会组成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对于城市的朝圣,我想我可以对未来抱有更多的期待。
王伟老师点评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当看到学生能有闻道则喜的难得机会,并从中受益匪浅是非常开心的。一个事业的壮大最需要的就是人才,中国的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一群热爱城市、熟悉城市、专研城市的高素质人才!今天的年轻学子能通过会议受到业界大师的思想冲击而萌生新的思考启迪,无疑将是最好的传承与创新,希望更多的城市管理专业年轻学子能从更多的思想盛宴中成长起来、成熟起来!
精彩连载持续发布中,请稍作等待哦……^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