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1日下午,由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品牌推广部主办,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和方塘智库联合承办的“第四届清华同衡学术周-城市整合营销专场”在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16层中庭举行。百余名关心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专家、媒体、听众齐聚一堂,围绕本次会议的主题“城市营销的新价值时代”展开了深入讨论。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规划师袁牧主持主旨报告环节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袁昕致辞

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春英
一、区域品牌的重要性
二、对区域品牌理解的误区
1、误以为Place Brands 就是Logo和Slogan
Place brands就是设计这个地方的标识和口号,这种认知实际上是忘记了标识和口号的本质是一种识别的工具。但品牌的核心是能让消费者将这些有特色的标识与地方联系起来(建立声誉)。与其将地方品牌营销的重点放在设计标识、口号上,还不如放在如何管理这些已形成的独特的鲜明的形象识别上。
2、误认为Place Brands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
城市形象建设、城市品牌营销不应该只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偏向于自下而上或是趋于扁平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应以某一主体为主导,而更应是一个各方协作、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3、误以为Place Brands是专业机构的事
国内城市的品牌营销大多是政府主导、发起活动或招标、专业公关公司或广告公司比稿或政府外聘专业机构人员实地调研形成报告这类形式进行。专业人员或机构尽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背景,但往往这一过程产生的Place Branding是依靠短时间内的调研速成的结果,或是为迎合城市决策层喜好而制定的策略。
三、如何构建区域品牌
地方品牌是由各种促销方式和其身份象征建立起来的。
通过当地利益相关者(大部分为旅游公司或当地品牌代理人)之间正式的、具有国际性和合作性质的沟通,找到地方品牌建立的主要资源。
地方品牌包含打造当地特色的关联元素。
了解并发掘出当地品牌的本质,加强甚至帮助打造随着时间改变“地方感”。该观点假设地方、品牌和品牌概念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将其视作广泛而复杂的一套过程,而不是将其促销特点孤立起来。
地方品牌能更好地从故事讲述者或“地方故事”的视角考虑问题。
地方品牌建立的主要资源是讲述普通“地方”故事。这些故事由所有可能会讲述故事的组织、人、物和设备(明显比旅游公司效果更好)中流传出。
此处重点强调,共同建设地方特色,此责任应该由社会现实和社会的相互作用承担。
蔡利平:“媒体 X”时代,对旅游研究范式转换的思考

美国普渡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教授、美国普渡旅游与酒店研究中心主任、美国普渡大学健康与人类科学学院副院长 蔡利平(Liping A. Cai)
世界发生如此快速的变化,我们需要调整学习模式,转换思维。20年前的做法已经不再适用了,我们对消费者进行全球研究,包括三个方面:知识经济、价值体验经济和数字经济。这三个方面整合在一起就是“媒体X”。媒体以前可能只是渠道,今天已经成为平台,每个人在其中都发挥自己的作用。媒体有各种各样的功能,是推动变化的重要因素。这种变革发生在社会和文化的领域,我们需要仔细研究媒体对人类情感的影响,去了解大家体验经济的提法。体验经济不仅在美国和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在中国、墨西哥都是有可能的,旅游行业亦是如此。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博士 刘佳燕
一、城市发展应对策略
1、打造特色场所,深化城市营销
在要素全球流动背景下,城市发展必须加强对全球的投资者、旅游者和居住者的吸引。
2、营造人文氛围,吸引创意阶层
人文休闲氛围从城市发展的环境背景跃居前台,越来越多的城市以休闲塑环境,聚人才,育产业,推进社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3、注重生活品质,打造休闲宜居城市
城市空间发展开始从“生产性空间主导”向“生活性空间主导”的模式转型,更多面向市民的休闲、娱乐、精神和文化需求。
二、国内旅游业发展直面升级挑战:珠三角的发展困境
文化的发掘和融入成为珠三角地区城市休闲活动升级的关键,更重要的是能带动城市整体社会经济和空间品质的转型和提升。
三、城市社区战略:城景一体、旅居融合、产憩共生
四、社区营造战略
1、挖掘和培育场所特色;
2、以协同互助重塑社区生活圈;
3、从环境建设到人的营造。
全球化、信息化推进城市发展在地化-脱域化-重返地方的价值回归。从“全球化思维、本地化行动”到“本地化思维、全球化行动”。社区营造的核心是“人的营造”和“能力创造”,助力城市营销回归初心。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品牌推广部主任研究员、中国国际文化旅游投资洽谈会秘书长郝卫东主持高端对话环节
对话嘉宾: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规划师 袁牧

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春英

美国普渡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教授 蔡利平(Liping A. Cai)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博士 刘佳燕

方塘智库创始人 叶一剑

各位嘉宾在城市品牌塑造、价值挖掘以及媒体传播方面各抒己见,台上妙语连珠,台下掌声不断,嘉宾们的精彩观点和言论让人受益匪浅。城市营销的新价值时代已经来临,让我们把握当下,为城市发展和建设做出贡献。
“第四届清华同衡学术周-城市整合营销专场”在热烈而有序的氛围中结束,让我们明年再见!
关注“清华同衡规划播报”,及时了解会议精彩内容。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2016清华同衡学术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