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溪川水体复原工程
由于清溪川被覆盖在地下以后承载着排污的功能,因此为了保证水质的清洁,防止复原的水体重新被污染,建设了新的独立污水系统,对原来流入清溪川的生活污水进行隔离处理。此外,还需解决水源问题,全面恢复历史上天然水系的造价过高,实施可能性不大。为了保证清溪川一年四季流水不断,最终采用三种方式提供水源。主要的方式是抽取经处理的汉江水,二是取地下水和雨水,由专门设立的水处理厂提供。三是中水利用,但只作为应急条件下的供水方式。
重建的清溪川还要面临夏季洪水的考验,因此泄洪能力设计为可抵御200年一遇的洪水。

图:清溪川改造过程
2清溪川河道整治工程
在景观设计方面,充分考虑河流区位的特点,在自然与实用原则相结合的基础上,采取了分段设计理念。
西部上游河段位于韩国的政治和金融中心,周边地区包括总统府、市政厅、新闻中心、银行等。河道两岸采用花岗岩石板铺砌成亲水平台,河段断面较窄,一般不超过25m,坡度略陡景观设计上处处体现现代化的特点。

图:西部上游景观以现代化为主
中部河段穿过东大门地区,是普通市民和游客喜爱光顾的地方。因此设计上强调滨水空间的休闲特性,注重为小商业者、购物者和旅游者提供休闲空间。河道南岸以块石和植草的护坡方式为主,北岸修建连续的亲水平台,设有喷泉。

图:中部强调滨水空间的休闲特性
东部河段周边地区发展相对落后,目前为居民区和商业混合。因此,景观设计强调自然和生态的特点,以自然河道为主,河道宽度为40m左右,坡度较缓,设有亲水平台和过河石级,被使市民和游客们可以找到大自然的感觉。

图:东部强调自然和生态的特点
3改造后带来的效益提升
清溪川的复兴改造利于中心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极大地减少了原来首尔市中心由于高架桥所带来的噪声和空气污染,并缓解了热岛效应。清溪川进行通水试验时,其平均气温要比首尔低3.6℃。而在复原前,清溪川高架桥一带的气温比首尔的平均气温高5℃以上。

图:改造后气温变化
清溪川的复兴改造推动了江北城区的改造,工程还在建设期间,周边的房地产就开始升值,改造工程结束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滨水空间环境对江北城区建设和改造产生了极大的拉动效应,为周边地区整合成为国际金融商务中心、尖端情报和高附加值产业地区提供了条件。随着江北城区开发力度增强,首尔市进一步实现了内部的均衡发展,城市中心区经济活力和国际竞争力也得到了提升。

图:清溪川复兴改造推动江北城区建设,两岸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崇杰,林盛丰等.都市再生的20个故事[M].台北市都市更新处,2013,11.
[2] 冷红,袁青.韩国首尔清溪川复兴改造[J].国际城市规划,2007,22(4):43-47.
本期内容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四所(城市设计研究中心)韩露菲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