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与区域实验室(CCRL)微信公众号中文期刊目录第8次推送,本期推送国内经济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学期刊中有关城市科学和区域科学的最新文章。

图片来源:http://www.xiangshu.com/read.php?tid=2661462
黎文靖、郑曼妮:《实质性创新还是策略性创新?——宏观产业政策对微观企业创新的影响》,《经济研究》,2016年第4期。
顾雪松、韩立岩、周伊敏:《产业结构差异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中国—东道国”视角的理论与实证》,《经济研究》,2016年第4期。
宁光杰、雒蕾、齐伟:《我国转型期居民财产性收入不平等成因分析》,《经济研究》,2016年第4期。
张斌、茅锐:《工业赶超与经济结构失衡》,《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
杨宏恩、孟庆强、王晶等:《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投资协定异质性的视角》,《管理世界》,2016年第4期。
范良聪、刘璐、张新超:《社会身份与第三方的偏倚: 一个实验研究》,《管理世界》,2016年第4期。
高翔、龙小宁:《省级行政区划造成的文化分割会影响区域经济吗?》,《经济学(季刊)》,2016年第2期。
安虎森、吴浩波:《转移支付与区际经济发展差距》,《经济学(季刊)》,2016年第2期。
朱江丽、李子联:《户籍改革、人口流动与地区差距——基于异质性人口跨期流动模型的分析》,《经济学(季刊)》,2016年第2期。
倪鹏途、陆铭:《市场准入与“大众创业”:基于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世界经济》,2016年第4期。
吴晓怡、邵军:《经济集聚与制造业工资不平等:基于历史工具变量的研究》,《世界经济》,2016年第4期。
王恕立、汪思齐、滕泽伟:《环境约束下的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财经研究》,2016年第5期。
王俊松:《集聚经济、相关性多样化与城市经济增长——基于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财经研究》,2016年54期。
朱明宝、杨云彦:《城市规模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基于全国24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验研究》,《经济学动态》,2016年第4期。
武力超、张馨月、侯欣裕:《生产性服务业自由化对微观企业出口的机制研究与实证考察》,《财贸经济》,2016年第4期。
彭建、刘志聪、刘焱序等:《京津冀地区县域耕地景观多功能性评价》,《生态学报》,2016年第8期。
陈竹、张安录、黄凌翔:《农地转用政策与农地转用最优数量——外部性内化视角的实证分析》,《自然资源学报》,2016年第4期。
李广东、方创琳、王少剑等:《城乡用地遥感识别与时空变化研究进展》,《自然资源学报》,2016年第4期。
戴学珍、徐敏、李杰:《京沪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效率和空间公平的影响》,《经济地理》,2016年第3期。
周成、冯学钢、唐睿:《区域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分析与预测——以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为例》,《经济地理》,2016年第3期。
王俊松、颜燕:《在华跨国公司功能区位的时空演化研究》,《地理科学》,2016年第3期。
肖扬、陈颂、汪鑫等:《全球城市视角下上海新移民居住空间分异趋势》,《城市规划》,2016年第3期 。
宋昀、汤朝晖:《从经典式到现代式——对中国城市TOD规划的启发》,《城市规划》,2016年第3期。
陆天赞、吴志强、黄亮:《美国东北部城市群创新城市群落的社会网络关系、空间组织特征及演进》,《国际城市规划》,2016年第2期。
洪世键、姚超:《高速铁路站点与城市空间演化:述评与反思》,《国际城市规划》,2016年第2期。
周彦吕、陈可石:《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社区规划:体系、内容及修编机制》,《国际城市规划》,2016年第2期。
中国城市与区域实验室:中国城市与区域研究的交流平台,关注城市与区域发展转型,借鉴全球城市与区域发展智慧,做有国际水平的中国城市与区域现实问题导向型研究。努力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研究者,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组织者,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传播者。
欢迎读者供稿,小编邮箱:LLXJRBB@163.com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国城市与区域实验室
微信号:CCRLA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