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规划三所林辰辉规划师在“2015年度CAUPD业务交流会”上做的报告,感谢作者悉心整理&授权发布。感谢会议主办单位总工室等部门提供的资源支持!

风景上饶公众宣传画
过去十年,全国城镇体系向两端发展。端头的超大城市城镇人口占比上升0.7%,端尾的县城和镇城镇人口占比上升5.4%,而中等城市城镇人口占比下降最多(-1.7%),中等城市面临普遍的发展困境。

2000-2010年全国各层级城镇人口占比变化
上饶位于江西省东北部、闽浙赣皖四省交界处,下辖两区一市九县。城区常住人口90万,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是典型的面临一定发展困境的中等城市。

上饶位于闽浙赣皖四省交界地区
同其他中等城市类似,上饶面临着“方向不清”、“动力不足”、“策划不足”、“约束不足”等普遍性问题。
一是方向不清,上饶地处台海前线,2000年工业化才正式起步,但工业化阶段尚未完成、2011年起二产占比就进入调整期,未来是继续走工业化道路、还是寻求特色化的发展路径,发展方向不清;
二是动力不足,上饶市区经济人口占比小、增速低,导致中心城发展偏弱、动力不足;
三是策划不足,上饶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但有“景区型旅游”、缺“城市型旅游”,城区良好的自然山水与历史要素未能得到利用,设计与策划不足导致城区旅游发展滞后;
四是约束不足,规模工业+居住的布局方式遍地开花,上游污染型工业开始威胁城市水源安全,大型城市绿楔缺乏,城市空间管控缺乏有效约束。

继续工业化道路、还是寻求特色化的发展路径成为上饶的方向性选择
同时,在越来越多的总体规划工作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市政府和规划局对于总体规划的诉求不尽相同。规划局关心的是城市性质、用地规模、空间布局、指引管控等总体规划的传统性内容,但是市政府更多关心的是城市发展战略、新兴业态策划、重要项目的设计等传统性以外的内容。因此,只有从定位、战略、管控、策划等方面的全方位思考,才能既响应诉求、又解决中等城市的发展困境。

中等城市总体规划技术探索框图
“立意于特”的定位强调城市定位不仅要找寻个性,更要思考特色价值得以凸显的路径。对上饶来说,“风景城市”是其最为鲜明的城市个性,“县县有风景、处处是风景”让2014年城市的旅游接待人数位列全国第17位。上饶是江西省旅游景点最多的城市,无论4A级以上景区数量(5A级2处、4A11处),还是驴妈妈网站、携程旅游网站的推荐景点数量都高居全省第1位。上饶的另一个城市个性是“门户城市”,沪昆、京福两条国家级高铁干线的交汇让上饶运行高铁车次数量位列全国第17位,上饶成为江西对接长三角、海西的门户城市。

“县县有风景、处处是风景”是上饶城市的最大特色

上饶是江西省旅游景点最多的城市
“风景城市”个性与“门户城市”个性的叠加,让上饶有机会成为国际旅游圈的旅游营运中心以及江西新兴经济的先锋城市。一方面,京福线串联的是黄山、上饶、武夷山等国内重要的旅游区,沪昆线带来的是长三角、中三角等客源市场,它们的交汇让上饶有望成为闽浙赣皖国际旅游圈的旅游营运中心;另一方面,临近江浙地区的门户优势让上饶的新兴经济蓬勃发展,无论是电子商务企业数量、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数量还是信息服务产业园数量,上饶都位居全省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兴经济先锋城市。

临近江浙地区的门户优势让上饶的新兴经济蓬勃发展
因此规划确定“风景上饶”的城市目标定位,既要提升风景旅游,又要突出门户优势发展风景延伸的新兴产业,同时要营造风景城市,将上饶建设成为旅游营运中心、新兴经济门户和最美田园城市。

风景上饶公众宣传画
“立身于革”的战略强调中等城市的发展动力找寻不仅要有所变革,也要有所传承。一方面,在新常态背景下更需要关注休闲旅游、新兴经济等多元动力。另一方面,通过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较大的城市分析可以发现,旅游经济可以驱动县级单元的发展,但难以完全驱动中等体量地级城市的发展,中等城市仍要继续培育产业转移与产业转型的工业化动力。上饶既要关注新兴经济发展,也要关注既有制造业提升,实现向有风景的综合型城市的转变。

中等城市应当着力实现向有风景的综合型城市的转变

既关注新兴经济发展,也关注既有制造业提升
规划于上饶构建“一大一新六园区”的多元产业体系,“一大”指大旅游,“一新”指新经济,“六园区”指光伏、汽车、机电等六个制造业园区,进而在上饶实现既有大板块的风景工业园区、又有小微化的创新创业空间、还有主题旅游休闲带,共同交汇织就上饶的多元产业动力。

“116”多元产业体系的空间布局
“立足于实”的管控不仅强调对战略的落实,更关注与规划管理的衔接。一方面,规划通过指标体系的引导与管控、用地平衡的引导与管控、中心城区景观通廊的划定、基于望山视线通廊的建设强度管控等将风景上饶的各项战略切实落地;另一方面,规划通过用地规模管控、编制分区单元规划、更加关注城乡边界地区管控的规划区“三线四区”划定等夯实与下层次规划和规划管理工作的衔接通道。

基于景观通廊分析的城市绿线划定

基于望山视线通廊分析的城市建设强度管控

更加关注城乡边界地区管控的规划区“三线四区”划定
“立行于设计”的抓手强调不仅要关注单个要素的深入设计,更要关注整体的组合效应。一方面,规划深入设计城边的主题旅游休闲带,设计浙赣铁路公园、水南历史文化风貌区、风景高铁站、恢复解放河等城内的空间修补、生态修复工程,尝试寻找“触媒项目”以改善上饶“有景区型旅游、无城市型旅游”的问题。另一方面,泰山(泰山景区+泰山方特)、拉斯维加斯(赌城+会展之城)的案例告诉我们空间的集聚与功能的互补,能够产生良好的旅游组合效应。规划构建“城外提升观光+城边策划游乐+城内强化双修”格局,实现城景融合与旅游的叠加效应。

空间的集聚与功能的互补能够产生良好的旅游组合效应

城边策划游乐:打造城郊主题旅游休闲带

城内强化双修:浙赣铁路公园空间修补工程
“方向不清、动力不足、管控不足、策划不足”是中等城市面临的普遍性困境,《上饶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从“立意于特”的定位、“立身于革”的战略、“立足于实”的管控和“立行于设计”的策划四个方面寻求突破。规划强调定位上要找寻城市个性,更要思考让城市个性价值凸显的路径;动力找寻上要有所传承,更要有所变革;管控上要关注落实战略,更要关注管理衔接;策划与设计上要注重单个要素的深入设计,更要注重整体的组合效应。
未来城市总体规划的变革将向更有战略高度(大城市)和更加落到实处(小城市)两个方面发展。中等城市兼而有之,既要有定位与战略的提升,又要有设计与管控的落实,才能更好地引领中等城市的转型与发展。

中等城市总体规划技术探索小结
致谢:
《上饶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项目主管为中规院王凯副院长、郑德高副总规划师,项目负责人还包括中规院上海分院朱郁郁副总规划师、董淑敏城市规划师,项目参加人为姜秋全、周韵、陈阳、汤春杰、王玉、朱雯娟、周扬军、赵祥、唐安琪、高艳、冯琼等,项目合作单位为上饶市城乡规划局、南京大学,在此谨表谢意。
作者简介

林辰辉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规划三所 城市规划师
近年参与并获奖的项目包括:《天台“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及重点地段城市设计》获2013年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上海大都市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获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战略研究成果二等奖;《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年)》获2012年中规院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天台县白鹤镇重点地区总体城市设计》获2014年中规院优秀村镇规划设计一等奖;《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之交通发展战略规划》获2010年中规院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上海临港张江科技港城市设计》获2014年中规院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石狮市海洋生物科技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参加2014年中国“5.18海交会”项目推介。此外,参与发表的论文《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演变的影响》获2012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三等奖。

CAUPD2015年度业务交流会视频已上传至http://www.china-up.com/video.php,欢迎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