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三省一市的定位,上海是核心圈,江苏、浙江、安徽三省是紧密合作圈,其余外围(河南、山东等)都是辐射圈,城市群的编制工作正在加速。
5月3日,国家发改委官网透露,长江三角洲(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并报国务院审批。

一名参与长三角城市群规划编制的知情人士透露: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去年8月基本完成初稿,其后征求各部委以及三十几个司局的意见进行修改,反反复复进行了两三轮。
据一名参与前期编制工作的地方学者透露:长三角城市群涵盖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三省一市的所有地级市。“并不包含所有的地级市,三省一市中哪些城市覆盖哪些城市不覆盖,此前争议很大,现在还未发文,不方便透露。”上述知情人士对说,城市群不是搞拉郎配,要看经济联系、交通的通达性,区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秦副院长表示,原先长三角城市群的范围比较小,其后部分城市不断纳入,现在大约涵盖30多个地级市。
参考已发布的城市群规划的框架而言,一般包含规划背景、发展思路、总体布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共建等多个章节。
关于整体定位,从大的范围而言,长三角城市群的目标是要打造成世界级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平台。从内部省市来看,上海是龙头,城市组团发展,空间布局包含核、轴、带、圈、片等的。
关于三省一市的定位,上述地方学者介绍,上海是核心圈,江苏、浙江、安徽三省是紧密合作圈,其余外围(河南、山东等)都是辐射圈。

作为东部的城市群,更加突出创新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目标包括创新、创业、交通、环境等一体化,突出创新的协同效应,产业的内容偏少。有具体的时间表、路线图,以及指标支撑等。长三角城市群规划的具体项目不多,涉及交通(城际铁路、断头路等)、能源、水力等方面。
安徽省经济研究院总经济师周云峰介绍,长三角城市群主要涉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依托长江经济带为主要交通干道建设产业功能区,打造长三角科技型的创新高地。眼下,长三角地区地企业布局、互联互通、通关一体化、对外贸易、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待提升。
在2014年9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关于强化城市群交通网络建设中提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要建设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多三角、放射状”的城际交通网络。长三角城市群只是未来城市群大部队中的一部分。
今年3月17日公开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关于“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中明确提及,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提升山东半岛、海峡西岸城市群开放竞争水平。培育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壮大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引导北部湾、山西中部、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形成更多支撑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上述18个城市群中,东北地区城市群又分为哈长城市群和辽中南城市群。换句话说,算上辽中南城市群,提及的城市群数量达到19个。其中,北部湾、中原等城市群规划也会被纳入国家发改委今年的年度工作安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