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研究生暑期课程将结合2016年国际中国规划学会(IACP)年会,邀请由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地理加权回归(GWR)理论与方法的创始人斯提沃特?福瑟林汉姆(A. StewartFotheringham)教授领衔的国际、国内著名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教授团队,对空间计量经济学前沿理论与方法、应用案例、主流软件、研究设计和论文发表等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讲解和讨论。
人文社会科学的空间转向使得空间计量经济学正在成为空间综合人文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也是广大硕士生、博士生和青年学者们开展社会科学定量研究的必备技能。为了推动空间计量经济学前沿理论与方法研究、提升空间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水平、促进中国青年学生学者融入空间计量经济学国际学术社区,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主办,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和中国区域科学协会承办,由国际中国规划学会、北京大学出版社、ESRI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协办的首届北京大学研究生暑期学校《空间计量经济学前沿》即将于2016年6月30日至2016年7月9日在美丽的燕园召开。
一、授课教师
斯提沃特?福瑟林汉姆院士(A. Stewart Fotheringham)。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地理加权回归(GWR)理论与方法的创始人、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地理科学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统计学、数学和计算方法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及其在健康、犯罪、零售业和人口迁移等领域的应用。他在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方面做了开创性工作,是空间计量经济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担任一系列重要学术职务,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
沈体雁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模拟与规划”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包括基于知识的区域发展理论、空间计量与空间分析、城市模拟与政策分析、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划等领域。组织编著了中国第一本以《空间计量经济学》为名的著作和教材,为空间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赵作权研究员。美国GeorgeMason大学公共政策学博士,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2012-),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2012-),曾任德国马普学会经济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主要从事空间经济分析、创新政策与区域发展政策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土资源部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编制重大专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部重点项目“基于国土空间分异机理的区域协调管理模式研究”等重要课题。著有《空间格局统计与空间经济分析》、《空间分布与经济增长:美国经济1969-2000》等专著,在精细空间统计与分析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中国著名的空间统计和空间经济分析专家。
鲍曙明教授。美国密西根大学中国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城市与区域分析实验室”创始主任、区域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华通空间智能技术应用研究院创始院长,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科学协会秘书长(2009-),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常务执行主任(2005-)。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智能系统、区域经济学、空间统计和空间计量经济学等。在空间计量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分析领域做出了开创性工作。
叶信岳教授。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博士,美国肯特州立大学计算社会科学实验室创始主任、博导,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科学学会主席(2016-2017),历任美国地理学会区域发展与规划委员会主席(2014-2015)、亚洲地理委员会主席(2015-2017)。主持和参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美国商务部、美国能源部等资助的共计450万美元的科研项目,发表72篇英文学术论文。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地理信息系统、时空大数据分析、经济地理学和空间计量经济学等领域。
二、课程设置
本次研究生暑期学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16年6月30日至7月3日,IACP年会专场学术论坛;第二阶段,2016年7月4日至2016年7月9日,暑期学校课程。学员可以选择参加“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两个阶段,也可以只选择“第二阶段”。
暑期学校将开设正式课程、辅助课程和学术讲座三类课程。其中,正式课程主要介绍空间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两类模型,包括其模型设定、估计以及检验,让学员理解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体系及其进展;辅助课程主要介绍GeoDa和Matlab等空间计量软件及其操作使用,让学员将所学到的模型方法应用于教学、科研、学习和工作之中;学术讲座主要就空间计量相关的GIS软件应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空间统计方法、空间计量研究设计、空间数据介绍、教材说明等议题举行专题讲座,帮助学员围绕核心知识点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主要内容包括(见附件1):
1、空间计量经济学前沿领域;
2、空间回归;
3、地理加权回归;
4、空间面板模型;
5、空间统计。
课程时间为2016年6月30日至2016年7月9日。课程地点为北京大学廖凯原楼(政府管理学院)。暑期学校授课语言为英语和中文,部分主要课程和会议专场使用英文,辅助课程和讲座使用中文。授课方式强调参与式、互动式和研究性学习,鼓励学员带着研究课题报名学习。
三、招生计划
1、招生对象。国内外高校经济学、地理学、规划学和管理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和高校青年教师。学员应具有一定的英文水平、计量和空间计量经济学基础以及独立科研能力。
2、招生人数。招收正式学员 60 人。
3、报名。即日起至2016 年 6 月10日止,申请者将一份报名表(附件3)和一份个人陈述( 1000 字以内)发送至sp_econometrics@126.com ,邮件主题请注明“北京大学研究生暑期学校申请”以及“学员所在学校名称+本人名字”字样。个人陈述请扼要说明个人的基本情况、已有的专业基础、知识面、研究兴趣和未来的学术发展方向等。此外,欢迎申请者随报名邮件提交一篇研究计划或工作论文。研究计划应说明研究的背景与目的、理论框架、方法和研究设计、预期结果或初步结果。工作论文为学员已经完成或正在撰写的、尚未发表的学术论文。有研究计划或工作论文提交者将优先录取,鼓励学员在暑期学校与教师讨论和修改研究计划或工作论文,研究设计和工作论文的质量将作为评选优秀学员的重要依据。
4、录取。本次暑期学校成立学员招募与选拨小组,制定选拨方案,根据报名表、简历和工作论文择优录取。2016年6月15日之前通过邮件和电话等通讯方式发送录取通知,并在北京大学和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的网页公布录取名单。
5、学员待遇。
1)在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和相关单位的资助下,组委会将支付教师的讲课费、场地和设备费、以及正式学员的资料费和就餐费,不收取学员任何费用。学员往返差旅费和住宿费自理,电脑自备。请学员参照组委会提供的招待所清单自行提前预订住宿地点。在遵守北京大学餐饮相关规定的前提下,组委会依据北京大学有关规定为学员办理食堂就餐卡,统一提供就餐服务。
2)学员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由组委会免费提供意外保险。
3)学习成绩合格者获得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颁发的结业证书。
4)经评估为优秀学员者获得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颁发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暑期学校优秀学员证书”和一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版《空间计量经济学》教材。
四、联系方式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空间计量经济学前沿”研究生暑期学校组委会
联系人:沈体雁、于瀚辰、韩旭、王菁
联系电话:010-62758811,13301297089
邮箱:sp_econometrics@126.com,rsachanxu@163.com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廖凯原楼
邮政编码:100871
有关暑期学校的更多信息请参见:http://www.sg.pku.edu.cn/或 http://www.rsac.org.cn。
附件1:2016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暑期学校“空间计量经济学前沿”时间安排
阶段 | 时间 | 内容 |
第一阶段 | 6月29日下午 | 报到 |
6月30日上午 | IACP年会“交通与大都市区协同发展”专场(北京交通大学科学会堂) |
6月30日下午 | IACP年会“如何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专题讲座(北京交通大学科学会堂) |
7月1日全天 | IACP年会院长论坛 |
7月2日上午 | IACP年会开幕式 |
7月2日下午 | IACP年会“城市与区域研究方法”专场学术论坛 |
7月3日上午 | IACP年会“城市与区域研究方法”专场学术论坛 |
7月3日下午 | IACP年会“城市与区域研究方法”专场学术论坛 |
第二阶段(I) | 7月4日上午 | 开幕式(材料分发) Stewart院士主题演讲(地理加权回归I) |
7月4日下午 | 沈体雁教授主题演讲(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进展与新版教材内容体系) |
7月4日晚上 | 于瀚辰、谭丽、曹巍韡:暑期学校软件安装以及基本操作 |
7月5日上午 | Stewart院士主题演讲(地理加权回归II) |
7月5日下午 | 于瀚辰、谭丽、曹巍韡:GWR4变参数空间计量模型与软件 |
7月5日晚上 | 自习 |
7月6日上午 | Stewart院士主题演讲(地理加权回归II) |
7月6日下午 | 于瀚辰:GWR4变参数空间计量研究案例 Stewart院士讨论课:如何做好空间计量研究? |
7月6日晚上 | 冷餐会 |
第二阶段(II) | 7月7日上午 | 沈体雁、于瀚辰:空间回归模型的估计和检验 |
7月7日下午 | 沈体雁、于瀚辰:空间回归模型的估计和检验 |
7月7日晚上 | 于瀚辰讲座:Geoda系列软件及其应用 |
7月8日上午 | 赵作权研究员主题演讲(空间统计) 赵作权研究员主题演讲(空间统计) 赵璐:空间统计软件与案例 |
7月8日下午 |
7月8日晚上 | ESRI讲座:ARCGIS软件空间计量分析 |
7月9日上午 | Workshop:如何做好空间计量研究? 孙铁山:空间计量研究设计 叶信岳:空间计量研究案例 鲍曙明:中国空间信息系统 蔡小兵:ARCGIS与空间经济分析 |
7月9日下午 | 学员优秀论文报告或心得体会交流 闭幕式(颁发结业证书和优秀学员证书) |
(正式内容安排将于2016年6月25日通过网站和微信公布)
附件2 暑期学校教师团队名单(以姓氏笔画为序)
姓名 | 学术背景 | 研究领域 |
斯提沃特?福瑟林汉姆(A. Stewart Fotheringham) |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地理加权回归(GWR)理论与方法的创始人、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地理科学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 空间分析、地理计算、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沈体雁 |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秘书长,组织编著了中国第一本以《空间计量经济学》为名的著作和教材 | 空间计量、空间分析、城市与区域模拟与规划 |
赵作权 | 美国George Mason大学公共政策学博士,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2012-),著有《空间格局统计与空间经济分析》、《空间分布与经济增长:美国经济1969-2000》等专著,中国精细空间统计与分析领域开创者 | 空间经济分析、创新政策、区域发展政策 |
沈艳 | 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国际计量经济学会会员和美国经济学会会员,北京大学人力资本与国家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Journal of Econometrics等刊物的匿名审稿人。 | 计量经济学、中国经济研究 |
虞吉海 | 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副系主任,《Spatial Economic Analysis》杂志联合主编 | 空间计量经济学、面板数据分析、高级计量经济学 |
鲍曙明 | 美国密西根大学中国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城市与区域分析实验室”创始主任、区域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华通空间智能技术应用研究院创始院长,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科学协会秘书长(2009-) |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智能系统、区域经济学、空间统计和空间计量经济学 |
叶信岳 | 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博士,美国肯特州立大学计算社会科学实验室创始主任、博导,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科学学会主席(2016-2017),发表72篇英文学术论文 | 地理信息系统、时空大数据分析、经济地理学、空间计量经济学 |
吴玉鸣 | 华东理工大学空间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城市与区域分析实验室副主任、商学院经济学系系主任,区域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空间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开创者 | 城市与区域经济增长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应用空间统计、空间计量经济学 |
冯等田 | 北京大学博士后,青岛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空间计量经济学》联合编著之一 | 统计学、空间计量经济学、经济分析 |
孙铁山 | 美国南加州大学规划学博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空间计量经济学》联合编著之一 | 空间计量经济学、地理信息系统、经济地理 |
赵璐 |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 空间统计、城市与区域政策分析 |
蔡小兵 | ESRI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 |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 |
于瀚辰 |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 | 空间计量经济学、博弈论 |
曹巍韡 |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 空间计量经济学、图论 |
谭丽 | 北京建筑大学地理信息学院 |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 |
附件3:2016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暑期学校《空间计量经济学前沿》报名表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是否学生 |
|
如果在职: | 职称 |
| 身份证号 |
|
如果在校: | 年级 | 硕士 年 博士 年 | 身份证号 |
|
学号 |
|
现工作单位或就读学校及院系 |
|
目前所从事或所学的专业和研究方向 |
|
具体通信地址 |
| 邮编 |
|
联系电话或手机 |
| 电子邮箱 |
|
学历情况 | 本科 硕士 博士 |
|
个人工作简历 | 起止时间 | 在何单位、从事何种工作(从本科毕业后算起) |
|
|
曾经学过以下哪些课程(学过请打√) | □统计学 □计量经济学 □空间计量经济学 □地理信息系统 |
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 □通过大学四级 □通过大学六级 □未通过四级 □其他 |
以前是否参加过类似的暑期课程班? | □是 □否 | 是否曾使用空间计量方法写过论文? | □是 □否 |
报名选择 |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 |
请简述参加此次暑期班的目的,以及今后在教学、科研或学习方面的打算 |
|
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
我本人保证以上信息完全属实。 申请者本人签字: 填表时间:
|
中国城市与区域实验室:中国城市与区域研究的交流平台,关注城市与区域发展转型,借鉴全球城市与区域发展智慧,做有国际水平的中国城市与区域现实问题导向型研究。努力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研究者,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组织者,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传播者。
欢迎读者供稿,小编邮箱:LLXJRBB@163.com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国城市与区域实验室
微信号:CCRLA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