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城市中的建筑究竟能够造多高
分类
(编号:10)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4-01-10 15:06:52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有时候,建筑的极限高度真的是技术的局限,与成本收益衡量的结果,或许在现在技术允许的情况下,人类会不断突破现有的建筑高度,只不过除了技术局限,作为一个城市,城市对建筑高度也具有自身的要求,毕竟在城市中孤零零高耸入云的建筑,并不一定是一个很美丽的城市景观。下文对建筑高度的影响要素在技术层面进行了剖析。 美国最高的建筑真的是世贸中心一号楼的1776英尺(609.6米)吗?理论上,世贸中心一号楼已经达到了这个高度,但是其中408英尺(102.4米)是塔尖,这部分显然不能划归为建筑部分。不过,算还是不算,还要看CTBUH(高层建筑与城市住宅委员会)这家高层建筑裁定机构所做的裁定。 如果把一号楼的塔尖部分视作天线而非建筑本身,那么世贸一号楼将成为全北美第三高,仅次于芝加哥的威利斯塔和芝加哥特朗普国际大厦酒店。好吧,就算这样,一号楼还是很高了——1368英尺(417米),这个高度还没算塔尖。 无论一号楼的高度是417米还是609.6米,威利斯塔的实际高度都要比一号楼更高。假设有两个人各自爬上这两栋建筑的最高层,那么在威利斯塔里的人会比世贸一号楼里的人高出83英尺(25.3米)。看到这里,你以为这两栋建筑就已经很“逆天”了么?瞧瞧中东和亚洲吧,已建成的,在建的,规划中的都可以轻松秒掉北美的高楼。摩天大楼的极限在哪里?可以建造出一英里(约合1609米)高的建筑么?比喜马拉雅山还高的呢?我们来看看物理是如何解答的。
防风安全和地震安全
全球建筑目前的最高纪录是位于迪拜的哈利法塔,高度828米,遥遥领先于第二名的苏丹麦加皇家钟塔饭店,两者相差227米。要建造如此高的大楼,需要采用一种全新的构造设计,称之为“扶壁核心”。这种概念有点类似三脚架或者三足鼎,由三条足支撑中心核心,建筑物的大部分支撑由中心核心完成。每条足都会挤压另外两足,哈利法塔的稳固与其说是依靠超强钢结构和混凝土,不如说是采用了这种新式设计。 不过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即便采用了这种设计优势,太高的建筑所需要的钢材势必会更重,因此越高的地方,建筑物势必越瘦窄。这样做也是出于防风的考虑。哈利法塔的楼层高度错落不一,各个顶端部分也不在一个水平面上,正是这样的设计减轻了阵风的威胁,同时也避免了高楼旋风的形成。 保护超高层建筑的另一大难题是抗震。为研究建筑物在地震中的运动模式,建筑师们通过将微缩建筑模型置于风洞和震动平台,来观察混凝土在震动中是如何变形的。超高层建筑必须能挺过特定震级下的地面晃动,这取决于建筑物的抗震需求。今年早些时候,中国的研究人员在《建筑钢材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这些中国研究者用计算机模拟了超强地震中超高层建筑的晃动,结果是大楼就像煎饼做的一样晃动,最后倒塌。然而,研究者也指出,这种剧烈的强震几乎不可能发生。 2012年秋天,CTBUH委员会询问了一部分精英建筑设计师:目前建造一公里甚至一英里高的建筑最大的难关是什么?有人表示:“人们的创意和想象力是最大的难题,无论是工程师、设计师还是客户都会想方设法造更高的大楼。”排开这种对超高大楼的热衷,目前超高层建筑的主要难题还是取决于人们能爬多高。
电梯能修多高
把人运到高处可能是超高层建筑遇到的最大难题。目前最强悍的哈利法塔电梯可以爬升到504米高度,要想登顶的话就要再做另一部电梯。速度也是个麻烦事儿,目前世界最快的电梯位于台北101大厦,从5楼直达89楼的室内观景台只需37秒,最高时速每分钟1010米。下降速度还只能保持在这个速度的2/3。如果不考虑乘客对压力变化的承受能力,技术上我们还能升降得更快。也就是说,要想造一栋一英里高的建筑不是什么难事,只不过你得坐很久很久的电梯,然后换很多很多次电梯。 理论上,建筑越高底层需要的面积就越大。想像一下,从家坐地铁到上班的大楼,下地铁后还要换车或建筑内部的地铁。超大型建筑的规划类似于全封闭垂直建造的城市——工作区、生活区、购物区、娱乐区还有其他的功能区域。如果真是这样,交通反而变成了超高超大建筑面临的最大问题。 当然建筑师们也可以采取埃菲尔铁塔所采用的镂空底座。也可以把超高层建筑建造在其他小型建筑之上。否则无论是占地面积还是浇灌难度,都会让建造超高层建筑看起来那么奇幻。
什么是高度
与世贸一号楼一样,绝大多数超高层建筑实际上没有看起来那么高,大多数建筑的最高登顶高度和塔尖顶部都差一定的高度(通常这个数字都还不小)。CTBUH将这一现象称为消弭高度,与20世纪70年代中叶修建的大楼相比,消弭高度增长了400%左右。 如果排除消弭高度,72栋世界超高层建筑中的44栋(61%)其实都没有达到300米高,从而退出超高层建筑的排名。 未来的建筑要达到一英里这个高度,很可能采取类似的构造,这也包括规划中的吉达王国塔。某些设计师也指出,要建造一英里以上的高楼,甚至比山还高的大楼也不是不可能。如果这些大楼真的建造出来,那么就要保证建筑里人们的健康、安全和舒适,同时弥补高层建筑气压低和缺氧的问题。 建筑的高度没有理论极限,是否需要建造超高层建筑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原文来自:中华建筑报 原文作者:瑞贝卡·波义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