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日报:第125期,今日收录34篇
往期查看:www.guihuayun.com
合作联系:admin@caup.net
查看列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本期推荐文章

奢侈品消费力排行榜:广州到底有多弱、成都到底有多强?
2016-05-04 孙不熟 城市战争
作者为我们带来了分析城市奢侈品消费力计算的简便方法,基于互联网开放数据。比如奢侈品门店数量、顶级豪车销量、快时尚门店数量,虽然简单粗暴,但也十分有趣。
互联网开放数据还有很多潜力可挖,其中节选部分的豪车品牌销量来自易车网:
http://index.bitauto.com/xiaoliang/

文章摘录如下:
再看男性消费力,豪车:北上深蓉最强,广州再次有垫底之势
以下数据均来自易车网的销量指数,反映的是各大豪车品牌在主要城市的销量排名。统计时间段是2015年第四季度,若要获悉每个月的销量数据可以自行到该网查阅。以下所有图片均可以点击放大来查看。
这是奥迪在主要城市的销量排名

这是宝马在主要城市的销量排名

这是奔驰在主要城市的销量排名

这是玛莎拉蒂在主要城市的销量排名

这是劳斯莱斯在主要城市的销量排名

这是法拉利在主要城市的销量排名

这是兰博基尼在主要城市的销量排名

这是特斯拉在主要城市的销量排名

暂时只统计了这几个国人耳熟能详的豪车品牌,如要查看更多品牌的销量数据,可以打开http://index.bitauto.com/xiaoliang/查阅。
易车网特别注明了,以上“销量排名”是根据公安部门的上牌数量来计算的,比较准确。图表中的“同级别排名”指的是该品牌在该城市同类车型中的销量排名,与本文主题无关,大家可以忽略。
无论看哪个品牌的销量,北京上海深圳与成都都是顶级豪车在中国的最大买家,其中成都在很多品牌的销量上还超过深圳,稳居第三名。
作为一线城市的广州继续没有存在感,其在豪车购买力上的表现,比之女性奢侈品还要差劲。在劳斯莱斯与兰博基尼两个品牌上,广州的销量居然都没有进入前20名。
如果说奢侈品的购买力受到港澳因素的影响,但豪车的购买力显然与港澳没有多大关系,深圳在豪车购买力上的逆袭,就是例证。
当然,有人可能会质疑,以上所有数据只是统计了2015年第四季度,不具备代表性。但其实查看其他季度的数据,排名情况也大同小异。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原文全文:

一帖了解什么是综合交通调查
2016-05-04 啸谈阡陌
标题:成都开展全国最大规模的“综合交通调查”
交通拥堵已成为难治的“城市病”,“望闻问切”才能开出治病良方——昨天成都市规划局宣布,为应对城市拥堵,我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覆盖地域最广、投入资源最多、调查内容最全、采用技术最先进的综合交通调查已经启动,本月内将实施其核心项目居民入户调查。而该次“综合交通调查”的规模是全国最大的。
为什么要调查?
摸清我市交通运行现状和交通出行特征规律
让城市更加畅通,是职能部门一直在努力的工作。昨天,成都市规划局宣布,4月28日下午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综合交通调查动员大会,标志着我市首次综合交通调查启动;本月,该调查核心项目之一——入户调查将开始进行。
为什么要进行此次规模空前的“综合交通调查”?昨天,成都市规划局总规划师万小鹏表示,现在不少市民的感觉就是每天很堵,但拥堵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堵点上的机动车流又是由何处汇聚于此的?这些都没有一个经科学调查形成的答案。而据统计,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400万辆,居全国第二,并且还在不断攀升。尽管成都市一直大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但仍难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交通资源供需矛盾日渐显现。另外,长期以来,成都市交通规划编制、交通发展政策制定主要依赖于经验判断和理论推演,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撑,难以进行科学的量化分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交通系统的良性化发展。国外许多城市已建立起综合交通调查长效工作机制;而在国内,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目前也已经基本形成了每五年开展一次全市综合交通调查工作的长效机制;另外据不完全统计,重庆、武汉等20余个城市,在近几年已经陆续开展过全市综合交通调查。相比之下,成都尚未进行过全市范围的大规模综合交通调查,迫切需要弥补与其他城市的差距。
“‘综合交通调查’其实与每个市民都有关。通过此次调查,一是要摸清我市交通运行现状和交通出行特征规律,掌握全面、真实的交通基础数据,为深入研究城市交通问题、制定交通缓堵保畅等措施提供有力支撑。二是依托获取的基础数据,建立起一个能够有效反映现状交通运行特征及预测交通发展趋势,功能使用、技术可靠的城市交通数据信息平台,以切实提高我市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各项决策的科学性。”万小鹏表示。
有哪些调查方式?
大数据+个体调查 调查规模全国最大
本次调查将是成都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覆盖地域最广、投入资源最多、调查内容最全、采用技术最先进的一次综合交通调查。此次调查范围覆盖成都全域,调查获取数据分为四类,即居民入户调查类、交通专项调查类、交通大数据收集类及其他交通相关数据收集类。

交通出行活动调查信息样例
针对交通出行个体的居民出行调查将通过入户调查实现,调查对象涵盖全域,共计约35万人,其调查规模是全国最大的。交通专项调查包括公交调查、典型吸引点特征调查、路段流量调查、交叉口流量调查、流动人口调查等调查。交通大数据采集则是综合交通调查十分重要的补充手段,在本次调查中,将与手机通信运营商及互联网地图导航企业开展合作,基于大样本、全方位的手机信令数据和地图导航APP数据,进行等多样化的应用分析。同时还将集成出租车GPS数据、公交GPS数据、成都一卡通刷卡数据。
其他交通相关数据收集包括土地利用、就业就学、机动车保有量、道路及慢行设施、公交设施、停车设施等数据资料。
据介绍,本月,将进行居民入户调查;6月初,完成居民出行入户调查;年底,完成该次调查工作。而在综合交通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下一步将建立成都市交通数据信息平台,以区域交通模型、市域宏观交通模型、片区中观交通模型及微观仿真模型为核心,为成都市不同层次的交通规划编制、发展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如何进行入户调查?
入户调查11万户 事先会进行告知
“居民出行调查是本次综合交通调查的核心项目。”据万小鹏介绍,居民出行调查是目前交通调查中不可缺少和替代的出行特征调查方式,是综合交通调查的核心项目,主要通过入户访问的方式获取信息,以入户访问的形式开展。调查对象涵盖全域共计约11万户家庭约3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约2.5%。
此次入户调查的范围为成都全域;调查对象包括小区、出租房、工厂宿舍等地居住的各类人群,采用抽样调查方法。本次调查结合人口密度、出行强度分布,制定了差异化的抽样率。其中,调查核心范围为中心城区及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抽样率达3%;调查重点范围为城市规划区,包括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高新、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双流、郫县,以及新津县普兴、金华两镇的行政辖区范围(面积3753平方公里),抽样率为2.5%;余下区域抽样率为1.5%。全市总体抽样率在2%以上。

居民出行调查范围及抽样率
居民出行调查的目的是获取居民的户基本信息、车辆拥有、从业情况、交通出行活动等与交通相关的特征信息。其具体内容包括调查基本情况;以及出行特征——出行地点、出发时间、各出行段交通方式、主要交通方式、到达地点、到达时间、同行人数、出行支付、停车费、车辆行驶总里程、工作日一天平均行驶里程等信息。同时,还有意愿调查——购买小汽车的打算、公交忠诚度调查、交通拥堵治理和对于交通规划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及对交通政策的理解等。
在此次入户调查中,将首先用在小区张贴通告等形式,告知住户被选中成为调查样本;然后由佩戴统一调查证的社区工作人员上门进行访问式调查;调查时段一般在晚上6点以后、9点之前。调查将采用手持式调查设备,调查问卷以APP的形式实现电子化。在数据管理方面,居民出行调查将不会记录姓名、门牌号等信息;获取的全部调查数据将进行严格、妥善的管理,市民不用担心隐私泄露的问题。“我们郑重承诺,交通调查的信息来自于市民,也必将服务于市民,希望广大市民支持和配合调查工作。”万小鹏表示。
而与以往调查完成后才公布结果不同,此次调查在过程中就将及时向社会权威发布交通调查工作动态信息情况,以及交通调查数据信息简报,充分保障公众对交通调查工作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原文全文:

《上海市城市设计(建管)导则》简介
2016-05-04 全心全意
引导体系:
《导则》从上海市整体风貌特色和空间分布特点出发,对城市空间进行分类引导,挖掘并提炼各类城市空间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引导要素,从而建立一个完善的城市设计(建管)引导体系。
《导则》将引导对象分为“引导区”(具有显著空间特征的一类建筑聚集区)、“引导带”(城市空间形态中的视线廊道及感知路径)、“引导核”(城市核心节点)三类,针对不同引导对象提出相应的引导要素。
引导要素对应表

引导要素分为针对实体空间的建筑群体类要素,例如建筑组合方式、建筑体量、比例、风格、立面等,和针对行人感知的空间环境类要素,例如建筑出入口、建筑退界形成的街道空间、景观人文设施等,尤其是最易被人感知的建筑底部空间。

引导要点:
引导区主要关注历史文化风貌区、公共活动区、居住区、绿地公园周边地区,针对各分区的现状问题提出相应地设计导则,旨在通过对城市空间、建筑形体、环境小品的合理控制来引导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保障生活环境的优良品质,促进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引导的要点是:
因此,主要的引导要素是公共开放空间、建筑组合方式、建筑群体体量和建筑风格等总体形态要素。
引导带的引导对象包括黄浦江沿线、苏州河沿线、高架沿线、慢行道路沿线、历史街道沿线。其设计要点:
因此,主要的引导要素除了总体形态要素以外,更多关注建筑立面、建筑底层空间、建筑退界空间等近人尺度的要素。
引导核重要控制区域包括地标、门户地区以及轨交枢纽。城市中的重要节点是城市区域最重要的形象代表,是人们对城市意象的形成过程中确定身份和结构的线索。其设计要点:
统筹节点布局。
引导超高层布局。
优化和提升标志性区域的空间品质。
塑造特色鲜明的标志地段。
因此,主要的引导要素主要包括建筑组合方式、体量、材质,建筑出入口、连通系统等。
《导则》在明确城市整体风貌意向的基础上,对点、线、面各个设计要点提出了城市设计价值取向,对主要的引导要素提出实施阶段的执行引导。
引导区详细引导条文举例

引导带详细引导条文举例

引导核详细引导条文举例

浅显易懂的表达方式
为了使导则的引导更容易被设计者、管理者以及公众接受和使用,本《导则》采用了“大白话”+图解+示意照片等多种表达方式。这种方式能让设计引导的意图直观有效的表达出来,以便让使用者抓住实质和关键点,建立具体的形象和整体的设计框架。
应用机制
本《导则》在对上衔接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同时,主要应用于对下引导具体地段城市设计和建设项目的实施。主要结合原有建设审批管控环节,融入城市设计要求,管控建筑形象。

《导则》旨在突出目标导向,强调过程控制而非产品控制,合理引导,鼓励创新,成果内容注重与管理手段紧密衔接。为了真正发挥城市设计指导和协调开发建设的作用,相应的制度支撑也是极有必要的,因此,建议配套以下政策共同塑造更具活力的“赏心城市”。
建立地区规划师制度,总体把控地区城市设计形态特色;
建立风貌顾问团队,助力特色塑造,加强对重点地区城市设计的规划设计管理;
建立重大项目专家评审制度,汇集专家意见,提高建筑师、规划师的设计水平;
建立城市设计专项资金保障制度,为城市设计预留专项资金,保证城市设计质量。
本期内容来自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四所(城市设计研究中心)富一凝,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