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PC】生态导向型的城市新区控规编制实践 —以西咸国际文化教育园区控规为例
分类
(编号:1116)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6-05-04 00:00:20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点击
蓝字
快速关注规划师杂志
生态控制指标体系是控规阶段落实生态城市新区建设的核心内容。作者
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张军飞
,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耿楠森,
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孟原旭
在《规划师》2016年第3期撰文,
文章在分析生态导向的内涵与国内外实践案例的基
础上,从生态空间、生态交通和生态市政3 个方面提出城市新区控规编制思路与控制策略,并结合地域特色构建城市新区控规
编制体系,通过优化布局、完善指标和构建体系等手段落实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
同时,以西咸国际文化教育园区为例探讨基
于地域特色的生态控制指标,进而完善和优化生态导向型城市新区控规的生态控制指标体系,并通过生态绿地控制单元图则进
一步落实生态控制指标体系,以期更好地指导新区的生态城市建设,同时为西部地区其他类似城市建设生态城市提供参考。
生态导向型的城市新区控规编制
思路
控制思路
规划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区总
体发展目标的指导下,结合地域现状特
征和城市新区“生态环境良好、规划理
念超前、投资建设较快”等典型特征,
进行生态格局要素总体控制;结合国内
外生态导向型城市控规案例的研究分析,
从生态用地布局、生态指标控制和生态
单元图则编制3 个方面构建城市新区控
规控制体系;同时,结合相关生态城市
和绿色城市的指标体系分析与研究,构
建城市新区以“生态空间、生态交通和
生态市政”为主的生态控制指标;并结
合西部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地形地貌
特征,从用地布局和法定图则编制等方
面进一步完善新区开发控制体系,最终
形成地域特色视角下的西部地区生态新
区控规编制的规划策略、规划手段和具
体的规划控制指标( 图1)。
控制策略
规划控制策略在国内外相关案例分
析的基础上,结合城市新区的现状特征
和发展要求,重点从生态空间、生态交
通和生态市政3 个方面构建控制指标,
并分别衍生出土地混合化、空间集约化、
居住便捷化、产业低碳化、公共交通优
先化、慢行交通舒适化、开源节流化、
能源再生化和垃圾回收化9 个方面、16
项二级指标( 表1)。最后,通过文本和
法定图则的方式落实生态导向型新区的
规划目标和建设要求。
控制体系
通过对我国现行控规控制方法和管
理模式的研究,规划构建了符合城市新
区行政主体实际需求的开发控制管理模
式,即两个层面、四大类型的开发控制
管理模式。其中,两个层面指法定文件
和管理文件。法定文件包括文本、管理
单元图则及法定图纸等,主要用于新区
一级行政管理部门对新区开发建设的总
体控制;管理文件包括管理通则、分图图
则、城市设计导则及生态绿地控制单元图
则等,主要用于新区二级行政管理部门对
新区开发建设的详细控制。四大类型指对
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以及刚性与弹性相
结合的分类控制,是基于规划实施可操作
性对控规控制分类的进一步梳理( 图2)。
西咸国际文教园的案例实践
西咸国际文教园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东部,东临沣河,西至沣渭大道,沙河从园区中央穿过( 图3),园区地势平坦,生态环境优越。园区各项建设由管委会统一管理,下设建设部具体落实,以实现控规全覆盖,并要求规划突出生态指标控制,旨在建设人本活力彰显、生态文化突出的西部地区生态示范城区。
生态用地布局
规划在保护基本农田和现状水系等
生态要素的基础上进行建设用地的规划
布局。首先,规划采取生态优先、绿廊
贯通的策略,围绕园区现状农田及沙河、
沣河河道和西成高铁交通廊道形成3 条
规划廊道,形成绿廊贯通的总体格局。
其次,规划结合3 条规划廊道,将规划
用地自然分割成三大开发区( 西区、滨
河区和南区),采取先底后图、绿指成网
和自然分割的空间规划路径,通过指状
公园的分割将三大开发区分割成9 个城
市化区域。再次,规划结合9 个城市化
区域,叠合现状村庄,在延续现状村庄
空间肌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建设用
地,构建初步的主次干道走向。最后,
规划充分挖掘沙河沿岸的自然人文特质,
通过特色功能的植入再造社区活力,并
以指状公园和其他文化设施的植入形成
公园框架。由此,通过上述步骤的分析和
叠加,最终形成了园区生态导向下的
空间形态格局( 图4)。
生态控制指标
自然生态系统控制规划将园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分为5个部分进行控制:①沙河复兴。规划沿沙河建立一条连续的滨水走廊,连接沣河生态系统,形成开敞空间,提升生物多样性的秩序和潜力。②沣河景观廊道。规划引入特色服务建筑,收集地块雨水,在建筑周边形成季节性水面;丰富微地形,利用缓坡弱化大堤的封闭感;建设亲水平台与亲水栈道,提供滨水活动空间并建设生态体验系统。③中央公园。规划以中央公园融合农田与生态,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构建。④指状绿地。规划采用社区农业发展模式与社区雨水收集模式,对指状绿地的建设进行控制。⑤水系统规划。规划围绕沙河古河道布置三级雨洪系统,一级廊道为沙河河道,二级廊道为沙河支流,三级廊道为地表汇水和绿色街道,同时收集雨水形成景观湿地。此外,根据地块特点,规划将排水组织方式分为3 类:第一类紧邻沙河的地块,直接排入沙河;第二类靠近沙河但无法直接排入的地块,在地块周边形成湿地,再通过二级廊道排入沙河;第三类是远离沙河的地块,将雨水排入周边农田( 图5)。
生态城市控制指标规划主要从生态空间、生态交通和生态设施3 个方面构建新区生态城市建设控制指标体系,且这一指标体系由9个规划手段衍生出16 个规划指标( 表2)。首先,生态空间控制旨在实现紧凑城市、生态良好和合理利用土地的目标,分别从土地混合化、空间集约化和居住便捷化等方面研究相应的生态控制指标;其次,生态交通控制旨在实现限制机动车出行、降低出行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目标,分别从公共交通优先化和慢行交通舒适化等方面研究相应的生态控制指标;最后,生态设施控制旨在实现建立更为高效、优化、生态的市政系统的目标,分别从开源节流化、能源再生化和垃圾回收化等方面研究相应的生态控制指标。
生态控制单元图则
规划通过生态绿地控制单元图则对生态用地进行控制和引导。生态绿地控制单元图则主要由控制图纸、图例、单元位置和规划控制与引导要求等内容构成,其中控制图纸是通过直观的图面色彩来区分不同类型生态用地的大小、具体位置和不同用地的用地性质与控制编号;规划控制与引导要求是通过表格的形式对不同编号与不同类型的生态用地给出控制和引导要求,包括地块编号、用地代码、用地名称、面积、开发建设控制、公用设施引导和备注等。例如,在开发建设控制方面,规划重点对生态绿地的主体功能、绿地率、服务设施用地比例、兼容性用途控制及建筑主体限高等进行严格控制;在公用设施引导方面,结合不同用地的自身属性和发展要求,规划建议配置停车场、公共厕所、垃圾收集、供水、供电和排水等公用设施( 图6)。
文章详见《规划师》2016年3期《
生态导向型的城市新区控规编制实践
—以西咸国际文化教育园区控规为例
》
全文电子版详见官网:www.planners.com.cn
《规划师》会员可免费下载哦!
欢迎订阅《规划师》杂志
只要您关注城市规划学术前沿,
愿分享您的美文,
欢迎赐稿。
投稿QQ:2325124337
投稿热线:0771-2438012
微信号:guihuashiza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