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的年轻人幸福感城市排行榜中,我们使用了大量互联网平台的数据来定义适合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这一维度延续了这一思路。

一座城市的生活方式更“好”,或者说更“好玩”,往往意味着客群的质量更高,这显然是对大公司有吸引力的。厦门在这一维度里排名第一,这是一个符合常识的结论。如果你到厦门去,就会理解这个城市确实适合吃喝玩乐。
我们在这个维度中整合了来自滴滴出行、去哪儿、咕咚运动、时光网、优酷、淘宝等互联网平台的用户数据,也加上了部分线下实体门店的数据。



与年轻人幸福感城市排行榜不同,我们测量的不是各个指标的绝对数量,而是各种生活方式的类型是否丰富。对于个人来说,我们也并不提倡每个人都要尝试各种休闲方式,但是好的城市应该具备足够的选择余地,并且能让人们较容易地找到同好。


上海、北京这样的超级城市在这份榜单中没有领先的一个原因是,高昂的生活成本在客观上抑制了多样性。我们曾经报道过独立音乐在大城市的困境,因为房租、乐队外流等原因,不少live house正在关门。它们逐渐挪到了类似厦门或者郑州这样更容易生存的城市。






对于新一线,甚至规模更小的城市来说,这是个好机会。这些城市里的年轻人还未被定型,还在尝试多种可能性。人们经常会谈论纽约的布鲁克林,或者东京的吉祥寺,那里远离繁华中心,但生活成本更低,更受年轻人欢迎,因此孕育了不少创意文化。


而整个柏林可能都是这样的氛围,相比德国其他大城市,柏林并不算最发达,整个城市也没有被商铺塞满,但这反而给年轻人留出了空间。如果一整个城市处在这样的状态中,它应该珍惜,在走向繁华的过程中小心保护生活方式的多样性,有助于形成“气质”“魅力”这种不太好言说的优势,这将帮助城市获得不一般的商业地位。
文/肖文杰 施钰涵
数据获取及分析/项维肖 毛怡玫 沈从乐 傅颖聪 张晓雨 刘洁菲 丁凯丽
视觉/王方宏 项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