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果说电台,我们探讨了如何建立你的不可替代性,核心观点是在一些方法的辅助下不断深入了解自己,来找到你独特的个性、知识和经验的组合。在文章的最后我们提到,对于个人成长和成功来说,找到自身特质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结非常重要,让自己的价值能够看到社会的回报,从而得以持续的发挥。
要实现上面这个美好的愿景,就需要我们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地实现自身特质和社会需求的联结。所以目标选择,成为一个影响我们自身发展的关键问题。

果说电台第71期,火龙果、奇异果和枇杷果将结合最近的阅读、思考和个人经历,来讨论下目标选择的话题:《”死”也要把目标立下来》
以下是具体的分析方法,更具体的介绍和应用方法在音频节目中有探讨。欢迎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收听。
2016的新年目标,你还记得吗?

我们常常会在面临一个新开始的时候为自己设立目标,而每个新年到来的日子,也是这个世界上大量目标产生的日子。在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我们都会许下对未来一年美好的愿望,憧憬一下不远处向我们挥手的未来。相信在2016的新年,你也跟水果君一样,或清晰或模糊地许下过新年的愿望。
转眼已是5月,不知不觉我们的2016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现在你还能想起你的那些新年目标吗?它们实现得还顺利不?
水果君曾在之前的节目中分享过各自的新年目标,在本期节目中水果君们又勇敢地回顾了一下各自目标的进展情况,我们发现对于目标的制定和执行出现了三种情况:
非常清晰地记得自己的新年目标,并进展顺利;
隐约记得当时目标的方向,当下做的事也在预定进程上,但目标似乎没什么用;
记不太清当时自己是怎么说的了。
为了搞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三种情况,我们又去回顾了一下自己当时定的目标,发现当目标越清晰越具体,则记在心中或是不断推进来一点点完成的可能性越高。就像在《成功,动机与目标》一书里作者提到的:
好的目标有两个特征:1、非常具体;2、有点艰巨,但困难得合理。
也就是说,我们经常提到的:
“我要把xx事做好”,并不是一个好的目标;
“我要减肥”,也不是一个好的目标;
“我要把口语练好”,也同样不是一个好的目标。
因为,它们都过于模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衡量标准。而:
“我要在6月30日之前,完成一篇8000字的论文,投到xx期刊”,就是一个非常具体的目标;
“我要在5月1日到6月30日的两个月时间里,减肥5公斤,把马甲线练出来”,也是一个更容易成功的目标;
“我要在出国之前,把美剧《friends》看两遍,整理出口语常用500句”,也是一个更加清晰的目标。
当我们的目标更加清晰,又有一定难度,我们才不会无所适从,不知从何做起。因为有了那么一个可见的灯塔,我们才能知道自己究竟还有多远。
什么样的目标更容易坚持,更容易实现?

如果说,你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可是过不了几天就坚持不下去了,该怎么办呢?
在《成功,动机与目标》这本书里,作者根据我们制定目标的动机,将目标分为两类:
两种动机对于目标的实现各有利弊,当目标比较容易实现时,表现型的目标能够让你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结果;
而当目标有一定困难时,成长型目标则更有利于你的坚持,有利于持续付出努力去达成目标。因为成长型目标更多地跟你自己的内在提升关联起来,当遇到小挫折时,也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让自己失去信心。
所以,当你的目标清晰但很难坚持的时候,可以多问问自己,这个目标到底能给你的成长带来些什么,也许就更容易看到它到底值不值得坚持下去了。
什么样的目标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爱德华.德西和理查德.瑞安两位心理学家曾经在自我决定理论中提到,人们获得快乐和幸福的三要素:
所以,当我们的目标与提升以上三方面关联起来时,就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幸福感的目标。可以看到,能给我们带来幸福的,并不是很多人所认为的金钱、地位和名望。
为了外在压力而追求目标的人,即使追求的是高尚有价值的目标,也不会付出所有努力,表现也不会太理想。
而第三点自由权,其实是我们很多人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忽视的一点,我们很少考虑到自己有主动选择目标的权力与自由,所以经常造成”觉得应该去做,但就是不想做”的拖延症爆发的情况。
当然,在成长中,我们也会面临在外界环境的压力下制定目标的情况,比如升序压力,就业压力等等,当我们不得不去完成一些任务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
音频节目中,水果君也有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分享了一些将外在目标内化的方法,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听听看。
我们能从硅谷钢铁侠Elon Musk身上学到些什么?

在结合个人需求和现实条件来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这方面,Paypal、SpaceX、Tesla、SolarCity的创始人和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水果君把他的方法概括为两个盒子理论:一个是需求盒子,一个是现实盒子。

需求盒子
需求盒子的意思是任何生活中,你希望从状况A(现实)变为状况B(目标)的事情,是自己从内心出发的需求,比如:
A: 我不喜欢自己的工作 -> B: 我喜欢自己的工作
A: 我只有很少的钱 -> B: 我有很多的钱
A: 我跑五公里要60分钟 -> B: 我跑五公里要30分钟
我们很多人可能都有以上的需求盒子,但也就仅此而已;而Elon还有一个现实盒子。在这个现实盒子中,有一些目标是能实现的,有一些是实现不了的,而能否实现只依赖于是否符合物理学的基本准则,而跟你当下所具备的能力无关。

现实盒子
需求盒子和现实盒子的交集就是目标池,你的所有目标都在这里。

目标池
一旦选择了目标,你就会知道应该向哪个方向努力,战略会帮助你找到最有效利用你努力的方法。注意,这两个盒子都是要结合你的成长认知和现实反馈来不断动态更新的。这个概念听起来很简单。但是Musk能够如此有效地利用它的原因在于,他像科学家一样运用它。

不断进化的战略选择过程

找到想要的目标,找到实现的路径

我们可以把目标理解成或远或近的一个点,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做的计划,就像是从当下向远方的这个点画的一个箭头,一个路径。如果那个点不清晰,我们就会迷茫,不知道前进的方向;而如果只有点,没有路径,那我们的欲望就只能仅仅停留在“希望能够实现”的层面。
所以,想要的目标和实现的路径,都将有助于我们一点点实现上期节目中提到的不可替代性,找到个体特质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结。正如书中提到的:
那些最令你自豪的成就都是用辛勤的劳动、不畏艰难的坚持和集中的注意力换来的。
此外,关于是什么思维和为什么思维,近期计划和远期计划的关系,2016后三分之二的目标该如何制定,在本期音频节目中有更多探讨,欢迎大家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收听。
下期主题预告:提升自制力也有小窍门儿。
参考文献:
1、霍尔沃森,成功、动机与目标,译林出版社,2013年.
2、Tim Urban, 厨子与大厨:伊隆·马斯克的独家配方(上), 知识分子微信公众号,http://dwz.cn/3fFBpU
欢迎大家关注面向个体成长探索和工作效率提升的公众号——每天工作4小时,微信号:meitian4h,咱们一起来专注、创造、高效、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