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家文化公园,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内涵,是国家的象征,强调整合一系列文化遗产后所反映的整体性国家意义;由国民高度认同、能够代表国家形象和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独一无二的文物和文化资源组成;具有社会公益性,为公众提供了解、体验、感知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以及作为社会福利的游憩空间,同时鼓励公众参与其中进行保护和创造。 国家文化公园,与经常提到的国家公园并不是一回事。 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域或海域,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国家公园由国家确立并主导管理,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2021年10月,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5个国家公园成为中国首批国家公园。 从国家公园到国家文化公园,近年来,我国对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不断进行着道路探索。国家文化公园由国家公园引申而来,是国家公园新的发展形式。中国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在国家(自然)公园、国家历史(遗址)公园等模式之外,探索一种符合“文化”公园特质的“中国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