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说说文化传承和保护
分类
(编号:4)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6-05-03 11:36:35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澳大利亚的建筑师、城市设计者和政府官员们,经常渴望着自己国家的城市能建得像哥本哈根那样。然而在文化传承和保护方面,我们其实可以向日本学习。 当你想到日本,也许你会想到樱花、和服、刺身、相扑、日式园林、温泉、霓虹灯或者高科技厕所等等文化符号。但你也许想不到,在日本的城市中,会存在着如此丰富和复杂的社会层次。
自然发展的“设计”
对于大多数游客而言,东京就是一座体量巨大、熙熙攘攘的都市。生活节奏快到令人窒息,无论哪里都是摩肩接踵……这是游客们能够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但当观察尺度放大到每个个体的时候,东京内部的生活层次却相当丰富。 在新宿区的超高层建筑边上,就是《银翼杀手》里那种狭窄、杂乱的小街道;与游客聚集地和大商场并立的,是开放式集市和令人生疑的精品店。在摩天大楼组成的都市群当中,又间或夹杂着些许独门独户的“一户建”房屋。 东京的文化复杂性绝非人工设计的产物,而是浑然天成的有机组合。城市建设需要大师的设计,作为城市的架构和发展的指南。然而,让城市有机演化,意味着城市建设者需要明白,城市的发展将不会单纯遵从某一位设计师、或者某一段历史时期的期望或意愿——这就像是播下一颗种子,而你不可能指望“设计”一朵花。 这种不断演化的状态,决定了城市必然不可能呈现单一风格。这种状态要求建设者把城市看作时时变化的有机体,而并非一个需要完善的固定客体。这一观念上的转变让每代建设者都不仅局限于“完成建造”一座城市的过程,而是能够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在发展和传承中权衡
阿德莱德在很多方面上就不是一座“有机”城市。整座城市的规划都依照横平竖直的网格结构进行,例外情况很少。然而,阿德莱德仍旧有机的保留了许多遗产建筑,以及一批不同的建筑风格。
阿德莱德仍旧有机的保留了许多遗产建筑,以及一批不同的建筑风格。 尽管我们可能认为,这是城市建设者审慎衡量的结果;然而这些对老建筑的保留,更多是因为南澳大利亚州的经济增速已经明显放缓 。 这种基于经济理性而非文化理念而保留旧建筑的趋势,在日本更加明显。日本许多著名的都市区都充满了各年代建筑的混搭,这体现了那些地区复杂的历史环境。 尽管这些都市区因为其多样性和历史意义而人尽皆知,但是许多“混搭”建筑的出现,并非因为审慎的历史保护计划,而是因为它们的建设在19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后的“失去的十年”被终止了。 经济发展对于文化传承不尽然是坏事,阿德莱德也不需要再经历一回南澳银行破产的经济惨剧。但历史记录的低增速,却为这座城市创造了蕴含巨量文化价值的建筑环境。 阿德莱德的北台地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南澳大利亚州的首府,阿德莱德和隔壁维多利亚州的墨尔本非常相似,渴望从城市中“不那么美”的区域中寻找价值。通过将未竣工的建筑转化成兴旺的小酒馆,阿德莱德证明了即使是经济价值极低的建筑,也能创造无穷的城市和文化价值。
以文化传承的眼光思考
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建立“因为建筑本身很老,就认为它有价值”的思维,而应该发展出一套评估和理解价值的方法。“文化传承”这一概念,正鼓励着我们深入思考建筑为周边居民创造的价值。 自实验艺术家马塞尔·杜尚将一个小便池称为艺术作品开始,我们意识到物体的价值不仅由其自身的样式决定,更受其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文化传承的演进过程中,建筑所发挥的定义和固化周边环境的功能,和其外观细节样式一样重要。
实验艺术家马塞尔·杜尚将一个小便池称为艺术作品。 一般情况下,建筑代表的是时代当中的某一个瞬间,但周围的城市环境却在持续演化。如果我们能够理解一栋建筑为周遭环境的历史所带来的贡献的话,我们在决策时就能不单单考虑保护历史建筑本身,而同时也会思考如何创造机会,来保护建筑所承载的过去的故事和生活层次,同时为其赋予新的内涵。 为了让文化传承这一理念更为人所知,我们可以考虑像博物馆展品那样保存街景,是否阻碍了文化认同感的发展。也许比起将城市的一部分当作文物永久冻结起来,寻求合适的方法与设计、让老建筑发挥新活力会显得更好。如果操作得当,这种“新老结合”将会建立和强化城市区域当中的文化地理叙事。 文化传承将会一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我们对这一观念的理解需要跨越审美局限,进入到文化(和环境)的层面中来。 现代建筑的融合和交汇,正成为每座城市都要面临的挑战。但如果塑造得当,优秀的建筑就能在不向某个地区的身份认同完整性妥协的前提下,为这一地区创造一层抽象的、持续发展的叙事,让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层次变得更加丰满。 作者: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