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发布的同时,新一线榜单数据合作方之一,领英中国也发布了《2016中国新一线城市职场发达程度报告》。领英中国企业市场及市场运营总监陈婷作为“新一线”的演讲嘉宾,在发布会现场跟大家分享了这份报告里的发现:逃离北上广的人都去哪儿了?
(新一酱剧透:里面有些发现很有趣,比如成都和重庆的区别,广州和深圳的区别……)
点击视频,立即观看。或者下拉看文字版KEY POINTS。

KEY POINTS:
1、我们看一下城市人才吸引力指数,一线城市北上广深流入人口是流出人口的1.6倍,远远高于非一线城市。我们以2015年毕业的211高校的大学生为例,可以看到他们的选择依次是北京、上海、广州,同为一线城市的深圳会稍逊一筹,因为它在当地缺乏一些优秀的大学。一些二线城市像武汉、南京都会比它高,这样一个选择比例其实跟它背后作为教育基地,对人才的储备和培养是分不开的。
2、我们看一下一线城市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也就是拉力。北上广都是集结了985、211高校,这些地方通过优秀的大学吸引非常多的年轻人到这里;几年之后他们大学毕业,这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当中提供了非常多的职场发展机会;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讲,大都市多元化的价值观可以让年轻人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
3、在职场发展几年之后,推力慢慢的明显起来,不单工作的压力大,生活的压力也非常大。如刚刚大家谈到的房价的问题,年轻人会感叹他的工资无论如何涨都追不上北上广的房价;同时当他结婚有孩子之后,北上广这几个地方非常有限的教育资源;户口问题也是年轻人需要面临的。除了这些需要花钱买的东西,甚至那些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免费的资源,例如空气,都变成了奢侈品。
4、这些广大的年轻人在城市的推力下又去到哪里了呢?很多年轻人回到了三四线城市,他们并没有从此就过上安然的生活。他们回到家乡也要面临家乡的推力,周围的人都在拼爹,而你毫无背景;亲戚、朋友用同样的价值观来衡量你,让你显得格格不入;职场上的发展、工作节奏特别慢,让你感觉自己在浪费生命;而业余时间你的文化生活又特别单调……所以有非常多的人陷入了留不了北上广,却回不了故乡的尴尬境地。新一线城市的崛起给他们带来了希望和新的选择的机会,这些城市有更多的职场发展机会,同时也提供了更好的生活质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首选。
5、离开北上广深的人他们去了哪里?我们的数据发现这些人才的流动会有共通的区域性,他们都会愿意选择离自己城市比较近的。比方说从北京离开的人,他们会喜欢去天津、大连;我们看一下上海,从上海离开的人会选择南京、苏州、杭州附近的一些城市;而同样是南方的城市广州和深圳,我们却看到一些不一样的趋势。离开广州的人更加喜欢留在广东省,例如佛山、珠海、东莞;但是它的隔壁城市深圳,它的人才流动更加多元化,喜欢北上。
6、在逃离北上广这个浪潮当中的人才大赢家,首先就是是杭州,其次是天府之国成都,以及九省通衢的武汉,它们都是新一线城市崛起的代表。
7、一个地区的职场发展、社交发展,对当地的经济和职场发展程度有非常大的影响。基于这样的理论,领英发布了《2016中国新一线城市职场发达程度排行榜》。我们刚刚谈到的离开北上广深的五个去向——杭州、成都、南京、天津和武汉,都位于这个榜单的前十名。这样一个榜单当中我们也发现超过半数是位于东南沿海的城市。这样一个榜单是基于在职场社交平台上的五个维度算出来的:首先包括了职场社交的用户数量、月活跃度、他们的职场档案的完整度,以及公司和工作的数量。
8、我们以位居榜首的杭州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它在各项指标上都趋于前列。杭州最近几年创投非常热门,所以它会促使非常多的人从大的公司辞职创业,跨行业、跨领域的人才交流变得非常活跃。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一些企业也抓住了职业社交的浪潮,它们在杭州的公司数量以及工作数量在整个领英平台上都是遥遥领先的。杭州的职场人士的一个行业分布,它的优势行业是高科技和制造业,帮助杭州吸引到了非常多的海归、以及国内优秀的创业人才到这里来。而杭州人最关注的十大公司无一例外的都是高科技互联网公司。
9、过去我们看到的是,很多公司、企业之间对人才的争夺,但是我们越来越发现人才争夺在今天来讲是作为一个区域、作为一个城市整体来参与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政府积极参与进来,从过去到资金的扶持,到今天对人才的扶持,都在帮助本地的企业不断地吸引和保留人才。
10、到最后,我想用一个比较文艺点的角度来重新看待逃离北上广这件事情。有人说是逃离,有人说是逃回。我非常喜欢这句话,对于自己内心没有方向的人,去到哪里都是逃离;而对于生命有方向的人,走到哪里都是追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