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柳州至广州铁路,柳州至梧州段即将开始建设
分类
(编号:14)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20-12-25 09:12:03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关于
新建柳州至广州铁路柳州至梧州段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桂发改交通〔2020〕1343号
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报来《关于审批新建柳州至广州铁路柳州至梧州段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桂交投报〔2020〕319号)及有关材料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为完善区域铁路网络
,构建广西及西南地区至粤港澳大湾区快捷通道,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发改基础〔2016〕1536号),同意新建柳州至广州铁路柳州至梧州段。 项目代码:2020—450000—53—02—011600。
二、主要建设内容和技术标准
(一)主要建设内容。线路自柳州铁路枢纽进德站引出,折向东南经象州,跨越柳江后经武宣,穿越紫金瑶山及西山风景区,经桂平、平南、藤县、苍梧,引入梧州站。新建正线全长237.8公里,沿线设进德、穿山、象州、武宣、东乡、桂平北、平南北、濛江、旺屋、梧州等10座车站,其中:进德和梧州为既有车站,穿山和旺屋为越行站,其余为中间站。 (二)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I级。正线数目:双线。设计速度:160公里/小时。最小平面曲线半径:一般地段2000米(困难地段1600米)。限制坡度:6‰。牵引种类:电力牵引。牵引质量:4000吨。到发线有效长度:850米。闭塞类型:自动闭塞。建筑限界:满足双层集装箱列车运输条件。其他技术标准执行《铁路线路设计规范》(TB10098—2017)。 规划远景年输送能力:客运单向800万人/年,货运4500万吨/年。
三、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及建设安排
(一)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332.12亿元(含土地综合开发成本10亿元)。 (二)资金来源。项目资本金比例50%,计166.06亿元,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广西铁路大发展实现市市通高铁工作方案的通知》(桂政发〔2014〕42号)精神要求,国家路网干线铁路由自治区、市两级按照6:4的比例分担。自治区人民政府、柳州市人民政府、来宾市人民政府、贵港市人民政府、梧州市人民政府分别出资99.64亿元、8.17亿元、18.85亿元、20.49亿元、18.91亿元。资本金以外的资金利用国内银行贷款解决。 (三)项目公司组建。本项目由广西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柳州市、来宾市、贵港市、梧州市依据《公司法》共同出资组建柳梧铁路公司作为本项目法人。 (四)建设工期。项目建设工期4年。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严格按照批复要求落实各方出资。涉及地方政府财政资金支出的,应分年度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支出计划,建立持续稳定的机制,确保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项目筹资模式、资金来源不得随意调整,切实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二)深入做好地质勘察工作,采取合理可行的工程措施,确保项目建设运营安全可靠。 (三)深化方案研究。做好本项目与湘桂铁路、黔桂铁路、洛湛铁路以及本项目梧州至广州段等周边路网对接。加强统筹衔接,充分研究本项目引入柳州枢纽和梧州地区技术方案。 (四)新建车站选址尽可能在中心城区或靠近城市建成区,沿线地方政府要加强服务铁路客站的城市公共交通换乘设施建设,实现与城市建成区、城市其他重要综合交通枢纽之间的快速连接、便捷直达,提高综合交通整体效率。 (五)请柳州市、来宾市、贵港市、梧州市人民政府及所辖县(市)、项目业主单位按照国办发〔2014〕37号文、桂政办发〔2018〕165号文件要求,做好项目土地综合开发工作,开发规模按评估意见控制,并认真研究运营补贴方案,确保项目财务的可持续性。 (六)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做好本项目建设涉及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点及文物保护单位的防护措施,妥善处置弃土、弃渣等,进一步优化工程措施,有效预防或控制不良环境影响,尽快办理相关行政许可手续。 (七)强化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化解措施。
五、请广西电网公司同步安排外部电源电力工程,确保与本项目同步建成。
六、如需对本项目审批文件所确定的内容进行调整或本项目批复的建设方案与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审批结果不一致,请及时以书面形式向我委报告,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