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集思广益凝共识 科学规划谋远景――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专题会议日前召开
分类
(编号:20)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http://www.mee.gov.cn/ywdt/dfnews/202012/t20201221_814141.shtml
作者
生态环境部
时间
2020-12-21 00:00:00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12月15日,江苏省副省长赵世勇主持召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专题会议,听取“十四五”生态环境相关规划编制情况汇报,研究部署“十四五”和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
据悉,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编制的《江苏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2021-2035年)》是“十四五”省级重点专项规划。规划将紧扣习近平总书记“两争一前”要求,紧密结合省情实际,聚焦突出短板,加强前瞻性思考、系统性谋划,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举措,确保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的最新要求全面贯彻到江苏省“十四五”规划的基本思路、战略构想、目标任务中。
会上,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秦亚东汇报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重点规划编制情况。无锡、连云港、昆山、沭阳等市(县)分管市长分别就各市(县)“十四五”规划谈思路、提想法。会议还邀请了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城建委副主任朱铁军、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维新、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丁爱军、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薛利红等专家为“十四五”生态环境规划发展建言献策、把脉定向。专家们认为,江苏“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起点高、理念新、内容全、任务实,一目了然,便于落地,超出预期,对“十四五”的江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寄予了满满的期待。
作为牵头编制部门主要负责人、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天琦建议,在编制规划过程中紧扣“四防四优化”,即防轻敌、防滑坡、防衰减、防欠缺,优化顶层设计、优化指挥体系、优化治理策略、优化能力建设。
赵世勇在评价“十三五”全省生态环境工作时表示,“回头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向前走。“十三五”生态环境工作可以说是实现了四个“前所未有”,即:领导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环境质量改善幅度前所未有、投入规模前所未有、改革创新力度前所未有。但也还要清醒地看到,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态环境建设还面临极其繁重任务,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有许多陡坡要爬。要从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高度出发,谋划好全省“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
针对江苏“十四五”生态环境规划编制工作,赵世勇要求:
始终贯穿大局意识
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穿于“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全过程、全方位,真正把“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的要求转变为坚强意志和行动自觉。
始终贯穿底线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这是江苏必须坚守的底线,不能有丝毫动摇、半点含糊。要深入分析国家考核新要求对江苏省生态环境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对江苏省在长三角地区保持合理位次带来的新压力,研究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和工作举措。
始终贯穿问题导向
江苏省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仍处在压力叠加、滚石上坡的关键期,既要着力解决长期存在的老问题,又要积极主动应对当前出现的新问题,统筹太湖总磷治理和区域调水引水,协调推进农业稳产保供和面源污染治理,提升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始终贯穿系统观念
编制“十四五”规划,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系统治疗,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要求,重点做到“四个统筹”,即统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统筹短期攻坚和长远治本,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统筹生态环境部门和其他业务部门的力量。
来源:江苏生态环境 作者: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