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规划做大不如规划做远
分类
(编号:4)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3-10-15 20:50:12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笔者不久前在纽约出差一周,住在曼哈顿西34街与第七大道交会处的一家酒店,为体验曼哈顿的面貌与节拍,每天尽量步行,好几次都走了30多个街区,穿过了几条大道。最初印象是纽约有些陈旧,甚至有“上海是新的纽约,纽约是旧的上海”的感受。 但走得多了,就有了另外的感受。虽然曼哈顿高楼林立,多少有些压抑,但步行却极为方便,没有碰到过高架桥和乱拐一气、方向莫名的怪路,指示清楚,交通有序,公交站点密集,行人川流不息,但并不十分拥塞。很多街角都有别致的雕塑和建筑或公共空间,让驻足者有不一样的感觉,更不用说那太多的凝结着商业与文化传奇的著名大厦和文艺设施了。最令人感慨的是,曼哈顿的基本格局是100多年前就确定的,“曼哈顿模式”(Manhattan Model)是将高密度大楼和公交优先、行人优先的交通体系、交通工具相结合的产物,也有人把这种模式称为“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 曼哈顿的平均人口密度为2.6万人/平方公里,低于香港、上海浦西,高于北京,但其在白天的人口密度(居住人口加上就业人口)达到5.52万多人/平方公里,是世界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曼哈顿的建筑物容积率也很高,鳞次栉比。与此同时,曼哈顿又是一个易于步行、易于出行的地区,大量的流动人口靠着地铁、快速公交、轻轨、通勤火车等工具有效进出。 在曼哈顿边走边想,人口高密度、建筑高容积率并不必然导致拥挤和无序,如果空间布局合理,有完善的公交系统,大城市完全可能将适宜就业与适宜生活结合起来。 中国香港的人口密度也很高,陆地面积只有1078平方公里,但经过100多年建设,香港至今开发的土地面积仅为总面积的25%,而灌丛、草地、湿地预留等占66%,建成的郊野公园及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达40%。新加坡的密度同样很高,但是新加坡“花园城市”的形象享誉世界。 曼哈顿的规划管了上百年,香港的规划管了好几十年,新加坡的战略性的概念规划期限是30到50年,每10年修改一次。这些规划的关键是预测好人口增长趋势,及早对公共服务做好规划安排。中国习惯“造城”,动不动就要“建新搞大”,其实,最应考虑的是如何把规划做远,做长久,并以集约化的方式实现它。 (编辑:朱逸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时间 : 2013-10-15)